对孩子的“独占意识”认识不够
在幼儿园里,随处可见这样的情形:老师在分饼干时,每个小朋友得到的都是一模一样同样大小的饼干,但孩子们总比较比较一番,认为自己得到的是更大的一块,并因此而引起纠纷。这就是隐藏很深的儿童意识的表现,希望自己能独得利益。
被娇宠的儿童大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愿望当法律看待,他不必努力便成为天之骄子,通常他还会认为:与众不同是他的天赋权利。结果,当他进入一个不是以他为众人注意中心的情境,而别人也不以体贴他的感觉为主要目的时,他就会若有所失地觉得这个世界亏待了他。他过去的生活都是只取不予,而且相当顺利,因而失去了独立对付事情的能力,别人老是期待他,让他舒服,他不知道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别的方式,也不知道自己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当这种状况结束时,他便觉得是一种真正的不幸,这时候,他只有惟一的方法去应付——乞求别人的帮助。他似乎认为,假如他能再获得突出的地位,假如他能够强迫别人承认他是特殊人物,那么他的情况将会大为增进。
被庞坏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成为我们社会中最危险的一群。他们有些人会严重破坏善良意志,他们会装出“媚世”的容貌,以博取擅权的机会,可是却暗中打击平常人在日常事务上所表现的合作精神。还有些人会作出更公开的反叛;当他们不再看到他们所习惯的谄媚和顺从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被出卖了;他们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而想要对他们所有同类施以报复。假如社会真的将他的生活方式表示敌意“这种事经常发生”,他们会拿这种敌意作为他们被亏待的新证据。这就是惩罚为什么总不显效果的道理:他们除了加强“别人都反对我”的信念外,就一无所用了。被宠坏的孩子无论是暗中破坏或是公开反叛,无论是以柔术驾驭别人或是以暴力施行报复,他们在本质上都犯着同样的错误。事实上,我们发现:有许多人他们先后使用着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而其目标始终未变。他们觉得:“生活的意义是——独占鳌头,被认为是最重要人物,并获得心中想要的每件东西。”只要他们继续将这种意义赋予生活,他们所采取的每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在对人性进行分析后,通过大量对“被宠坏的孩子”的跟踪观察,得到了以上这些结论。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了孩子天性中有独占利益、万物为我所用的意识,如果不加以认真引导,对他以后的成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独占利益的人令人憎厌,孩子年幼,不知祸害之大,母亲应深知其弊害,不要以为孩子霸道一些不足为怪,有些母亲甚至认为这是大人物的风范,加以鼓励,有些母亲认为这是孩子心智高的小把戏,稚气可爱,在这种心理指导下,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本来就特殊,好的东西都归其所有,所要之物张口可得,母亲再加纵容,使得独占利益的心理愈加膨胀,这种心理的长期潜伏必然造成阿德勒所指出的那种人,长大以后不是成为无所作为,只能依存别人生活的人,就是讨人憎厌,成为难以与人相处的人。
为人母亲者,为了使你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从小就要培养他健康的心理,养成他不独占利益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