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环境工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1.1 太阳的结构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态球体,直径约为1.39×106km,质量约为2.2×1027t,是地球质量的3.32×105倍,体积比地球大1.3×106倍,平均密度是地球的1/4。其主要组成气体为H(80%)和He(19%)。由于太阳内部持续进行着氢聚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所以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由核心向表面传递热量,温度也从中心向表面逐渐降低。虽然1g H聚合成He在释放巨大能量的同时质量亏损0.0072g,但根据目前太阳产生核能的速率估算,H的储量足够维持600亿年,因此太阳能可以说是用之不竭的。

太阳的结构如图5-1所示。在太阳平均半径23%(0.23R)的区域内是太阳的内核,其温度约为(0.8~4.0)×107K,密度是水的80~100倍,占太阳全部质量的40%,总体积的15%。这部分产生的能量占太阳产生总能量的90%。氢聚合时放出γ射线,当它经过较冷区域时,由于消耗能量,波长增长,变成X射线或紫外光及可见光。在(0.23~0.7)R之间的区域称为“辐射输能区”,温度降到1.3×105K,密度下降为0.079g/cm3;在(0.7~1.0)R之间的区域称为“对流区”,温度下降到5×103K,密度下降到10-8g/cm3。太阳的外部是光球层,就是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其温度为5762K,厚约500km,密度为10-6g/cm3,由强烈电离的气体组成,太阳的绝大部分辐射都是由此向太空发射的。

从太阳的构造可知,太阳并不是一个温度恒定的黑体,而是一个能发射和吸收不同波长的分层辐射体。地球大气层外太阳辐射光谱如图5-2所示。了解太阳辐射光谱对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如研制各种性能优良的太阳能选择性涂层,能利用更宽波段的光催化剂等。

图5-1  太阳结构示意图

图5-2  地球大气层外太阳辐射光谱能量分布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