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女性独特的身体意识及其在母女之间的相互强化
女性和男性不仅在生理上存在差异,在心理和情感的维度上也很不一样。男性和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意识、感知和态度,差异巨大。
男性往往在身体内部体验身体,很多男性直截了当地追求身体的舒适,逃避身体的痛苦、享受身体带来的成就感。女性则更倾向于从外在关注自己的身体,而疏忽身体内在的感受,当她们不得不回到内部体验自己的身体时,不少女性体验到的更多是各种生理症状、不适和疼痛。
这种差异从童年就开始了。先来看看男孩和女孩可能会因为什么样的身体原因而感到快乐。
有的男孩:
(掰腕子)“耶!我赢了!”
(骑自行车)“快看快看!我骑得最快!”
(为身高感到自豪)“我是全班最高的!”
有的女孩:
(在小伙伴面前转圈)“看我这条裙子,漂亮吧!”
(遗憾)“我要是双眼皮就好了。”
(愿望)“我也想梳艾莎公主那样的辫子!”
20岁左右的男生往往喜欢各种球类运动、户外运动、健身、打游戏。
而20岁左右的女生则往往热衷于穿搭、化妆、买各种用于穿搭和化妆的物品。很多女生最关注的问题是——“我好看吗?怎样可以更好看?”
与此同时,很多女生开始体验也许会伴随她们多年的定期前来的“烦恼”——月经。既要忍受痛经的各种不适,又要担心侧漏,还要注意饮食,减少运动量,也许还要承受经期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
再来看看中年人对身体的态度。
有的男性:
“压力大,抽根烟放松一下。”
“工作太累,下班后找个地方做足底按摩去。”
“光膀子怎么啦?凉快呀!这么热的天委屈自己干吗?”
“别看我有啤酒肚,我一口气能做30个俯卧撑呢!”
有的女性:
“最近有鱼尾纹了,这款高档眼霜用了几个星期好像也没见效。”
“夏天快到了,我得注意控制体重。”
“这件衣服虽然舒服,但是穿上它显得矮,不能要。”
“明天的场合比较重要,早点起床敷面膜、化妆。”
身体健康出问题时,男性和女性的态度有时也不一样。不少男性对康复有种天然的自信:
“我其实就是累,好好睡一觉就没事了。”
“这种伤风着凉,多喝水,去外面跑几圈就好了。”
“经常不运动是容易出问题啊,多运动就对了。”
“放心吧,我死不了,做个手术而已。”
有的女性则容易因为健康问题陷入惊恐不安,产生各种消极悲观的想法,有时甚至伴随疑病症(明明没有生病却总觉得自己生病了)。
“医生说我的子宫肌瘤做个手术就能好,但我还是很担心会变成癌症或影响生育。”
“我的身体不能累着,一累就容易生病,所以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我从来不参加。”
“我这样体弱多病,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三十岁,要是早早死了怎么办?”
“早上起来头有点晕,但愿不是要中风了,只是低血糖吧。”
对健康和外貌(身材、皮肤等)的担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性和女性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有的男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家里懒得打扫,隔几周请一次家政。有的女性则饮食清淡、节制,居家卫生高标准、严要求。
不少男性对身体的意识和态度更接近动物本能,相比之下,有的女性则显得不太“自然”。那么,这种不自然的态度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人类文化演进的角度看,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已经超出了本书讨论的范畴。但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这种态度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母女关系传承的。
在亲子关系中,母女之间出现强化身体意识的对话最多。
“来,我给你梳个头。你的脸圆,辫子要这样扎才好看。”
“这身衣服太难看了,走,跟妈妈一起逛街去,给你买身好看的衣服周末出门穿。”
“现在流行平眉,你觉得妈妈适合吗?”
“女孩子不要吃太多,长胖了很难减下来的。”
“你笑的时候不要把嘴咧太大,不好看。”
“你看这张照片,拍照的时候身子要侧着,一条腿往侧面伸,显腿长。”
当母亲对女儿感到嫌怨时,她的攻击也可能指向女儿的身体:
“你好好照照镜子!长成这样还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办?”
“你怎么把头发剪这么短?男不男女不女的!”
而在母子、父子、父女三种亲子关系中,这些关于身体的讨论就少得多。对身体意识的共享、传递和相互强化,是母女关系中相当独特的地方。
部分女性这种从外在关注自己的身体意识,会进一步影响她们的心态。
·更在乎自己“看起来怎么样”而非“实际上感觉怎么样”,从而更容易忽视自己的内在感受。当这样的女性成为母亲时,也更容易忽视孩子的内在感受。
·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花费在自己“看起来怎样”上,进而减少在学业、事业上的投入,导致社会竞争力下降,有时不得不“回归家庭”。
·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被别人比下去时,不甘心失败又暂时无力改变、混杂着羡慕和仇恨的复杂情感。竞争和嫉妒本是人之常情,但部分女性会将身体特征和同类竞争,因而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嫉妒的痛苦。
·更需要“被爱”“被喜欢”和“被需要”。这种从外在关注自己的身体意识,使得女性的自我感觉更需要依赖外界的眼光和反馈来建立。“我可爱吗?”这个疑问,最终需要“我爱你”来回答。受这种身体意识影响的女性更需要从他人对自己的爱、需要、喜欢中确认自己,缺少这些时,她们比男性更容易陷入自卑和无价值感的情绪中。
在后文讲到的很多母女互动模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女性身上的这些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