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第2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71/46424571/b_46424571.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入案例 你对“萌经济”有抵抗力吗?
虽然对什么是“萌经济”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这并不妨碍各种“萌商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水果店里卖的“龙猫柚子”、长着“兔耳朵”的手机外壳、咖啡杯上的可爱“小猫咪”,以及呆萌又可爱的“大黄鸭 ”“小猪佩奇”……吸足了大家的眼球,这些“萌物”都有 “萌经济”的影子。
为什么人们对“萌”毫无抵抗力?有研究显示,人们不仅有“求美”和“求新”的消费心理,更喜欢“有一定感觉”的消费。“萌物”能够激发人们积极正面的感觉,会使人放下戒备来体验愉悦和温暖。在当下紧张的生活压力下,人们更容易把这些“萌物”当作情感寄托,通过“萌的感受”,得到减压、治愈、陪伴、安全、有趣的体验。同时,“卖萌”往往会通过令人愉悦的非语言符号,将真实世界中人们丰富的表情进行虚拟的、夸张的表达,对内敛含蓄的人来说,“萌物”无疑缩短了社交距离,也拉近了其和产品的心理距离。
看来,日益走俏的“萌经济”,其实是基于消费心理需求的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是通过“萌”来增加消费者与产品的接触与互动,提高美好的消费体验,进而达到催生消费行为目的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15B03/25643911101625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0-0001.jpg?sign=1738838879-SZQqTHwtToKdeB1RPWogVBM36ntWWMTq-0-78f77d8bd5056c20e18812f64bc27ae7)
香港产品设计公司SEMK旗下主力品牌大黄鸭。
启发思考:
(1)“萌经济”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消费心理?
(2)为什么说“萌经济”拉近了消费者和产品的心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