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志:中学文化校园营建路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3 中学文化校园营建的意义

文化校园营建是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程度后,从解决有的问题,过渡到解决好的问题时最核心的诉求。可以从下述几个层面来认识其重要性。

首先,文化校园营建是学校建立个性、辨识度和差异性的重要手段。从传承的角度看,学生一届一届来了又去,老师们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校园很多时候会是最“稳定”的一环。在校园文化这棵大树中,出色的老师是根源,是一切的起点;优秀的学生是长成的果实,是唯一的目标;而美的校园,则是同样不可或缺的树身,是婆娑的枝干。从时间中观照,总有一天老师们和学生们也会散去,那时,校园就像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倒地千年而不朽的胡杨,会成为记录当年盛况的遗迹。从这个角度理解,文化校园就是从老师们和学生们心里抽取精华,代代相承凝聚而成的物化的精神象征。没有经历过文化校园营建的学校,就不算真正完成自我建立。

其次,文化校园营建是学生们形成归属感的必由之路。对中学生来说,在校园所待的时间之长甚至会超过自己的家。因此,仅仅把学校视为课堂,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他们的生活里不仅仅只有学习和考试,他们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哭和笑,在这里跑和跳,在这里争吵后和解,交到一生最好的朋友……正如陶行知所言,天然环境与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校园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行为、观念乃至人格,可不慎哉。

再者,文化校园营建因此也可以被认为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有时可以这样希望,当教育被考试折磨得奄奄一息时,文化校园有没有可能先行一步,走出贫乏和空虚,走出冰冷和麻木,带来一份温暖和亮色?

然后,文化校园营建还有可能充实地方文化,形成地方传承。校园作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会刻进在此成长的少年的人生中。作为一个地方和一个族群的未来,其重要性超越言说。未来留在故乡的那部分少年,他们的品格就是地方和族群的品格,他们的命运就是地方和族群的命运。文化校园会通过他们,把影响力传递出去,最后融入地方和族群的传统。而对未来将离开故土走进世界的那些少年,文化校园将是他们故土风物的一部分,陪他们登山临水走向远方,成为他们精神故乡中明媚的春色,就像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看到的那样,文化校园同样会通过他们,播散到异乡或异国。

最后,营建文化校园,也就是在记述校史和地方志。薪火燃尽,烛照一生而桃李天下的老师们是校史;在各行各业各有所长、各有所成的学生们是校史;而此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也是校史。校史由人物、事件和地方构成,文化校园就是这个地方。如果说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初,破破烂烂的校舍再简陋,也会在历史的记忆中变得金贵,那么,当学校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更精致而更有格调的校园环境,不仅仅是师生们、校友们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诉求,也是历史的选择。

温州中学·榕树

温州市树榕树在温州中学湿地小岛茁壮,该图摄于温州中学“心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