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山水城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两种考试指挥棒

生源选拔性考试与学业达标性检测是两种不同的指挥棒

(一)生源选拔性考试指挥棒的作用

(1)指向学业竞争教育

生源选拔性考试类似于竞技体育,将教育引向“竞技”或“比赛”。学生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地区之间赛分数,赛名次,赛录取重点学校的人数和比例,赛及格率、低分率、优分率、上线率等这个率那个率。

学业竞争教育的每次月考,就像一次“校运会”;每次期中、期末区(县)统考,就像一次“区运会”“县运会”;每次中考、高考,就像一次“市运会”、“省运会”甚至“全运会”。赛完以后比成绩。

为了比出学生做题技能的差距,它没有公开具体的试题范围,试题、试卷的总趋势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现在的试卷比10年前的试卷难多了,10年前的试卷又比20年前的试卷难多了,20年前的试卷更比30年前的试卷难多了。如果用30多年前恢复高考之初的试卷考现在的学生,必然学科满分者比比皆是,不仅清华、北大无法挑选生源,而且还会出现大专与清华、北大在同一分数线的情况。

(2)指向试题竞技教学

大家竞分数,竞名次,竞这个率那个率,归根结底是竞学生的做题之“技”。于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学习考试技术,提高答题技能。

因为如果教学按大纲、课标要求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以下称“三基”)上,则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无需教学生那么多除了应试几乎没有其他实用性的过多过滥过于繁琐的做题“技能”。但是学生基础知识记得再牢,基本概念理得再清楚,基本能力练得再熟练,面对试卷还是傻眼。为什么?因为“三基”试题学生多数都会做拉不开分数,试卷只得不考或少考。师生不得不把课内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对海量的五花八门的可能会考的试题的讲解、练习、复习和记忆上。孩子课内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让脑瓜装满“三基”以外的各种各样的数不胜数的“试题知识”“解题技巧”“做题思路”,学习这个题应该这样答,那个题应该那样解。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作题目”或“写作业”。君不见,孩子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从早到晚忙什么?忙做题。沉重的书包里装的满满的是各种各样的“试题书”。

多年来基础教育一直深陷于以试题“技术”教学为主的泥潭之中而难于自拔。

(3)指向超负荷“大运动量”练习

前面提到,生源选拔性考试类似于竞技体育,要想提高或取得优异成绩,不可避免超负荷大运动量训练。孙杨一天游10000米以上,马俊仁让队员一天跑一个马拉松,哪个竞技体育运动员不是长年累月平均每天反反复复十几小时的训练量?哪个不是练得一身伤病?

考试一旦与选拔生源挂钩,或者用生源选拔性的难试卷考无需进行生源选拔的学生,必然引发超负荷的“大运动量”试题竞技训练。尤其是即将走向中考、高考竞技场的学生,上学练、放学练、请家教练、上辅导班补习班练、双休节假日练、深更半夜牺牲睡眠还在练,哪个不是被题海书山压得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