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程咬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9章 杨广论文

老程把马拴在一边,又爬上齐王府的墙头。

他伏在墙头上,向齐王府内观看,只见齐王府宽敞、豪华、气派,而又奢靡,至少有上千间房屋。

他见那名女子走进一处高大、奢华的宫殿。

老程心想那里大概就是齐王的住处了。

他跳进院中,轻手轻脚地来到齐王寝宫的后面,用手捅破窗户纸,偷眼向里面观看。

只见里面点着几根大红的蜡烛,房间里装扮得非常华丽。

“美人,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啊,都把我想死了。”齐王坐在椅子上,把那女子抱在自己的大腿上,向她倾诉肺腑。

“齐王,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前天晚上不是才来过?”王氏剥了一个橘子,塞进齐王的口中,一笑说道,“怎么,这么快就想我了?”

“美人,我对你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杨暕说着在她羞红的脸上亲了一口。

“齐王,你是在逗我开心吗?”王氏格格直笑。

“并非逗你,实属真心话,难道你要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吗?”

“我听说你的府上,有一位柳氏,长得十分妖艳,身材也特别棒,那么,你觉得我和她谁更漂亮?”

“她怎么能和你比呢?你比她年轻多了,”杨暕抚摸着王氏白嫩的手说,“瞧你这双手多美啊。”

“我还听说,你府上有一位元氏,是你逝去的妃子韦氏的姐姐,她也有丈夫,却深得你的宠爱,并且,为你生下一个女儿,那么,我想问问你,在你的心里,到底是爱她多一点,还是爱我多一点呢?”王氏又撒娇问道。

谁知杨暕一听这话,勃然变色问道:“这话你是听谁说的?”

王氏一看杨暕生气了,自知自己说漏了嘴,赶紧遮遮掩掩地说:“我没听谁说,是我……我自己猜的。”

杨暕把她推在一旁,站起身来,说:“你我之间,各取所需,但是,你不要听别人胡言乱语,知道的事情越少越好,更不可在外面胡说八道,否则的话,从今以后,你就不用再到本王这里来了。”

那王氏见杨暕生气了,吓得赶紧跪在地上磕头说:“齐王,我知道错了,就当我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说,我只想一心服侍齐王,别无他求。”

此刻,杨暕也觉得自己太过严肃了些,伸手把她搀扶了起来,叹了一口气,说:“我虽贵为齐王,可是,我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富家子弟自由,就拿你我的关系来说,也是见不得光的,你的夫君达奚通在什么地方,我派人去把他杀了就得了,咱们俩便可以长久地在一起了。”

“齐王,万万不可,我与他之间虽然没有感情,但他是个忠厚之人,心地特别善良,你就留他一条性命吧。”

“好吧,我只担心他若是知道了你我的关系,会生出事端来。”

“请齐王放心,他不是那样的人,”王氏向杨暕再三保证说道,“时辰不早了,请允许我服侍您休息吧。”

王氏说着站起身来替杨暕把外衣脱掉,挂在了窗户上,正好挡住了老程的视线,老程啥也看不见了。

老程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他眨了眨眼睛,心想这杨暕可真会胡闹,自己有那么多的妃子,却专在外面勾引有夫之妇,竟然还生了孩子。

他常听人家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看来真是这样。

他真想进去把杨暕那个败家子儿胖揍一顿,可是转念一想,这些又关自己什么事儿呢?

老程背着手,顺着墙角走了一程,忽听见前面有婴儿的啼哭声。

他心想难道这就是刚才那个女人所说的新生的小公主吗?

就在这时,有一名宫女左手提着饭桶,右手拿着婴儿穿的衣服,朝那间房屋走去。

老程赶紧闪在一旁的角落里。

他本不想偷听,却听见里面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声音,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吗?”

“奴婢刚才亲眼看见的,半点不敢撒谎。”

“这齐王真是个负心的人啊,太让我寒心了,我刚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尚在月子中,他却去勾引别的女人。

原本我在这齐王府上,就没有什么地位,他一直宠爱柳氏,幸好我现在生了一个孩子,虽然不是儿子,却也算是巩固了我在齐王府的地位。

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地迫不及待,离开女人一天都不行,照这样下去,我们母女还能活命吗?我苦命的孩子!”元氏说到这里哭泣了起来。

“主子,你不必过于忧虑,我认识一位算命先生,人称刘半仙,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算得奇准,我们可以把他请到府上来为你算上一卦,倘若有什么灾难,他有办法使你逢凶化吉。”

“是吗?他竟然能算得如此灵验,得暇把他请来为我们母女算上一算。”

“好的,”那名宫女答应了一声,然后又说道,“我来把小公主的尿布换一换,您快吃点东西吧。”

元氏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先放那吧,我不饿,吃不下。”

老程心想这女人也挺可怜的,当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时,便把希望寄托在那些江湖术士的身上。

当老程回到客栈时,天已经亮了。

他推开门一看,程咬银似乎还在酣睡,他刚想走开,忽听程咬银喊道:“哥,你昨天晚上干什么去了?”

“你醒了?我还打算让你多睡一会儿呢,知道吗,我昨天晚上去干了一件大事儿。”老程笑道。

“瞧你那得意的样子,快说给我听听。”

老程便把他夜探山庄和齐王府的事,向程咬银诉说了一遍,又把向氏的那封书信递给了程咬银。

程咬银仔细观看了那封信之后,点了点头,说:“哥,真有你的,这次你立了大功一件。”

程咬银起床,洗漱了之后,对老程说:“我要进宫去面见皇上。”

隋炀帝的书房。

隋炀帝想起了征伐吐谷浑,把河西走廊纳入大隋的版图,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又在张掖召开万国盛会诸事,感慨万千。

因为这些都是千古明君才能做到的事儿,他却做到了,突然,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饮马长城窟行》:“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这首诗场面宏伟壮观,表现出一种凯旋的无限喜悦,通篇表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政治氛围和帝王情怀。

隋炀帝写完之后,问程咬银:“你看朕的诗和书法如何?”

“陛下的诗和书法自成一家,必定会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程咬银说。

隋炀帝自负地说道:“世人只知道朕曾经率五十余万大军平定南陈,是个马上皇帝,却不知朕也很喜欢诗词歌赋、文学和书法。

我之所以能成为皇帝,不是因为我是我父皇的儿子,而是因为我足够努力,无论文的,还是武的,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和我相比?

就算我亲自参加科举考试,也未必就会输给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儒生。

就拿卢思道、杨素、薛道衡、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他们几个来说,可以称得上文学上的泰山北斗了,可是,谁又比我强呢?”

虽然隋炀帝这话说得有点狂傲了些,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在文学,诗词,绘画和书法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是有些夸张,他自成一家,也确非常人可比。

“我听说,卢思道的《从军行》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有贞刚之气;而杨素的《出塞》,表达出一种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也堪称极品。”

杨广听了之后,哈哈一笑,说道:“他们俩的诗虽然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但是,境界还是不够高远、宏大,甚至有呜咽之音,这样又显得不够乐观。

作为人君者,像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不让人读书,企图在思想上禁锢人们,留下千古的骂名;

汉高祖刘邦粗俗不堪,不善于学习,动辄骂人,每当见到儒生,就把他们头上的帽子摘下,向里面撒尿,加以羞辱,作为一位开国君主,有此等行径,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

唯有汉武帝文治武功,均有建树,可是他却不敢踏过黄河,去亲征匈奴,留下千古的遗憾。

唯有朕,文武兼备,平定南陈,亲征吐谷浑,在张掖召开万国盛会,这些必定会载入史册,名垂青史。”

程咬银听了之后,虽然觉得隋炀帝说得有点夸大其词,但也基本属实。

“再说朕花大力气修建长城,你是否赞成?”

“在秦朝时,秦始皇曾经调集数百万民工,修建万里长征,曾经一度把匈奴人挡在长城的外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保护了中原不受侵犯。”

“你说得没错,那些游牧民族,天生擅长骑射,这是他们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我们汉人没法和他们相比。

因此,朕又把长城加固,加长,要把那些游牧民族永久地挡在长城之外,可是文武百官和天下的百姓,很多人都不懂得朕的良苦用心。”

“陛下心系天下,加固长城,这本没有错,但是,要量力而行,比如说,凿通大运河,修建东都洛阳,显仁宫和西苑等,这些都是巨大的工程,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无法计算。”

“朕有多大的家业,朕心里有数,”隋炀帝说,“你说要到狱中去拜访慕容顺,你去了吗?”

“去了。”

“那他都和你说了些什么?”

“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希望陛下能把他从狱中释放出来,让他重新获得自由。”

“因为你替他说情,我不杀他,已经是够客气的了,怎么能再放了他呢?

你还是太年轻了,斩草务必除根,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残忍。”

“陛下,我请求出使西突厥。”程咬银躬身施礼说道。

“哦,说说你的理由。”

“自古以来,两国交战,先礼而后兵。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策。”

隋炀帝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好,朕同意,你有什么要求吗?”

“陛下,我没什么要求,只要把我哥、单雄信、尤俊达、齐国远等人借调给我就行了。”

隋炀帝一听,心想程咬银要借调的这几个人,原本都是绿林中人,对于朝廷来说,也没什么损失,于是,很痛快地便答应了:“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