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陷落
穆罕穆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时 间:1453年5月29日
事 件:攻占拜占庭
核心人物:穆罕默德二世
与中国人思考历史的方式不同,西方人其实习惯将历史划分为三大部分——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古代当然指欧洲的古典时代,即古希腊罗马时期。而如何划分中世纪和现代则一直充满争议。传统来看,基督教、罗马帝国,以及两者的关系乃是划分的主要标准。所以,古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点被划定在以下几个事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的313年,或是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取缔一切异教活动的380年,以及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罗慕路斯被废黜的476年。
这其中,学界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日期可以作为分界点,即君士坦丁大帝将首都迁至前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并将其改名为“新罗马”(民间则习惯称之为君士坦丁堡)的330年。君士坦丁大帝事实上已经把他辽阔的帝国分为东西两处管理区域,这也为后来古罗马帝国的正式分裂(395年)打下了基础。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罗马帝国依然保留了罗马帝国的文化与制度,直到7世纪,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之后,东罗马帝国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它将希腊和斯拉夫的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在继续保持与西欧同样的宗教的同时,全面采用了希腊的语言和文化。不过,当时的东罗马人一直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自居,他们从未使用“拜占庭”一词指代自己,从未将自己称为“拜占庭人”或“拜占庭帝国”,而是一直沿用“罗马人”与“罗马帝国”的名称。所谓的拜占庭或拜占庭帝国其实是后世欧洲历史学家为了避免混淆而使用的研究性术语。
至于进入现代的标志,也与拜占庭帝国有关,那就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从而终结东罗马帝国。伴随着欧洲最古老帝国的烟消云散,欧洲历史结束了漫长的中世纪,进入了新的时代。所以茨威格才会将其列为人类的一个标志性时刻。需要指出的是,汉语中“近代”与“现代”两个名词的使用常常给我们造成困扰,而德语中则把从15世纪中后叶开始一直到我们目前所生活的时代统称为“Neuzeit”(意即“新时代”),而英语中相对应的词则是“modern age”。可以看出,不论是德语还是英语,都表达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历史与时代感觉,而这种感觉的诞生正是源于15世纪后半叶至16世纪初欧洲所发生的一系列改变,这其中有政治上的东罗马帝国灭亡,还有地理上的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马丁·路德于1517年在维腾堡教堂张贴《九十五条论纲》,以及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具体时间未确定,很有可能是1514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历史的长河从此获得了一个新的流向,一直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