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又要进组
时间很快到了十二点。
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钟表,时针和分针,重合到一起。
谭培生被蒋观问住,思绪登时便乱了。
“要不,咱们先吃饭吧,老师?”
作为这一切罪魁祸首的蒋观,适时提出建议。
“也好。”
回过神来,谭培生点点头道:“咱们爷俩出去喝两杯。”
产业定义的问题,蒋观并不是随意提出的。
他有很深的考虑在里面。
从一开始,谭培生提出,筹建影视戏剧产业研究所的时候。
蒋观就敏锐的察觉到,这里面绝对有蹊跷。
类似机构的运行和工作机制,他不是很了解。
但是有一点很清楚。
中戏作为行业的顶尖院校,如果同意筹建这样一个机构,那么水平,也一定要做到顶尖级别。
而其出具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情况下,如果初期,能把产业定义范围,尽可能规划的更大一些。
那么,将来所能产生的影响力,自然也就更大一些。
谭培生之前没想那么多,自然被蒋观的野心,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出了学校门,师生俩往东走。
没多远,就到了和敬公主府附近的府学胡同。
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小馆子。
看起来就很有年头。
“老样子,还是四菜一汤,够我们爷俩吃就行。”
谭培生很随意跟老板打招呼,一看就是常客。
安排了菜,进了包厢,谭培生才跟蒋观介绍:“这地方我常来,别看不起眼,得有二十年了吧。”
“那肯定错不了。”
蒋观顺嘴捧一句。
当然这也没错。
不管什么饭馆,不挪地方,能开二十年,老板手里肯定有绝活。
上菜得等一会儿,师生俩正好闲聊。
差不多五分钟,蒋观手机响一声,他打开看看,就道:“老师,您先坐着,我去去就来。”
谭培生没说什么,点点头。
出去没大会儿,蒋观就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两瓶茅台,以及一个礼品袋。
“你这是干什么!”
看到蒋观拿进来的东西,谭培生皱着眉头,语气也不太好。
蒋观脸色不变,还是笑着解释:“老师,您别想那么多,酒不是送您的。学生挣钱了,咱们一块喝点好的。”
送的东西也要讲技巧,灵活应用。
可以看得出来,谭培生确实对烟酒没什么太大兴趣。
蒋观索性临时转换策略。
确实有用。
谭培生的脸色也好转许多,关心道:“还是太浪费了,你刚毕业,手上还是留点钱,省得问家里要。”
“您放心,老师。”
蒋观把酒拿出来,摆摆手道:“这次没少挣,而且马上还有部戏,已经签合同了。”
“没想到你戏文系毕业,倒是现在表演的道路上跑起来了。”
谭培生也有点哭笑不得。
“老师,这里面也有剧本上挣到的钱。”
蒋观开始汇报成绩:“拍《康熙王朝》的时候,我在剧组,就一边拍,一边帮剧组校订剧本,另外最近还写了一剧本,花姐已经谈差不多了。”
对老师的心理,蒋观还是有一点了解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用,从自己手上学到的本事,做出点成绩。
这也是老师们的骄傲。
没事儿的时候,几个关系好的老师坐在一起,也可以拿来作为谈资。
同岁点说,就是摆一摆成绩,吹一吹牛皮...
“没想到你还挺高产。”
此时,谭培生已经彻底放下心来,调侃了蒋观一句,才问:“什么类型的本子?”
“还是历史演绎类的。”
恰好老板上菜,蒋观顺手接过来摆好,开酒,倒酒。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怎么想起来写这个了?”
谭培生接过酒杯,又问道。
“我觉得《康熙王朝》应该能火,如果趁着明年播出的时候,再来个历史剧,能接住这波热度,成绩应该不会差。”
蒋观简明扼要,说出自己的推断。
说白了,其实就是跟风。
但跟风和跟风不一样,如果能保证品质,跟风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想法不错。”
不管结果怎么样,谭培生依然很欣赏蒋观的考量。
有功底,能写出本子。
还有眼光,能看出市场端倪,并且加以利用。
确实是个人才。
谭培生这下,也彻底拿定主意。
……
毕业典礼之后。
蒋观就彻底褪去了学生身份,多少还有点不舍。
不过这份不舍,也就持续半天。
二十二号,一大早,也就八点钟。
他就接到进组通知。
让他明天下午两点半,到通州的一个宾馆集合。
蒋观自然没二话。
第二天中午,还没十二点半,他就安排纪祥出发。
“观哥,我知道咱们要准时,但也没必要这么早吧?”
半路上了,纪祥还不是很理解。
其实不堵车的话,京城市区到通州不远,也就半个多小时车程。
更何况,蒋观住在团结湖旁边,本身就在京城东边。
距离通州更近。
“还是早点过去吧,给大家留个好印象,省得出什么意外。”
现在的蒋观,做事情很谨慎,应该说近乎保守。
“我明白,观哥。”
纪祥也是老职场人,先赞同之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道:“但是剧组通知两点半,咱们到地方,也就一点左右,我不是怕没什么安排,在那儿瞎等嘛...”
蒋观当然不是很认同,他笑道:“你放心吧,剧组比咱们考虑的全面。”
按照正常逻辑。
剧组召集演员开工,基本上就是开机前。
等人到了,就可以安排随时开机。
在这个阶段,堪景,设备,餐饮,住宿,等等。
非常繁杂而又具体的保障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大差不差,全部搞定。
甚至连初期的通告,都已经有差不多的规划。
属于万事俱备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蒋观的这些经验,都是后来拍摄制作流程成熟之后的产物。
类似于后朝的剑。
它斩不了前朝的官。
半个小时后,顺利抵达通州。
到地方一问情况,蒋观就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