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注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我们的“万经之王”——《老子》,分甲、乙两个版本。经整理复原后发现,帛书版本与当下流行的传世版本《道德经》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大多在只字片语之间,但意义却有千差万别之远。

比如传世版中的“非常道”,帛书版为“非恒道”。此前常有注本把“非常道”理解为“非同一般的道”“不同寻常的道”,而帛书版一出,这种解读便站不住脚了。“常”实为“恒常”之“常”,而非“寻常”之“常”。

再比如传世版中的“执古之道”,帛书版为“执今之道”。部分学者认为《道德经》宣扬复古之说,并且比儒家复周朝之礼更彻底,直接要复古到原始社会。这种荒谬言论的根源,即在于此句。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价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若道家真的拘泥于“执古之道”,又该如何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更遑论无所不宜了。

同样的脚,踩出来的脚印却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因为踩到的地方不一样。拿踩在泥地里的脚印作为准则去对标沙地,这不是自取其辱吗?所以才要“执今之道”来“御今之有”。时过境迁,则法术也要随之而变,用一成不变的古法治国,非道家之道。

又比如传世版中的“大器晚成”,帛书版为“大器免成”。此前我们常用“大器晚成”来励志进取,而帛书版一出,才知完全错会了老子之意。通过切磋、琢磨而成器,越精细越晚成,可所成终也只是人为之器,人力有时穷。天成之器方为大器,而此等大器都不是人力能造就的。那么,如何才能接受“天”的成就,如何才能承接“道”之伟力的塑造,道家总结出两个字——自然。

又比如传世版“上善似水”篇中的“与善仁”,帛书版是“予善天”。传世版改“天”为“仁”,改“天道”为“人道”,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尚有更多差异,这些差异对我们学习与践行《道德经》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故撰写本书,一一进行对比解读。从对比结果来看,帛书版《道德经》明显体系更加圆融,脉络更加清晰,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能适用于当下。

因为一些个人经历,我是先知有“道”,后知有《道德经》。心中先存了对“道”的直观认知,去契合《道德经》经文,而不是在经文中追寻“道”,所以受文字的束缚较少。在各版本之中,与我对“道”的认知契合度最高的,便是帛书版《老子》。在我看来,帛书版《老子》所陈述的内容,明显要比其他版本更接近“道”的真相。老子原文或未可知,但就论“道”而言,当以帛书版《老子》为真。

读经首先要正本,我们要读的是更贴近原本的老子著《道德经》,而不是经过篡改涂抹的编撰版《道德经》。经过我十多年的研究,以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重点参考高明教授整理出来的帛书版本,对照王弼通行本、河上公注本等传世版本,结合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老子》、郭店楚简《老子》等相关出土文献,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断句、修正,整理出理论体系圆融的帛书版本,并做详细解读。

帛书版《老子》之所以目前不得彰显,主要是知道的人不多,注本又太少,解读深度也多有不足。正值国学复兴之际,希望本书可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本书于2022年1月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电子版,此次在原有内容基础上进行修订,修改、扩充内容超过原版50%。

自2022年初推出本书电子版以来,至2023年初已有超过七千位喜爱帛书《老子》的书友追寻而至,大家组成十数个学习社群,一起探讨帛书《老子》精髓,共同领悟“道”的奥妙。幸甚至哉!大道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