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93](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82/52985782/b_52985782.jpg)
第9章 五婶儿的介绍信
一口气又连着灌了两、三碗酸梅汤,直到肚皮被撑的滚圆,赵小兰这才满意的打了个饱嗝。
擦了擦嘴,赵小兰由衷称赞道:
“六子,你搞的这梅子汤实在是又解渴、又好喝,依婶儿看,这甚至都能拉去镇上卖钱了!”
到底是跟了村长几十年,赵小兰这眼界,的确比一般农妇开阔的多。
三两句话,就想到了能把这玩意儿推到市集卖钱的路子,着实令陆峥诧异了一把。
“婶儿,您别说,我还真有这打算。”
知道赵小兰是个有主意的人,陆峥也不打算瞒着她,当下一五一十的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这不明天就到十五了吗?咱下江县城大集就要开了,我想明天去那里卖卖试试,您觉着有搞头吗?”
“要我说,你这酸梅汤的味道确实不错,县城里有钱人又多,想卖出去不是啥难事儿,不过……”
围着锅沿儿转了片刻,赵小兰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不过,这大夏天的,你这玩意儿怕是不好保鲜吧?咱村离县城可不算近,这七、八十里路走过去,就算你赶着晚上凉快的时候出发,怕是不到明天中午,这汤也就全馊了啊!”
闻听此言,陆峥顿时如遭雷噬,当场就呆在了原地!
可不是嘛!
之前光想着这新奇玩意儿指定能赚钱,可是却忽略了夏天酸梅汤不好保鲜的缺陷。
今天,要不是五婶儿提醒,他还真打算晚上就这么推着车去县城呢!
如果真是那样,恐怕不等他到市集,这一锅汤就全馊了!
到时候别说是赚钱,就连老本都要赔个底掉!
好险!
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陆峥心里却犯起了难。
之前大话已经放出去,要在三天之内给够李桂芝一百块钱了。
这要是酸梅汤的路子趟不出去,就凭他身上仅剩的一块九毛五,再想临时换别的生意,那可真是千难万难。
这可咋整?
一瞬间,陆峥重生以后,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了些许迷茫。
“其实,这保鲜问题倒也不是没法解决……”
就在陆峥发愁之际,赵小兰这边却开口道:
“俺娘家二哥,在县城冰糕厂当车间主任,他们厂子经常有打下来的废冰没法处理,以前还跟俺抱怨过几次,俺寻思着,要不俺给你写封介绍信,你去他们厂子试试,看能不能收点碎冰渣啥的,这玩意儿要是扔到你这梅子汤里,说不定味儿还能更好一些哩!”
冰镇酸梅汤!
对呀!
我之前咋就没想到呢!
陆峥一拍大腿,兴奋的差点没跳起来。
这五婶儿,还真是他的贵人,小时候救了他一命不说,现在居然还能帮他跟县城里的冰糕厂对上了路子。
以后,如果他真的赚到了足够的钱,不管是想办饮料厂,还是罐头厂。
这条线,弄不好都能给他帮上大忙!
平复了一下心情,陆峥赶紧跑去里屋,拿了一副纸笔,开始自己给自己写起了介绍信。
没办法,这个年代的农村妇女没几个读过书,即便赵小兰是村长的媳妇儿,也就堪堪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介绍信的具体内容,还得陆峥自己琢磨着写,完事儿后再让赵小兰补个名就齐活。
几分钟后,一封龙飞凤舞、笔力苍劲的介绍信就出炉了。
有一说一,陆峥字写的非常不错。
因为当初退休后,他闲得无聊,报过一个老年书法班。
教他的老师,恰巧是他们市书法协会的前秘书长,跟着那老头练了几年,陆峥的书法水平也是蹭蹭的往上涨。
放在这个年代,就他这一笔小楷拿出来,足以吊打全市百分之九十九的“文化人”。
“嘿,小六子,虽然看不懂你写的这鬼画符,但俺打眼瞅着,咋感觉你比刘支书画的还顺眼哩!”
刘支书是他们陆庄村最有文化的,要不是六十年代社会动荡,废除了高考,保准是他们这十里八乡第一个大学生。
也算是命运多舛吧,等七七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刘支书是已经小四十的人了,也就没再进修。
不然,以刘支书的文化,想考个大学生那还是随随便便的。
在介绍信底下七扭八拐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赵小兰把信递给陆峥,口中嘱咐道:
“六子,要婶儿说,求人的事儿赶早不赶晚,等下你在婶儿这吃了饭,就赶紧动身去冰糕厂找我二哥吧,不然,万一他下了班,再想找就难了。”
赵小兰这话在理,即使是她不说,陆峥自己也想赶紧把这桩事儿办妥当了。
看了看天色,已经到了起火做饭的大晌午,五婶儿也不拿陆峥当外人,直接给他抻起了面条。
知道陆峥等下还要走几十路,赵小兰心疼孩子,还特意挑了两颗个头最大的鸡蛋,混着西红柿卤,一起舀到了陆峥碗里。
热腾腾的捞面条,用凉水这么一过,再加上赵小兰捣好的蒜汁浇上去,这一顿饭陆峥吃的是稀里哗啦,差点儿都没把自己的舌头咬掉。
“婶儿,太香了!”
足足吸溜了两大碗,陆峥这才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
放下饭碗,陆峥决定往刘支书家跑一趟。
自从公社制取消之后,村里唯一的一台拖拉机就被镇上拉走了。
如今陆峥要带着这么大一口锅去县里,没有车可不行。
好在,前两年粮站派人来换粮时,给村里留了一辆手推车,现在就扔在刘支书家。
平常哪家要是有个急事儿需要用车,只要让刘支书批个条就可以拉走。
“婶儿,那我先去刘支书那儿了,您先帮我看住锅,别让猫狗给喝了。”
交待了赵小兰一声,陆峥马不停蹄的又奔刘支书家去了。
也就小半个钟头,村北头刘支书家就到了。
“哟,阿峥啊,你来的正好,快帮我看看,这幅字写的咋样?”
刚一进门,正看到刘支书蘸好了笔墨,正在家练书法呢。
村里读过书的人不多,年轻一辈中,除了陆峥兄弟俩之外,也就沉迷医道的陆家乐认得几个字。
也就是因为识字率太低,平时刘支书写点书法啥的,只能找这么几个人分享。
今天好不容易逮到陆峥了,肯定得让他欣赏一番自己的大作不是?
“叔啊,你这几个字,形是有了,可这意,却差的太远了吧?”
陆峥定睛一瞧,刘支书今天练的居然是教员的《沁园春·雪》,顿时嘴瘾就上来了。
上辈子,他见市书法协会秘书长练的最多的,就是这么一副帖。
毕竟有珠玉在前,自然是看不太上刘支书这点水准了。
“哟呵,你小子,几天不见,这赏析能力可是有进步啊!”
被陆峥直言不讳的指出缺点,刘支书非但没生气,反倒是乐乐呵呵的停住笔,认真审视起了自己的作品。
看了半晌,他不住点头道:“嗯,确实,我脾气软,写这幅帖终归还是差了那么几分霸气……对了,你这次来有啥事儿?”
眼见刘支书提到了正题,陆峥赶紧把他打算去市集卖酸梅汤的事儿,跟他汇报了一下。
“做生意好啊!”
听得陆峥把想法说完,刘支书双眼一亮,赞许道:“去年小平同志南巡以后,咱国家的政策就越来越开放了,说起来,咱陆庄村也该响应号召,这推车你随便用,我批了!”
身为村里真正的一把手,刘支书就怕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上的小辈闲着不学好,如今陆峥想要去县城做生意,他自然是一百个支持。
甚至,他还想着,如果陆峥真把生意搞起来了。
以后可以专门在村里开个学习会,鼓动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大山,这也算是造福了一方百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