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明智之举?

就在尉迟宝琪开始忙碌的时候。张阿难的声音,又一次传了过来,“泾阳男,你对上次在秦王府被抓,还有芥蒂?”

“没有呀。”尉迟宝琪听见张阿难这样问,抬头看了他一眼,跟着回答道。

张阿难也看见了尉迟宝琪那不是作伪的眼睛,沉思片刻,又问道:“那么你怎么选择都水监,而不是将作监?难道六品绿袍不比八品青袍好看?”

唐武德年间,规定亲王至三品用紫色大科(大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玉带钩。五品以上用朱色小科(小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草金钩。六品用黄色(柠檬黄)双钏(几何纹)绫制作,腰带用犀钩。七品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均为几何纹)绫制作,带为银銙(环扣)九品用青色丝布杂绫制作,腰带用瑜石带钩。

唐朝贞观,李世民将四方平定,经过发展国家昌盛后,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赐大臣们进德冠,对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细的规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带的带具,兼装饰作用)。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读[kuǎ])。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銙。

尉迟宝琪没有停下手中的活,他组织了下语言,便回道:“我才疏学浅,需要读书积累。如果我是寒门出身,身边也没有助力,我肯定会答应出任将作监丞,但可惜,我不是。我不能给尉迟家抹黑,让人认为我是幸进。后面我积累够了,能力有了,官职自然就上去了。你不会认为,我有能力了,圣人会看不见吧?”

尉迟宝琪的这一发问,直接让左右逢源的张内侍张不开口了。毕竟今天晚上的盛景还没结束呢,大唐一众爵高位显的人们,正在他家正堂饮宴呢。

接着尉迟宝琪又说道:“我们刚刚经历了‘渭水之盟’,可能很多文臣觉得我们赢了,而且是大胜,毕竟那是的长安,守军不过2万人。但我说,这是耻辱,是武将的耻辱,没有守护好边境,让突厥直接打到了渭水边。”说道这,尉迟宝琪抬起头,对着张阿难,郑重的说道:“而圣人,是武将,也是大唐的无敌统帅。你认为圣人,不觉得耻辱吗?”

“我选择都水监,就是想了解大唐的地理位置,尤其是北边的。我们既然挨了打,就要知道是怎么挨的打。还有,等我们开始反攻突厥的时候,我这身体肯定是冲不了锋,陷不了阵,但我想成为一路大军的行军书记,主管后勤,还是可以的,这就要求我必须要了解大唐北边的地理。这样说完,你还认为我选择都水监,不是明智之举吗?”

“何况,圣人志向远大。我相信,只要有机会,圣人绝对会攻入突厥腹地,重现汉武荣光。而我们呢?谁是卫青?谁是霍去病?谁又会是李广呢?‘夫战,未虑胜,而先虑败。’我们谁都不想做李广,毕竟‘李广难封’呀,他居然迷路了。看着和自己一起出去的袍泽,大把大把的挣军功,而自己却发现不了敌人,你知道会有多痛苦吗?”

说完,尉迟宝琪便不理会张阿难了,开始专心做着羊蝎子砂锅。

等程处默一行人进入尉迟宝琪小院的时候,四个砂锅已经全部完成。

“张内侍,这是皇后娘娘的,拜托你找人给送进宫。剩下这两个是两位郡王的,最后这一个,是我阿耶的,也拜托你给送进去。”尉迟宝琪对着张阿难说完,便在心里抱怨道:这到底是谁家?送个东西,我居然需要拜托外人。

张阿难仔细打量了一下尉迟宝琪,扭头朝着院外喊道:“来人。”

就见齐刷刷进来十几个彪形大汉,张阿难朝着他们吩咐道:“你们这一队人,将这个装食盒,给皇后娘娘送过去。要说明:这是泾阳县男,请皇后娘娘指点一下手艺。剩下的三个,给两位郡王和尉迟大将军送过去。”

看着那个巨大的砂锅,装入食盒,尉迟宝琪又嘱咐了一句:“送到宫里,如果凉了。将砂锅拿起,往底座加入烧透的木炭,等一会就会开了。”

张阿难在旁边听着,微微点了点头,回身轻轻将尉迟宝琪肩膀上的雪花,抚掉,便领着人,朝着正堂走去。

……

一个时辰后,程家三兄弟、张大象、李震、房遗直、房遗爱、杜构等大唐顶尖的勋二代,一个个蹲着尉迟宝琪的院子内,正“吸溜、吸溜”喝着酥肉汤,吃着刚出炉的胡饼,每人面前还放着一只刚扒的叫花鸡。

等羊汤又煮好后,尉迟宝琪对着尉迟宝琳说道:“大兄,给百骑和各家部曲、护卫送点吃食吧。”

“二弟所言有理。我这就去叫他们。”说着便匆匆朝前院跑去。

等到各家部曲、护卫全部一手拿羊肉汤,一手拿胡饼走出尉迟宝琪院子的时候,尉迟宝琪才发现:各家的孩子,尤其是嫡子、嫡长子,纷纷将自己面前的叫花鸡,扔给了自家的护卫,连虚岁刚10岁的李震,也是这样做的。这不禁让尉迟宝琪感叹:果然,嫡子和庶子的教育,都不一样。

这时尉迟福和尉迟禄走了过来,尉迟宝琪连忙打招呼:“二叔、三叔。”

“宝琪呀,还有叫花鸡吗?我们给百骑的兄弟,送一点。”

尉迟宝琪看着程处默他们过来后,才在院内生起的巨大火堆,对着二人说道:“可能还需要等等,还没有熟透。”正说着,一股香味便飘了过来。原来是因为没有生土了,用熟土包裹的叫花鸡,上面的土已经开始龟裂了。

“那拿吧,让他们吃的时候注意点,可能有的没熟透。”

尉迟禄拍了拍尉迟宝琪,说道:“原来在战场上,啃干粮、醋布不也过来了。现在让他们吃肉,他们还能挑理不能?”

说完,就和尉迟家的部曲一起将叫花鸡挖了出来,然后两人抬一个筐子,朝着院外走去。

尉迟宝琪端起自己的酥肉汤,快速挤到尉迟宝琳旁边,开始了自己的晚餐。

……

甘露殿,得知李二陛下去了尉迟府后,长孙皇后便叫来太子李承乾、长乐公主李丽质等一些大点的孩子,让他们陪着自己一块用饭。此时的李承乾,虚岁才8岁;李泰虚岁才7岁。

长孙皇后看着孩子们放下了碗筷,正要吩咐让他们回去小心时,一位侍女匆匆走了进来,“禀皇后,泾阳县子送来一锅羊肉汤,请娘娘指点手艺。”

“尉迟宝琪?这都吃完了,又送过来。”长孙皇后在自己亲近的人身边,发着牢骚。

“百骑说是,和圣人吃的是一样的。”

“哦,那拿进来吧。”

然后长孙皇后和旁边的皇子、皇女们便见到了一个巨大的砂锅,放在了桌子上。

“阿娘,好大的锅。”李承乾看着这砂锅,感叹着。

长孙皇后看着砂锅内,“咕嘟、咕嘟”翻滚的羊汤,对着侍女说道:“给他们将碗再拿回来。下雪了,喝点羊肉汤,驱驱寒。”

当李承乾拿到自己的羊肉汤后,稍微闻了一下,发现这个羊肉汤居然没什么腥味,又拿起自己的小勺子,舀了一勺羊汤,微微吹了吹,便放入口中。“阿娘,这羊肉汤好鲜呀,也好香呀。”喝完一勺羊肉汤,李承乾不禁感叹道。

“真的吗?我不信,它还能有御厨做的好?”虚岁6岁的李丽质开口质疑着。但随着第一口羊肉汤入口,李丽质便不再说话,而是专心对付着眼前的羊肉汤。

长孙皇后一看孩子们,第一口羊肉汤入口,便不说话了,全部都在集中对付着羊肉汤,要知道他们刚刚吃完晚饭。“有这么好吃吗?”长孙皇后嘀咕了一句,便吩咐侍女将自己的碗也拿了过来。

当第一口羊肉汤入口后,长孙皇后才发现自己大儿子的话,不是虚言,确实非常的鲜、非常的香。长孙皇后对着这美食,也不觉的加快了吃食的动作。

两刻钟后,长孙皇后惊讶的发现,原来满满一锅的羊肉汤,已经见底了,而孩子们统一在揉着自己的小肚子。

“看看,吃撑了吧。来人,准备些山楂水过来。”

……

此时的尉迟府,却是宴饮达到了高潮。各位大牛都是酒足饭饱,程咬金、段志玄、刘弘基等人已经在大厅内,开始起舞了。

而尉迟宝琪呢?他还在熬羊肉汤。你没有看错,从未时四刻(下午四点)到现在的亥时四刻(晚上十点),六个小时,三个时辰,尉迟宝琪一直在熬羊汤。虽然中间有段时间是一个锅熬,有段时间是四个锅熬,但尉迟宝琪确确实实熬了三个时辰羊汤。

就这,到了这会儿,还有一小部分百骑没有喝上羊汤,而尉迟家的部曲和护卫,更是晚饭还没有吃呢。

当羊汤熬好后,尉迟宝琪立即喊院外的百骑和自家的部曲赶快来吃饭。因为他也不知道李二陛下什么时间起驾,只能在没有起驾的时候,让更多的百骑,能喝口热汤,吃点胡饼,以便填饱肚子。

两刻钟后,李二陛下起驾回宫。尉迟宝琪和尉迟宝琳跟在尉迟敬德的身后,跟着一群大佬将李二陛下送出了家门,众人在尉迟府外,看着李二陛下和两位郡王、长孙无忌、高士廉的身影,慢慢融入黑暗后,纷纷朝尉迟敬德打了招呼,被自家的护卫簇拥着,朝自家家走去。

“明日休沐,将宝琪的院子收拾好后,大家就休息吧。”将众人送走,尉迟敬德走进前院后,对着自己的护卫吩咐道。

“是,家主。”尉迟家的护卫纷纷答道。

等尉迟宝琪回到了自己小院,便对着厨娘和部曲说道:“你们,没吃饱的。看见锅内有什么,赶紧吃。将这些调味东西,给我放到左边厢房就行。我先洗漱,休息了。这一天,累死我了。”

尉迟禄看见尉迟宝琪这样,还想再劝劝,让他和自己家部曲多接触。但尉迟福却拉住了他,“让宝琪休息吧。昨夜三更就起,要参加朝会,今天又是忙到了现在,他可只有16岁呀。”

“哎呀,忘了今天他还参加朝会了。你看我这脑子。”尉迟禄忙回答道。

“你呀,关心则乱。”尉迟福拍了拍自家二弟,“但你却压对了宝,宝琪崛起之势,经过今晚,已经没有了阻挡。你知道,宝琪跟张内侍说了什么吗?”

“说了什么?”

“给我打碗羊肉汤,我跟你慢慢说。”

……

而此时,太极宫两仪殿内。李二陛下、长孙皇后、李孝恭、李道宗、长孙无忌,也正听着张阿难的汇报。

“禀圣人,尉迟宝琪就是这么对我说的。”张阿难汇报完,便默默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李二陛下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没有想到,一个区区16岁的少年居然能说出这些话,也没有想到,一个16岁的少年,居然这么懂他。

李孝恭则是一脸的震惊,他能明白李世民,是因为他出身李氏皇族,且身经百战,每次都奋勇向前,所以才知道所谓的“渭水之盟”,在李二陛下眼中,就是耻辱。但他没有想到,一个16岁的孩子,居然能看的这么透彻。

长孙皇后却是一脸惊讶,她没想到一个木讷、老实的孩子,居然真的开窍了。

李道宗则是一脸的欣慰,今天尉迟府家宴,为什么李二陛下将他和堂兄李孝恭喊了过来?还不是下午的时候,自己在李孝恭面前为尉迟宝琪说了好话,希望尉迟宝琪能将自己的堂侄女李雪玲给娶回家。李雪玲作为李孝恭的嫡女,出身陇西李氏,但其他的五姓七望,又很抵触和皇族联姻。这就导致出身陇西李氏的皇族女,经常找不到合适的夫婿。

唐朝的公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女儿,在历史上名气都很大。但看她们嫁的人吧,基本都是次子。家族能继承爵位的嫡长子,基本没有尚公主的。这里有例外,就是长孙无忌的嫡长子,尚长乐公主;宋国公萧瑀的嫡长子萧锐,尚襄城公主。长孙无忌可是长乐公主的亲舅舅,古代娘亲舅大,可不是说说而已。长孙无忌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长孙家尚的公主,全部是长孙皇后所出。那萧瑀原来可是南梁皇室,他的嫡长子尚公主,应该就是投名状。最后就是李世民信任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两家尚公主,全部是次子,很多武将子嗣都没有尚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