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调美利坚198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衪们来了,上帝死了

百老汇大街。

百老汇剧场1681号。

这个剧场是百老汇庞大剧院体系中的一个成员,每个百老汇剧场都各有特点,从建筑风格、票价以及演出剧种方面有所区别,和这个剧院绑定的就是著名的、长盛不衰的歌剧《美女与野兽》。

现在,一场排练正在这个剧院进行,剧院打起了“停业”的招牌。

恩斯特·普奇正在指挥他的乐队,这支临时乐队由茱莉亚交响乐团的部分成员组成,茱莉亚交响乐队隶属于茱莉亚音乐学院,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典音乐学院。

悠扬的乐曲从以乐队指挥手中的指挥棒为指引,从打击乐组(定音鼓、小鼓、大鼓)兴起,加入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为配合,随着铜管组(小号和长号)的加入而进入高潮,又在木管组(长笛和短笛)的接替下变的悠扬而轻缓……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杰作。

一首来自东方的古典杰作。

它带来了如同大自然般的魅力和魔力,演奏它,犹如身在一片无涯旷野,让每个演奏者都沉浸其中。

但恩斯特·普奇仍觉得它缺少一些什么,缺少ECHO级音乐那震慑灵魂、抚慰人心的力量。

“停、停下。”他用指挥棒敲着谱架,示意乐队停下,然后看向观众席上的陆南南。

观众席上,只有一个观众,就是陆南南,陆南南正在‘啪啪’声鼓掌。

他称赞:“不愧是爱乐‘基石’级的杰出演奏家,以及纽约最具实力的茱丽亚交响乐队,这首《广陵散》被你们改编的如此出色。”

恩斯特·普奇则问:“乐谱呢?原始乐谱呢?”

ECHO级的音乐,必须有原始乐谱作为凭证,恩斯特·普奇看见过它,并验证过,所以才会发出预告,要召开一场ECHO级别的音乐会,同时花了这么多钱租剧院,请乐队,但原始乐谱呢?

“教授先生,我们的交易是,让我加入乐队,我给你原始乐谱,现在我还坐在这里,只是一个观众,这交易无法兑现,你上哪看原始乐谱去?”

恩斯特·普奇皱眉:“我们证明过,你加入乐队后,以你糟糕的技艺,会降低乐曲的等级,你忍心糟蹋这样一首美妙的乐曲?它是你们国家的瑰宝。”

“不是我的瑰宝,有个屁用。”陆南南冷笑,“它应该是我成为纽爱首席的阶梯,否则我宁可拿它擦屁股,对了,我要做钢琴手,别给我个定音鼓之类的玩意。”

“你……”

恩斯特·普奇气结,但说实话,陆南南的钢琴水平,说是糟糕,但也是相对于茱丽亚交响乐队中可以堪称音乐家的那些专业水准的,在他这个年龄,在中国培养出来的,绝对算是优秀。

在恩斯特·普奇眼中,算是糟糕,和另外一个中国人的水准一样糟糕,这些爱惹麻烦的中国人……

“……行。你做钢琴手,给我原始乐谱!”

呵。傻了叭叽的外国佬,还想对小爷吃干抹净,想瞎你的心了……陆南南从随身背的包里,拿出一份由木板夹制、像是油画一样的曲谱,那曲谱已经发黄溃烂,只剩下只言片谱,这就是最原始的《广陵散》。

和之前李旷猜测的不一样,陆南南手中的《广陵散》,并非出自《神奇曲谱》,而是比那更久远,来自半个世纪前一位英国博物学家对于正处于战乱年代中国大地的堪察。

大量国宝在那个时间流失海外,这份有数千年历史的《广陵散》原始曲谱是在敦煌一个洞窟中发现。

那个英国博物学家想将其带离中国,却因意外没有得手,被当地军队缴获,后几经流传,此事早被正史淡忘,直到恩斯特·普奇重新发现了它,便花费了不少代价,将其带出。

国内并不重视这个,陆南南却想用这个在国外搞出一番事业来,所以,要么拿它擦屁股,要么这必须是他的青云之阶,至于其他的,乐曲降不降级,关他屁事。

《广陵散》残谱摆在恩斯特·普奇前的曲架上。

一种奇妙的氛围便在整个剧院中兴起,那很奇妙,像是每颗空气中的浮尘都开始莹莹生光,也许这就是恩斯特·普奇的错觉,但当他挥下指挥棒的那一刹那,定音鼓响起,那种氛围便开始真实下落,像是双子塔上迎着落日余晖开始闪耀的莹光……

由梦幻而真实。

而神圣而人间。

它要来了。

它真的要来了。

ECHO是回响。

那是什么的回响?

就是更加伟大的生命形式降临人世的回响……

为什么说上帝已死,就是因为这些伟大存在的回响开始响彻欧罗巴大陆和美利坚合众国,衪们来了,上帝便死了……

但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打断了这种神圣的升华。

恩斯特·普奇猛得睁眼,停下手中指挥棒,怒视那个不和谐音符的来源。

陆南南。

……

癫狂。

这是此刻剧院中所有人观察恩斯特·普奇的感受。

随着那张《广陵散》残谱摆在他面前,恩斯特·普奇就开始癫狂。

恩斯特·普奇之前的指挥风格并非如此,他曾是纽约爱乐的基石成员,也是候补首席,所以对指挥一支乐队并不陌生,但他的风格向来是稳定而严肃的,但这一刻充满了癫狂与激情。

所以,他的愤怒也很癫狂。

他冲到陆南南面前嚷着:“你这个废物!”

陆南南勉强吐出一口气,忍了下来,要按照他之前的脾气,早锤这丫挺的了,现在人到国外,龙游潜水,就得忍一下……但老子拿走残谱你丫屁都不是!

……

恩斯特·普奇这个情绪,持续到了排练结束。

然后,这癫狂情绪太重,导致他也觉得自己要出去换口气。

在百老汇大街上,他吸了一口气,到路边售票处兼报刊亭花3.5美元买了一本《纽约客》,这本周刊杂志是纽约人休闲时的最爱,这里面有大量有趣新闻、知识和漫画。

所以,当他看到那篇《前纽爱基石VS年轻东方音乐家,谁能演奏真正的ECHO?》时,他陷入疑惑,再看内容时,他那刚刚平息的癫狂又猛得猛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