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6章 内务局
阳历并不称“年”。
农历大年三十,古晋乃至整个魏国,才算是真正迎来了放假的日子。
自登基称王之后,徐炜便决定取消圣诞节。
不过,他并未直接颁布法律明令禁止,而是取消了圣诞节的假期。
毕竟过去十几年间,就连沙捞越的土著都已渐渐习惯庆祝圣诞,贸然彻底禁止,实在不妥。
而没了假期,自然而然,便没人再过圣诞节了。
而对于农历新年,徐炜则干脆利落地放了七天假,且没有所谓的调休安排。
一时间,古晋城内烟花爆竹声接连不断,特色鲜明的灯笼、对联随处可见,各类祭祖活动亦是精彩纷呈。
徐炜率领徐氏族人,在新建的祠堂,亦或是称作太庙之处,摆上三牲、香烛,虔诚地进行祭奠。
遥想当年,八百弟兄勇下南洋,那时徐姓族人不过三五十人。而如今,随着移民浪潮的兴起,站在他身后的徐姓族人已超过两百之数。
魏国的文武百官,也从最初的寥寥数人,扩充到如今的百余人,九部衙门的人员逐渐充实起来。
历经半年时间,耗费万两白银,太庙终于修建得气势恢宏。
朱红色的墙壁庄严肃穆,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尽显皇家威严。
徐炜身着华丽的冕服,头戴沉重的冕旒,缓缓步入太庙。
“列祖列宗在上,今日炜承蒙上天垂爱,万民拥护,得以登基称王。”
徐炜的声音低沉而坚毅,在太庙中久久回荡。
“炜定当不辱使命,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保我子民安康,兴我国家昌盛。”
言毕,徐炜行三叩九拜之礼。
随后,他起身,亲自执酒,将美酒洒于地上,以祭祖宗。
相较于略显简陋的称王典礼,这场告祭太庙的仪式显得格外庄重,也算是对之前称王典礼的一种弥补。
比如,徐炜身着红色团龙服,头戴冕冠,文武百官同样身着朝服,个个神情庄严肃穆。
这一身服饰,徐炜在满清民间着实难以寻觅,只能从朝鲜、越南请来工匠仿制。
尤其是朝鲜,因屡次受明朝赐服,在这方面经验丰富;而越南则稍逊一筹,仿制的龙袍看起来有些像唱戏的行头。
太平天国众人不就都穿着类似戏服的服饰吗?
简单祭拜了祖宗、天地之后,徐炜便径直回到暂居的别墅休息。
作为魏国的创始人,礼制皆由他制定,自然是力求去除繁琐,简洁易行。
四个侧妃乖巧懂事,在旁小心伺候着,脸上神情略显紧绷。
如今后宫虽无王妃主持大局,但实际上是以曾祺为首。她身为汉女,又是首辅曾柏的堂侄女,身份颇为贵重。
艾莉丝和索菲亚姐妹,行事颇为规矩,并无多少越矩之举。
另有一女是马来人,她是当时李固献上的四位女子之一,名叫西蒂。
因其出身贵族,自幼衣食无忧,十指不沾阳春水,故而身材婀娜,模样秀丽。
徐炜选中她的原因很简单,她学习天赋出众,短短几个月便学会了汉语。
“今日过年,你们不必如此拘束!”
徐炜微笑着对四女说道:“自由安排活动,只要别乱跑就行!”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几女,不紧不慢地来到书房。
书房略显狭窄,里面书籍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地图,如魏国地域图、荷属东印度地图、婆罗洲地图、海峡总督辖区地图,以及两广地区地图。
书桌旁站着两人:刘远山和徐顺东。
刘远山担任魏国情报局长,负责对外情报工作,诸如移民事务、打探消息等。
徐顺东则是内务局长,负责国内监督之事。
徐顺东原本是徐炜家的佃户,后被赐姓徐。
在满清人口不断增长、广东土客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佃户的地位急剧下降,几乎与家奴无异。
徐朗以天地会起事,徐氏族亲是骨干力量,但其中占大头的却是佃户和家奴们。
刘远山瞥了一眼徐顺东,心中暗自思忖:“他才是魏国真正的锦衣卫啊!”
老实憨厚的徐顺东,看了刘远山一眼,并未言语,只是默默沉默着。
他略识几百字,身材魁梧,早已在军中从排长升至连长。
魏王一声令下,他便从连长转任内务局长,心中的憋屈却无处诉说。
“咯吱——”
门被推开。
“坐!”魏王一屁股坐下,对着两位情报局长说道。
“谢殿下!”两人也不拖沓,半边屁股坐在凳子上,便开始汇报工作。
刘远山这边的工作内容不算繁杂,主要包括移民情况、商业动态以及安排细作。
“移民范围已经从广东一省,扩展到福建、广西三省,只要船只充足,就能运来更多移民……”
“各地对蜡烛的需求极为旺盛,甚至有江南的海商不远千里赶来,想要购买咱们添加了香料的蜡烛……”
“细作方面,兰芳、三发、文莱等地都已设立驻点,并收买了一些中层军官!”
刘远山适时恭维道:“魏国如今蒸蒸日上,兰芳的那些汉人都十分向往,盼着能迁移过来,只是又舍不得家业,所以很多人还在犹豫。”
“过完年,你的工作重心要放在文莱!”
忽然,徐炜看着他,认真说道:“文莱各地的军事情报,务必打探清楚,最好能在其权力中枢收买一位达官贵人,为咱们传递情报!”
“是!”刘远山虽有些疑惑,但还是应承下来。
“附耳过来!”徐炜招了招手,在他耳边低声叮嘱要事。
刘远山的脸色变幻不定,显然心中已有诸多思量。
待刘远山离开书房,徐顺东这才站起身,恭敬道:“少爷,每个爵爷的府邸,我都已安排了眼线,阁老、尚书们那里也是如此!”
“很好!”徐炜露出满意的笑容:“各村的行销点,你也可以整合起来,作为情报触角!”
“另外,各个爵爷的封邑,切不可疏忽,那是他们的要害之地,尤为重要。”
徐顺东认真点头。
这世上哪有绝对忠诚的人,不过是背叛的代价不够高昂罢了。
徐炜受形势所迫且为拉拢人心,不得不大方分封贵族,但对他们的监视从未松懈。
他甚至打算,待拿下婆罗洲之后,将这些贵族重新转封至海外岛屿,以彻底消除潜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