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霍格沃茨与路明非
雨丝像破碎的玻璃渣滓刺入皮肤,路明非在呛人的汽车尾气中睁开眼睛。
1991年的伦敦,双层巴士碾过积水潭的刹那,他看见车窗上倒映着的自己,年轻了不知多少岁就连眉角的皱纹都消失不见。
俨然一副十二三岁的少年模样。
三小时前他还在卡塞尔学院天台抽着劣质香烟,看楚子航用村雨削苹果,凯撒把狄克推多插在学生会长的办公桌上当笔筒。
现在他的皮鞋正踩着一张预言家日报,报纸照片上的人物神奇地扭动着。
路明非吐了一口冷气,用母语骂出了经典国粹。
“路鸣泽你特么给我干哪来了?”
“哥哥总是这么狼狈。“路鸣泽从电话亭的阴影里浮出,巴宝莉格纹围巾在煤气路灯下泛着冷光。男孩指尖转着枚加隆金币,“不是你说这个世界太无聊了,该死的人死不了,该活的人都死了,我只是随手帮你一下。”
路明非抹掉脸上的雨水,“所以这就是你说的β线?这次要多少条命?“
“免费体验版。“路鸣泽打了个响指,远处大本钟的齿轮咬合声突然卡顿,“欢迎来到世界的背面。”
“世界的背面?”路明非不解,眼前突然被一阵黑暗吞噬,只剩下耳边回荡着小魔鬼路鸣泽的声音。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永远再见了,哥哥。”路明泽打了个响指,“哦对了,忘记告诉你,118种言灵已永久对你开放,你终于不再是个废柴了。”
听完,路明非彻底昏死过去,等他再度睁开眼,恍恍惚惚地坐起身,眼前的重影重叠,是一位身穿西装,体态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正紧张地看着自己。
“路明非先生,您还好吧?”
见少年有些茫然,中年男人从一旁的桌上端起红茶亲自奉上。
他,马丁·拉格斯,内政部首席文官,大英帝国的顶梁柱,如今却亲自服侍着一个来自中国的十二三岁少年。
原因只是三个小时前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自从混迹在麻瓜社会,他就几乎断绝了与魔法界的关系,怎么也想不到时隔这么多年,米勒娃·麦格,这位他曾经的恩师,也是他暗恋多年求而不得的女人,会突然用猫头鹰联系他。
原因就是面前的这位看起来有点呆头呆脑的少年,飘洋过海跨越五千多里路来求学,而且还是霍格沃茨重点关注的培养对象云云,总而言之就是要求他在麦格没腾出手来接路明非之前,暂且收养路明非一阵子。
收养一个孩子是小事,但随信寄来的还有路明非在小学时的履历。
马丁刚开始还纳闷一个小学生能有什么履历,直到看着那串比他命还长的事迹时,下巴都快要脱臼了。
“三年级,在未系统学习魔咒的前提下,魔法意外暴动造成了席卷全城的洪涝灾害,甚至惊动了魔法部介入调查,并动用了数千名巫师同时使用一忘皆空才将痕迹抹除。”
“四年级,不知是主观意愿还是潜意识,使用昏昏倒地攻击了欺凌他的同学,所幸未造成伤害。”
“五年级,监视者发现他曾在极短的时间内频繁地出入家与网吧,疑似使用了移形换影咒,但未找到确凿证据。”
“六年级,在毕业典礼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演讲这个世界存在巫师与魔法......”
马丁懵了。
就连他自己都不确定,他拿的真不是汤姆·里德尔的少年履历吗?
不知多少年了,自从他当上首席文官后,就几乎没有能让他紧张的人出现了,而此时此刻,他后脖颈的冷汗都快要下来了,最该死的是罪魁祸首此时此刻正翘着二郎腿吊儿郎当地喝着自己亲手倒的热茶。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路明非的眼神逐渐清醒,屠龙这么多年,发生多离奇的事都见怪不怪了。
“看起来是魂穿到另外一个世界了?”路明非之前借着车窗里的倒影看见了自己,这具身体的长相和他小时候几乎一模一样,“难道是平行宇宙?”
路明非在心中暗道。
“路明非先生?”马丁微微躬身,“马丁·拉格斯,有什么需要您随时吩咐就好。”
“马丁先生,麻烦问一下这里是?”路明非一脸惘然的样子让马丁也摸不着头脑。
马丁挠了挠头,说:“您现在在大英帝国的理事馆,说起来这件事,您怎么会突然昏倒在伦敦十字车站,幸好当时我就在附近,最近伦敦街头可不太安生,据说有连环杀人犯在傍晚出没,可以的话您还是尽快入学霍格沃茨吧。”
“霍格沃茨?”
路明非突然愣了一下,这名字一下把他拽回了数年前那个楼梯间的卧室,十六岁的路明非蜷缩在阁楼倾斜的天窗下,老式空调外机在窗外发出哮喘般的嗡鸣。木地板被晒得发烫,廉价凉席的纹路在他手臂上印出红痕。少年把漫画书举过头顶,阳光穿透《海贼王》泛黄的纸页,橡胶果实几个字在光斑里跳跃,那时的空气里漂浮着铅笔屑和泡面汤的味道。
婶婶的唠叨穿透薄薄的楼板:“这么大的人了就知道看闲书!”
可路明非的耳朵自动过滤了所有现实世界的噪音。
他盯着天花板上洇开的水渍,想象那是霍格沃茨城堡的投影。
每个少年都曾经幻想着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猫头鹰,告诉他这个世界不止有大人的唠叨和日益飞涨的房价。
可路明非等啊等,等到青铜城的水淹没老唐最后的笑容,等到狂风卷走夏弥的蝴蝶发卡,等到东京塔的霓虹映红绘梨衣的小黄鸭。
他依然固执地留着那扇从不锁死的窗。
雨水在玻璃上织出细密的蛛网,倒影里三十岁的男人和十六岁的少年隔着水幕对视。路明非伸手触碰冰凉的玻璃,指尖顺着雨痕滑落,像在擦拭某个永远等不到的入学通知书的火漆印。
而现在,他像是条件反射一般,从身后掏出了一个信封。
信封是用厚重的羊皮纸做的,地址是墨绿色的墨水写的,没有贴邮票,邮戳旁印着一只狮子、一条蛇、一只浣和一只鹰。
信的一角用漂亮的钢笔字写着:
致——路明非先生——
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