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5章 司农监军
“没想到宋世侄竟然跟随侯爷学习过易经,这可真是了不得的福缘,世侄果真也是个敢想敢做之人。”看到两个人师徒相称,知晓了宋风在自己离去之后所做的事情,姜子牙也是顿感吃惊。
西伯侯姬昌那是什么人物?那可是被称之为是西岐圣人的存在,在易经上面的成就,少有人能比。
修行炼气之人所谓的心血来潮,掐指一算,不过是道行足够精深,又碰到了与之息息相关的事情,这才引得天人感应。
像是铁板神数,掐指算命等手段都与易经有关,若只是单论易经掐算手段不论神通修行,诸天神圣也少有能比得上西伯侯者,宋师侄真是个有福之人。
更让他感觉到吃惊的是,宋世侄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竟也是个胆大包天之辈,真是人不可貌相。
双方揭过了伯邑考这件事情,姬昌也是一个有格局之人,本身就没有怪罪宋风的意思,毕竟真说起来,究竟怪谁还不一定呢。
就在几人叙旧之时,宋风却是从袖口之中取出来了一张货物清单,递给了面前的西伯侯姬昌:“听闻老师近日来,忙于整顿军务,弟子身无他物,只能献上些行军资粮聊表心意,还望老师不要见怪。”
看着宋风递过来的这一个物资清单,西伯侯却是毫不在意的笑了起来:“宋小友能来就已经让老夫万分开怀了,更别提小友本是精通数术之辈,是人间少有的大才,若是能来相助本侯,此后西岐必将会蒸蒸日上。”
宋风可是跟他学习过好长一段时间,这么长时间的朝夕相处,他自然也是清楚宋风在数术上面的成就,这可是一位大才!
原本他还没有在意,自家这位小友能够给他送点东西,然而,当他看到上面的清单的时候,却不由得猛地一顿:“物资粮草三千石!麻布若干,车驾三十辆……”
看着上面标的那些数字,哪怕是西伯侯见多识广,此刻也是不由得心中一震:“小友莫不是拿错清单了吧?这上面的物资,已经够西岐将士拔营打一仗了。”
“哈哈哈哈!侯爷此话可是有些小瞧宋世侄了。”看着西伯侯这一脸惊愕的样子,姜子牙却是笑了起来:“宋世侄可是颇有家资,既然已经列出物资清单,必定是已经做好准备了,侯爷你便安心受着吧。
如今我等即将起兵北伐,此等军需物资自然是多多益善,宋世侄此举着实是火中送炭,解决了我等燃眉之急了!”
姜子牙在朝歌城之中,并不是只生活了三五天,对于宋家庄的资材虽然并不确切的了解,但也能知道个大概,这些东西可不至于让自家契兄伤筋动骨。
不过,听闻契兄已经为几个儿子分家,恐怕拿出这些资材来,自家这位亲侄儿怕也是伤了几分元气,宋世侄如此帮自己,自己也不能寒了人心。
“若是侯爷觉得宋世侄足以信赖的话,不如现在我坐下当个少司农替我管管农事,调配一下粮草如何?”调兵打仗粮食为先,有了这少司农之位,就算是不上场打仗,照样也是能稳立军功。
宋世侄可是自家契兄的宝贝疙瘩,当年在朝歌自己也是曾经教过他兵法武技的,这情况可是比自家亲侄儿孩子亲,妥妥的铁杆自家人,自己人不想办法推上位,还能推别人不成?
更何况,虽然他被西伯侯请来做丞相,期间也是做了好一番事情,但却并未完全收却军心,如此建议,自有一番考量。
“……做少司农管理粮草?”听到了姜子牙如此说,西伯侯姬昌反倒是陷入了思考之中,随即看了一眼宋风:“宋小友乃是方外之人,如此千金资材都能轻易散去,怕不是早已看破红尘,不想要在这滚滚红尘之中,染了仙体吧。”
给个少司农之位,按照自己对于宋小友的了解来说,也是能够轻松的调配的到,更别提赠送了如此军需物资,自然没人敢不服。
问题是,宋小友一直都倾心于修行,如今一身道袍,赫然间便是方外之士,宋小友帮了自己众多,若是自己将其绑在西岐,怕是有扰小友清修。
听到了西伯侯姬昌如此说,宋风却是微微拱手,开口说道:“老师,弟子此番前来,便是见凤鸣岐山,观西岐有圣德之气出现,弟子虽多在山中修行,但也知人间大义。
朝歌城中乱象已生,风云突变,大商早已不是此前的大商,若是任凭大王如此肆意妄为,怕是弟子在山中修行,都不得安宁。
此刻弟子以身家献得些许物资,也有着凭此资材当做晋身之资,在老师面前沾沾富贵之气,意图在军中混些军功,以续家族香火。”
听着宋风此言西伯侯姬昌点了点头,似乎是心情分外的开怀一样:“宋小友品行如何,老夫自然也是知晓,若是西岐有中伤之言,小友莫要介怀,若有妄加议论者,老夫自会从严处置,既然宋小友愿意屈居西岐,那就请小友在丞相座下,暂居少司农之位。”
说到这里的时候,西伯侯姬昌话语一转,随即对着宋风十分亲切的开口说道:“此前老夫身陷囹圄,如今脱去禁锢,海阔天空,咱们今日便好好宴饮一番。
等小友休息好了,老夫便带着小友认识一下你的几位世兄,老夫的这些孩子可比不上宋小友的天资,以后你可得多教教你这些世兄。”
西伯侯姬昌跟宋风之间交谈宴饮间,竟然比姜子牙这一位世叔,还要更加的亲密,看的姜子牙眼睛都瞪大了不少。
“老夫还真是有些小瞧了宋世侄了,看样子,接下来破局之道就在世侄身上了。”看着侯爷跟宋风两个人一个老师一个小友,但分明像是有师徒之实的样子,姜子牙的脸上便一片笑意。
自家这位丞相再怎么样管理,再怎么被倚仗管理内政,那也算是外人,如今有了宋世侄在其中斡旋,有些事情自然就好办了许多。
三人推杯换盏,几多宴饮,桌上的酒菜也是热了又热,换了许多,三人一直开怀畅饮至深夜,酒席这才被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