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涛说大秦(叁)](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63/53273663/b_53273663.jpg)
第22章 秦赵狼烟再起
经过虞卿的劝说,赵孝成王终于聪明了一回,与齐、楚两国结成联盟抵抗秦国,这对秦国来说可是大大的不利。于是,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十月(一说九月),秦昭襄王派王陵率领二十万人进攻邯郸。这时,赵国能够打仗的士兵已经不多。秦昭襄王认为以秦国现有的力量完全可以拿下整个赵国。哪知,现实却狠狠泼了他一盆冷水。
赵孝成王痛定思痛之后,发现还得重用廉颇,就把赵国仅有的十万大军全部交给了他。廉颇不负众望,把王陵挡在了邯郸城外,让秦军损兵折将。加上有平原君的帮助,赵军的士气一下子提升了不少,一扫之前的颓势,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
秦昭襄王原本以为,没几天就会捷报频传,哪知等来等去,传来的只有进攻失利的消息。为了拿下邯郸,秦昭襄王决定再派十万人到前线去。但秦军仍然不胜,而且败得更惨,一交战就损失了五校(古代的一校等于八千人,“五校”对于秦军来说算是不小的损失了)。
秦昭襄王觉得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带兵大将的水平不行,所以他决定换掉王陵,改让白起去前线当大将。哪知,秦昭襄王得到的白起的答复是:现在不能打邯郸。
白起说:“赵国看起来元气大伤了,其实他们全体军民同仇敌忾,士气正旺,而且赵国的援军不久也会到达。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获胜,但军队伤亡过半,国内也已经空虚。现在长途跋涉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想要快速拿下非常困难。如果一时攻不下,就会形成‘赵抗于内,诸侯围于外’的不利局面。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秦军必然大败。”
秦昭襄王很生气,强迫白起挂帅出征。白起称自己病重,不能出征。后来,范雎也来劝白起出战,但白起始终以病为由坚决推辞。秦昭襄王看到白起态度坚决,只得让长平之战中白起的副将王龁代替王陵。
王龁带着秦军向邯郸疯狂进攻,结果比王陵败得更惨,军队损失近半后仍然攻不下邯郸。秦昭襄王这时仍然认为,是指挥官能力不够才败的,如果白起能去,最后自然会胜利。
在僵持中,范雎向秦昭襄王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范雎的恩人郑安平。范雎推荐郑安平当将军,主要是为了报答他对自己的救命之恩。秦昭襄王也没多考虑,就给郑安平发了任命书,让他带着五万人的军队以及大量的粮草去支援王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