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癫狂入神,破神迹起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同行者!它的遭遇是怎样?

钱重要还是面子重要?亲情重要还是和气重要?看到这里后,入梦子不懂了

说到底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钱,都是因为不够自由

当然,所谓的面子、权利、资源,实力,金钱,自由荣誉等等…

入梦子也不懂,为什么人要活的这么累,需要考虑这么多。

他也搞不清楚,这三个画面又代表着什么?究竟谁对谁错?

就拿浩然来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如果是他的过错,等他往后余生回忆起当年做的那些傻事,或许会满心懊悔吧

还有太多难以想象、难以言表、难以落笔的事情,每天都在这个家里重复上演。

孩子究竟想要什么呢?入梦子接着看第三个画面,主人公叫诗涵

上面的内容至今让她难以理解,或许那便是诗涵的烦恼吧?

诗涵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天她在学校又受到了表扬,满心欢喜地按响了门铃。

只听“当”的一声,保姆说道:“小姐,您回来啦。”

诗涵心里清楚,父母又不在家。保姆自顾自地说着:“小姐,我给您准备好了饭菜,小姐真棒,今天又得奖了。”

“小姐,老爷来信说,我的好女儿真厉害!还有,老爷和夫人给您把每年的生活费送过来了。”

诗涵却心不在焉,根本没听保姆在说什么,只是喃喃自语:“为什么?不是说我考到年级第一,你们就回来陪我吗?”

“为什么在学校所有人都羡慕我、尊敬我,所有老师都以我为荣,可即便如此,还是换不来你们的陪伴。”她站在门口,身影显得格外孤独。

或许有很多人像诗涵一样,父母常年不在身边。

努力挣钱养家固然没错,但盲目地追求金钱,就如同陷入一个无尽的黑洞,会将你的一切都吞噬。

人在迷茫的时候,总会期待出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那可能是一个闪光点,可能是一个决定,也可能是一次改变,但无论如何变化,本心才是根本。

当你快要完成某件事的时候,就会开始追求下一个目标;当你完成一件事,就会渴望达成下一个目的。

诗涵的心结或许就在于父母不能常伴左右

或许有人会说,诗涵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幸运了,她什么都有,为什么还不满足现状呢?

很多人都曾幻想成为别人,希望下辈子能投胎成为理想中的那个人。

就像晓萱想变成诗涵,因为诗涵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少了管束很自由

而浩然却想成为晓萱,虽说母亲也脾气不好,可相比于他那经常吵架的父母来说要好的多

总之,一起慢慢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

诗涵则想成为浩然,因为浩然的父母都在身边,即便常吵架,以她的才学,说不定能让家里和睦起来。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晓萱没能变成诗涵

就像追逐阳光的花朵,只差一步便能绽放,可事情往往就是差那么一步,最终还是凋零了。

浩然也没有成为晓萱,该来的总会来,只是终究还是晚了

诗涵也没能成为浩然,每次感觉快要抓住幸福的时候,意外总会降临,幸福又从指缝间溜走。

花开花落又新生,虽然一切又会有一个新的轮回,但他们三个已经失去了,

他们,以及许多人都没能得偿所愿,曾经人见人爱的他们,如今却变得无人问津

原本的纯真美好,或许是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现在却在这纷繁世界中迷失了自我,变得世俗、千奇百怪

身上怕是再也没有一样是最初的模样,至少那颗年少纯真的心已不复存在。

世界其实很简单,有一些人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或许是被一处美好的光景吸引,去往了另一个美好的地方

那里同样有一群迷茫的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光点,于是他们便不停地朝着那个光点前行

不能怪这世界不公平,他们也满心不甘,在临走之前留下一点动静,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曾在这世间存在过。

入梦子提笔,书写道:“没有人甘愿平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而我只是引领者,只是一束光,只是一个引路台”

我只是想让所有人知道这群人的存在,想发扬他们的故事

“世间一片海,众生争相渡,不论前世事,不顾今何在”

世间尤如一片汪洋大海,众生都在奋力渡海,不管前世如何,也不顾当下身在何处

众生都在苦海中挣扎,而我愿帮助众生渡过这苦海。

看到这本书,到此…安久同样想起了一句话

就像有人对你说,明天会更好,下一次的到来会改变一切,但这不过是站在高处的人,俯瞰着下方的你,随口说出的安慰之词罢了。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一种是站在珠穆朗玛峰顶端的人

他们可以说不喜欢钱,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已然拥有了一切,真到了那个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还有一种人,怕是像我这样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也可以说这个世界都是我的,毕竟我的世界只有我自己。

人们往往只会记住第一名,而不会在意第二名,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必定会有争论

在我看来,一家人能过得幸福美满,不愁吃穿,没有灾祸病痛,便足矣。

我向往在自己的小乡村里,坐在田野间、马路旁,低下头能看到泥土,躺下来能望见蓝天白云,起身伸个懒腰,便能看见一望无际的平川,让心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平复。

安九看完这第一页,心中满是困惑与混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本书的内容,竟然与自己刚才的经历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难道这本书也是幻觉?还是说这本书的作者,也曾有过和自己相同的经历?”

“他不会真是前辈吧?我们是这条神秘道路上的同行者吗?”

这到底在描写谁的人生呢?不管怎样,安九都铁了心要继续看下去,他迫切地想知道,当年这个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这本书只写了三页,又为何会在此处戛然而止

而自己与这本书的相遇,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