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合纵
轰!
下雨了!
窗外电闪雷鸣,轰隆隆的雷声将李安澜从噩梦中惊醒。
窗外的雨点如断线的珠帘倾泻而下,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滂沱的水幕,连远处的山峦都模糊在了雨帘之后。
此时,一个年轻侍女推门走了进来:“太傅,该上朝了。”
李安澜轻吐了一口气,起身更衣,坐着马车来到了王宫。
当李安澜来到王宫的时候,殿前已经有着数十位文官武将等候了,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小声私语,其中为首的自然是吕不韦。
这位大秦相国身边聚集了十数名的官员,从这些人的官服上就看得出来了,这些官员身份都不低。
至少也是大夫级别的。
从他们对吕不韦的谄媚态度来看,足见吕不韦如今的权势有多么滔天。
吕不韦看到李安澜抵达的时候,微微向他点头致意。
毕竟李安澜实在是太年轻了,只有十六岁,根本不存在出任相国的可能性。
哪怕是将来想出任相国,起码也要再过十几年,等他三十岁之后才有可能。
真到了那个时候,吕不韦觉得自己也该退了,所以他和李安澜没有竞争关系,而是交接班的关系。
在讲究资历的朝堂里面,那时候李安澜完全可以接吕不韦的班,而吕不韦多半也会把李安澜当成接班人的候选之一。
其次便是将领一伙,这些人身穿盔甲,一个个看上去都是在乎虎背熊腰,哪怕上了年纪,气势也是十足,令人心生畏惧,目光囧囧囧有神。
秦国以军功立国,军功集团在朝堂中向来占有重要的地位。
昨天所有观摩过糖火药威力的将领,都对这种新式武器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多给自己所在的部队争取火药的配额。
既然这东西可以摧毁比邯郸城还要坚固的城防,那么一定能摧毁更多东西。
如果这东西能和投石机结合一下,那威力,简直是不敢想。
不过他们也清楚,这种武器初期的产量应该不会太高。
那么谁能得到更多的糖火药配额,谁就容易立下更多的军功,从而得到升迁。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以昌平君和昌文君为首的楚系外戚势力。
他们看向李安澜的目光,就没有多么友善了。
一个个目光或好奇,或期待,或冷笑,或看戏的看了过来。
“果然不是很友好。”
李安澜察觉到这些人的目光,心中忍不住嘀咕了一声,对此并不意外。
楚系外戚势力,心里当然是向着楚国的嘛。
他们要是看得惯李安澜这样开口就是“统一诸夏,整合神州”的人顺眼才是见鬼了。
要知道熊启(芈姓,熊氏,名启),昌平君是他在秦国的封号。
人家是楚国王室后裔,父亲是楚考烈王,母亲是秦国王室公主,因此他具有秦楚两国王室的血统!
可以说,昌平君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他既是秦国的重臣,又是楚国的王室后裔,这种身份使他在秦楚之争中处于复杂的境地。
毕竟,他的父亲,就是当今楚王!
理论上,昌平君甚至有在楚王驾崩之后继承楚王王位的可能性!(历史上就是这样上位的)
对这样一个人天天说怎么灭亡楚国,统一诸夏,他能高兴?
李安澜自己第一个表示不信!
“宣众臣入殿。”
就在李安澜思索的时候,突然一声厚重的铜钟撞击声响起,随后一道尖锐的声音自远处传来。
顿时原本交头接耳的群臣闭上了嘴巴,迅速的分成两队,以右为尊,依此排列。
文官武将混杂在一起后,按照爵位的大小排列了起来。
李安澜如今的官位是太傅,只需要跟在相国吕不韦后面就行了。
整座咸阳宫以黑色为主调,暗红色为修饰,充满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尤其是当李安澜走入其中,更是感受了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这种氛围换做一些胆子小的人估计能吓到腿软,嘴巴都哆嗦起来。
也怪不得秦舞阳会出丑了。
李安澜自然没这个感觉,目光看向了高台上的政哥,又扫了一下一旁垂帘听政的太后们。
轻轻吸了一口气,昂首挺胸,极为自信的踏入了这座大殿之中,表情淡然,似乎没有被这个场面镇住。
不过今天是要正式册封他为秦国太傅(昨天是口头),于是李安澜微微拱手,举止有度的弯腰行礼:“臣李安澜见过秦王,太后,见过诸位同僚。”
此子气度不凡。
在场的众人看着不卑不亢的李安澜,心中都有了这个念头。
主要是,他长得很帅。
令人看的顺眼。
政哥今天穿着一身黑色的王袍,端坐在王位之上,面容肃然威仪。
他虽显年轻,却已然有了帝王气度,不怒自威,俯瞰着整个大殿的群臣,目光平静的看着在大殿上行礼的李安澜,微微抬手,示以接待,平静的说道:“先生无须多礼,如此大才能来秦国,是秦国的大喜事。”
话闭,政哥目光巡视在场的众臣,似乎在提醒着什么。
“吾等见过先生。”
一众官员不论对李安澜是否服气,可在这朝堂之上却不敢表露分毫,相继拱手对着李安澜回礼,算是表达对李安澜的尊敬。
如今的朝堂上,政哥,军功集团和吕不韦都对李安澜的任命表示认可,就只剩下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不乐意。
只是他们自己的实力不足,就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下来。
而且在战国这个时代,对于人才的尊敬显然不是后世所能相比。
商鞅变法,庞涓让魏国称霸中原,孙膑围魏救赵,苏秦合纵佩六国相印,张仪连横破局......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证明人才的重要性。
“今日朝会所商议之事便是先生封为太傅一事,先生既已在此,列位还有何疑虑,直言即可。”
政哥目光锐利扫了扫昨日朝堂上最跳的几人,缓缓的说道。
很快,就有人跳出来对李安澜道:“既然先生是大才,那么敢问先生,眼下各国正在组织合纵攻秦。
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五国联合起来进攻我大秦,不知先生有何退敌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