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跨国劳动法的兴起:概念与方法》:引言: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继续向纵深发展,日益成为思考和应对诸多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大背景。全球化不仅加深了世界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同时也加深了环境、贸易、劳工、人权等各个不同社会领域之间的关联程度。全球化还在一定程度上模糊甚至消解了国际和国内的绝对区分,传统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如劳工保护这样传统上被视为由主权国家管辖的事项,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可以说,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思考劳工保护所必须加以考虑的大背景和限定性条件,主权国家的权力运作深刻地受到全球化的限定和改造。
劳工保护在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突出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获得了在全球布局生产链的能力,而其中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则往往是跨国公司投资生产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全球化重塑了资本和劳工之间的力量对比:强化了资本的权力,弱化了劳工的权力。随着通信、交通等技术的进步,以及贸易自由化和国际投资便利化的深入发展,资本、商品、技术、生产和消费都实现了高度全球化,劳工日益被视为全球化中保守和消极的力量。劳工的政治权力和影响力在不断下降。
现有的劳动法制度在如何应对全球化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第一,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来看,在全球化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劳务外包,带来劳动关系非标准化。[1]而传统的劳动法主要适用于标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非标准化使得现有劳动法在适用上面临着诸多困难。第二,现有劳动法不敷所用。全球化带来了移民工人、海外派驻工人、外劳接收和管理等劳工跨界移动问题,而传统的国内劳动法和国际劳动法显然还没有跟上全球化的步调,对跨国劳工的保护不够充分。第三,越来越多的劳工保护问题发生在劳动法体系之外。劳工问题和贸易、投资、环境、人权等问题深刻地交织在一起,劳工权益的保护和实现日益深刻地受到国际贸易体制、国际投资保护制度运行的影响。第四,越来越多的劳工保护发生在主权国家管辖外的机构和场所。譬如国际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经常涉及劳工政策的制定;国际人权机构会大量处理劳工权利保护的问题;区域性国际组织如欧盟在劳工领域制定了大量的条例和指令。劳工保护日益成为一个具有很强渗透力的话语,不仅影响相关国际机构的日常运作,同时也正在重塑劳工保护的法律秩序和法律空间。如何在全球化条件下促进和实现劳工保护,已经成为劳动法学的新课题。
面对这些新的发展,西方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关注经济全球化对劳工规制的影响,一方面关注生产的全球化格局带来的劳动关系形态的变化,另一方面探索“跨国劳动管理”(transnational labour regulation)的可能性及其路径。[2]2000年以后,在不同的名称之下,例如“国际劳工维度”(international labour dimension)[3]、“劳工关系规制方面的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 in the regulation of labor relations)[4]、“全球劳动法”(global labour law)[5]、跨国劳动法(transnational labour law)等[6],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国界之外的劳动法”(labour law beyond borders)[7],关注劳工保护的溢出问题,关注主权之外的劳工保护问题。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开始采用“跨国劳动法”这个概念,跨国劳动法成为一面话语旗帜。
从西方学界现有的研究来看,跨国劳动法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跨国劳动法汇聚了学界当下对主权之外劳工保护机制的思考和探索,相关研究发展迅速,正在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回应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保护和社会正义问题。跨国劳动法的相关研究在西方学界刚刚起步,其方法论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尽管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兴研究领域,值得密切关注。
国内学界对于全球化条件下劳工的国际保护问题也有一些初步的研究,但是主要是国际经济法方面的研究,例如对于国际贸易体制下劳工保护的探讨[8]、对跨国劳动监管的制度建构等。[9]劳动法学界的研究集中在国际劳工标准本身及其在中国的适用,在这些方面,相关研究已经颇为深入细致。[10]有些学者的研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跨国劳动法的内容,例如对劳动法域外适用的反思等。[11]总的来说,国内学界对跨国劳动法还是相对陌生的,对前述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个别而孤立的,不成体系,相关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对于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保护,有必要确立一个系统的理论和分析框架,整合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又更好地引领和推进学术研究。本书参考国际学界对于“跨国劳动法”的研究,结合现有的国际实践,试图对跨国劳动法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希望加强和改善国内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同时考虑到在理论方面国际学界目前对于跨国劳动法的研究仍然缺乏体系性,本章着重对跨国劳动法的理论和方法论进行系统化的阐述。本章在第二和第三部分对国内劳动法和国际劳动法在全球化条件下面临的困境进行简要的梳理,由此引出跨国劳动法诞生的背景。在第四至六部分,本章对跨国劳动法的概念、特点、主要内容等问题做了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