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章 凶手是谁!
“让开!”
快马急骋,人仰马翻!
八百里加急!
消息很快传入京城,内阁、后宫,百官,商贩……
几乎是眨眼之间,朝野上下都知道了兴王府失火焚毁,皇帝生母兴王妃生死不明的事情。
“谁干的?”
“谁这么大胆!”
“要兴大狱了吗?”
百姓人心惶惶,各方势力也都在询问自己人,发现不是自己人干的,也都在探查对方的人,想知道是谁如此胆大包天!
“臣杨廷和、蒋冕、毛纪、袁宗皋求见陛下!”
乾清门前,四大阁老跪请求见。等了很久,也没等到召见的旨意,只把黄锦等来了:“各位阁老,陛下悲恸,不能相见,各位请回吧。”
“黄公公,还请再通传一声,老臣实在有要事……”杨廷和还想再争取一下,黄锦走过来把四人接连扶起,道:“我的首辅大人啊,您应该能理解陛下。出了这样的事情,你……你叫我怎么通传?”
忽然,他凑近杨廷和耳边,小声道:“首辅大人,陛下要我传一句话给你。无论兴王妃是生是死,此仇不共戴天,无论对方是谁。”
杨廷和急忙道:“黄公公,请回陛下,老臣已文心文旦起誓,这件事绝对与内阁无关!”
黄锦冷笑:“现在谁敢说与这件事有关?都无关!陛下不关心谁怎么说,陛下只要凶手!您老还是回吧,咱家要去五军都督府传旨去了。”
说罢,擦身而过,杨廷和赶紧抓住黄锦的手,道:“去五军都督府干什么?陛下要做什么!”
“做什么!”黄锦尖声叫道:“陛下登基不过几日,潜邸便遭焚毁,母亲生死不明!有人要造反!”
“陛下是大明朝的皇帝,有人要造反,还不准找人护驾?你这个首辅大人,管的也太宽了吧!”
“还是说,要造反的就是你杨廷和!!”
杨廷和被骂懵了:“我、我……”
蒋冕见状正要开口,被黄锦瞪着眼睛顶了回去:“现在谁拦着,谁就是反贼。真出了事情,别怪咱家不讲情面!”
说罢,黄锦周身灰气弥漫,犹如实质!毛纪赶紧拽住蒋冕,生怕他说出什么给人做文章的话来。
黄锦和袁宗皋交换了一下眼神,冷哼一声,带人直奔宫门之外,去五军都督府传旨去了。
看着黄锦远去的背影,杨廷和呆立当场,他倒不是怕了黄锦,而是恍惚间,他从黄锦身上竟然看到了刘谨当年的影子。
“你拦着我干什么,这阉贼竟敢如此,我就算拼着文胆碎了也要跟他没完!”蒋冕挣脱毛纪,气急败坏大叫。
“你没看到他周遭的灰气?”毛纪气得直跺脚:“你忘了这些太监是怎么回事了?若不是陛下盛怒,他身上气息能如此浓郁?你再火上浇油,想让刘谨之事重蹈覆辙??”
这话提醒了蒋冕。
大明朝的修行体系繁杂,文臣武将散修阉贼士卒等等都不一样。而太监则是最特殊的一群人,他们的力量来源于皇帝的态度。
当初朱厚照在时,刘谨怎么成的,说到底就是他们这些文臣逼的。他们逼皇帝,皇帝就纵容刘谨收拾他们。他们逼得越紧,皇帝的报复心就越重,刘谨的功力也就越强。
这也是为何刘谨无论怎么欺压,各方势力都派不出个刺客的原因。
毫不客气的说,如日中天的刘谨可谓是天下第一高手。
当时的刘谨强到什么程度?他甚至能调动帝王龙气威压百官,故此才传出站在龙椅旁的刘谨是“立皇帝”的话来。
想到过往,蒋冕也不由冷静了下来。
这时袁宗皋开口:“各位阁老,为今之计,还是抓紧调查清楚凶手是谁,给陛下一个交代。”说罢,叹了口气,道:“我入阁才几日,本不该说这话。但事已至此,还是得说,诸公,朝堂博弈须有底线。毕竟是陛下生母,做这等事情,置我大明皇帝于何地?”
蒋冕忍不住问道:“你什么意思,你还是怀疑我们?”
袁宗皋不理会他的质问,道:“清者自清,事实为证。”
“好了,不要吵了。”杨廷和此时已经回过了神,道:“袁阁老有所怀疑也正常,各自心里有数就行了,还是要查,如果真的与内阁有关,不用陛下旨意,我先自刎以谢天下。”
毛纪和稀泥道:“先不要说狠话,都想想,这么大的事情,谁有胆子去干啊?”
“还能是谁。”蒋冕把视线放远,众人明白他的意思,指的是深宫的太后。
“不要如此武断!太后历经三朝,虽有小瑕,却识大体,不会做这种事情。”杨廷和说着,忽然想到什么,几人眼神一对,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两个身影。
太后干不出来,她的那两个无法无天的兄弟可不一定了。
“查!”杨廷和断然下令:“放下手里的事情,一查到底!”
此时,仁寿宫内。
张太后早已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卧不宁了,跟杨廷和一样,张太后一顿分析之后,也认为是自家兄弟做的好事。
这就是口碑。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张太后急的踱步,旁边的夏皇后也是满脸的慌张,显然她也觉得像是张氏兄弟的手笔。
“这俩伥鬼!上辈子还不完的冤家!哀家就是太纵容他们了,以至于到现在狂悖至此!”
“那可是皇帝的生母,是可以动的人吗?如果能动,还轮得到他动?”
“做事如此不守规矩,他就没想过,你可以动他的母亲,他也能动你的九族?!”
“他们到底有没有想过哀家的安危!”
张太后嘶声痛骂,但无论怎么瞧,此时也都像是在无能狂怒了。
这时一个小太监慌张闯了进来,张太后看到来人,忙抓住问道:“怎么说,找到那俩混账了么?他们怎么说!”
“回太后的话。”小太监忍着胳膊的疼痛,咧嘴说道:“奴婢在怡红院和桂香楼分别找到了大爷和二爷,他们都说不知道,又都说烧的好。”
“混账啊!”见俩兄弟死不承认,张太后不但不信,反而险些气晕,当即就要把人叫到宫里来骂。
“母后,不可!”夏皇后赶紧阻止,道:“母后,万一真的是……岂不是自投罗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