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当琬婷问起她母亲的情况时,素秋只是微微抿了抿嘴唇,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回避,随后轻轻带过这个话题。
那段日子对她而言,实在太过沉重,每一次回想,都如同揭开尚未愈合的伤疤,疼痛难忍。她实在不愿意再多回想那几年充满苦难的事情,更不想回忆母亲去世时那令人心碎的场景。
“琬姨,如今我已经拿到逸韵阁的地契,此后逸韵阁还是我们的。”素秋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努力挤出一丝笑容,眼神中却满是坚定与欣慰,她轻轻握住琬婷的手,缓缓说道。
琬婷听闻此言,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惊喜与难以置信的光芒,激动得双手不由自主地紧紧拉住素秋的手,声音因为太过激动而微微颤抖:“真的吗!”她那浑浊的双眼此刻竟焕发出一种别样的光彩,仿佛在黑暗中徘徊已久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
素秋用力地点点头,像是在给琬婷,也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我正是回来收拾的,如今不能住人,还需要休整几日。等休整好了,咱们就可以住回去了。”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逸韵阁重新焕发生机的那一天。
“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又有家了。”琬婷喃喃自语着,泪水不受控制地从她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
这泪水里,有对过往苦难的悲戚,更有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漂泊与苦难后,“家”这个字对她而言,是如此的珍贵,如此的令人向往。此刻,逸韵阁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她们心灵的寄托,是她们重新开始的希望。
两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之中,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窗外的夜幕如同一块黑色的绸缎,将整个世界温柔地包裹。
素秋起身,轻轻点燃了桌上的蜡烛,昏黄的烛光瞬间在房间内晕染开来,为这略显清冷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宁静。
琬婷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便缓缓起身,她微微颤抖着双手,轻轻拍了拍素秋的肩膀,满是眷恋地说道:“素秋,如果需要我帮忙,尽快开口。如今的逸韵阁只有你我二人,你琬姨我就算不能干什么重活累活,但是搭把手的功夫还是行的。”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关切,仿佛只要素秋有所需要,她便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素秋抬起头,目光温柔地看着琬婷,轻轻地点点头,嘴角绽放出一抹如同春日暖阳般的笑容,轻声说道:“琬姨,那是我们的家,自家人不客气的。”她的声音如同潺潺流水,在这静谧的房间里流淌,流淌进琬婷的心里,让琬婷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与安慰。
“那就好,快歇着吧。”琬婷微笑着回应,眼中满是慈爱。她缓缓转身,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一步一步朝着门口走去。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岁月的重量,但此刻,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
琬婷下楼的时候,嘴角始终上扬着,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然而,激动的泪水却还是忍不住在眼角挂着,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泪水,是对过去苦难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老板娘还在柜台前,全神贯注地拨弄着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寂静的客栈里回响。她不经意间抬起头,看到琬婷下楼来,那一脸喜悦又带着泪花的样子,顿时明白了两人之间想必是聊得十分愉快。老板娘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她由衷地为两人感到高兴。
“琬姨,这么开心呢!”老板娘笑着打趣道,眼神中满是善意与关怀。
琬婷来到柜台前,神情庄重,缓缓弯下腰,郑重地向老板娘鞠躬道谢,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感激:“多谢骆老板的收留,还要谢谢你让我们团聚。”她深知,如果没有骆老板的收留,她不知道还要在这世间漂泊多久,更不会有与素秋重逢的这一天。
老板娘连忙摆摆手,笑容依旧灿烂,不在意地说道:“虽说我在这儿来时间不长,这生意也没那么好,但是给口饭还是行的。什么谢不谢的,不兴这些。大家出门在外,能帮一点是一点嘛。”老板娘的话语质朴而温暖,如同冬日里的炉火,温暖着琬婷的心。
一连几日,晨曦微露之时,井帆便陪着素秋早早出门,奔赴那承载着无数回忆与期望的逸韵阁。直至夜幕深沉,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他们才拖着疲惫却又满是欣慰的身躯归来。
在这几日紧锣密鼓的忙碌中,两人不辞辛劳,精心打理着阁中的每一处角落。从清扫每一寸积尘,到擦拭每一扇窗户;从修复破损的桌椅,到整理凌乱的杂物,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终于,所有的东西都在他们的努力下焕然一新。就连那饱经岁月沧桑、布满蜘蛛网的牌匾,也换上了崭新的模样。要知道,原本的逸韵阁早在韵王被封号之前就已然成立,时过境迁,如今再用这旧名已多有不便。
于是,素秋经过深思熟虑,干脆将其改名为盼归院。这名字背后,蕴含着她深深的期许,她盼望着那些曾经在逸韵阁生活过的人们能够归来,盼望着往昔那些充满欢声笑语、温馨美好的日子再度重现。
在这忙碌的几日里,素秋与客栈老板娘骆星霜也渐渐熟络起来。经过交谈,素秋才知晓老板娘骆星霜如今不过三十二三的年纪。
骆星霜性格爽朗,为人热情大方,与素秋的性格竟是出奇地相投。两人仿若相识多年的老友,无话不谈,相见恨晚。一来二去之下,索性结拜为姐妹,彼此以姐妹相称,情谊愈发深厚。
琬婷在盼归院整理妥当后,便从客栈搬回了这个阔别已久的“家”。骆星霜出于对琬婷的关怀,依旧希望她能来客栈做工,也好有个稳定的营生。然而,琬婷却婉言拒绝了。她虽已不再年轻,但心中仍有着自己的坚持与想法。
不过,两人经过一番商量,想出了一个更为妥帖的法子。琬婷在盼归院的空地上种起了菜,养起了鸡鸭。她辛勤劳作,精心照料着这些蔬果与家禽。而骆星霜的客栈正好需要这些食材,便与琬婷达成协议,琬婷种的菜果、养的鸡鸭,骆星霜都照单全收。如此一来,既让琬婷保障了生存,又能为客栈提供新鲜的食材,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