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竖子安知兵凶战危!(求收藏,追读)
周和闻卢植之问,起身抱拳,恭敬答道:“府君,卑职以为众同僚所言皆有其理。我军新建,士卒弓马尚未娴熟,当前应以固守为要。”
言罢,周和余光瞥见卢植面色未变,
遂壮胆续言:“不过,卑职尚有一策。舒县城北鹿起山,高踞要冲,登高可瞰全城。若遣精兵据守,既能牵动敌军,又能与城中主力形成犄角之势。一旦发现敌之破绽,即可与城中主力协同,突袭制胜,或收奇功。”
卢植闻言,略作思索,捋须轻点其头,然面色依旧沉稳,挥手示意周和落座。
周和见状,拱手行礼,退归本位。
此时,营帐内一片寂静,唯卢植指节轻扣桌面,发出清脆声响,无人敢扰。
刘和立于卢植身旁,察觉其内心挣扎。
相处多日,刘和对卢植的战术风格略知一二,深知此非其所愿。
卢植身为外任太守,亟需一场大胜以立威。
然面对贼寇,退则损威,进则风险重重。
手中兵力本就匮乏,太守府募兵不过三千,余者皆为豪族部曲,战力难测。
众将心态已明,无战意,人数亦不占优势。
若强行出击,恐战力难支,一旦溃败,颜面扫地。
故而,卢植此刻,心绪难平,左右为难。
就在卢植将要松口之际,
刘和突然跨步出列深施一礼:“学生或有良策,既可固我军威,又或许能达到出奇制胜之效。”
“子和但说无妨。“卢植见弟子主动献策,眼底闪过一丝欣慰。
帐内诸将目光霎时汇聚过来,周和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其余将领却多是面露讥诮。
陆勉更是将不屑几乎写在脸上,鼻孔里轻哼出声。
背对众人的刘和恍若未觉,朗声道,
“老师,贼寇虽众,但多为流民,装备不齐,战术混乱。且目前尚未形成包围之势,我军作为朝廷剿匪之师,岂能未战先退,助长贼军气焰?
所以依学生之见应在贼军包围未成之时,趁其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此时只需派遣一支精兵,必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有奇效。
若胜,则我军士气大振;若败,亦可退守城中,以逸待劳。”
此言一出,正中卢植下怀,他心中稍感宽慰。
周和也对这位少年愈发欣赏。
然而,其他人却心生不满,觉得刘和过于轻狂。
“竖子安知兵凶战危!”
一名军官,在陆勉的暗示下,跳出来指责刘和:“十万之众纵使赤手空拳,填平漳水都绰绰有余!你倒是说说,要多少儿郎拿命去填这‘奇策’?又想让谁去送死?”
刘和转身,认出了这位军官是庐江豪族子弟,现任校尉。
与陆勉目光交汇时,他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屑与挑衅。
此言一出,帐内将领纷纷附和,他们交换着眼神,无人愿意为太守爱徒的冒险计划搭上性命。
毕竟,若要选人突袭,必然是从他们中挑选,而刘和作为太守的亲传弟子,显然不会被派去冒险。
刘和与太守的关系在大营中已是公开的秘密,太守对弟子的厚爱,众人皆知。
因此,将领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自己不想去送死,太守也绝不会派自己的弟子去冒险。
“都坐下!”
卢植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满帐聒噪的将领终于安静下来。
他何尝不想主动出击,只是环顾帐中,竟无一人堪当大任。
方才出列质疑的校尉斜睨着刘和退回原位,铁甲碰撞声里裹着声冷哼。
“子和,你这计策……”卢植望着案头军报刚开口,就被刘和打断:
“老师,学生认为此战不能退,大汉的威严不容侵犯。学生愿做老师麾下先锋,誓破贼寇。”
见卢植犹豫,刘和再次恳切道:“老师,您忘了学生的志向吗?”
帐中骤然寂静,卢植望着刘和那坚定的眼神,脑海中浮现出往日在缑氏山。
“汉征西将军……”
卢植喃喃自语,心中的斗志被刘和点燃。
他猛地一拍桌子,木案震颤间,他霍然起身:“好!子和有此志气,不愧为大汉宗亲。若能破贼,本将必八百里加急为你请功!”
营内众人见卢植起身,也纷纷站起。
听到“汉室宗亲”四字,无不震惊。
这个身份在众人心中盘旋,之前只知他是太守爱徒,因年纪尚小便未深究。
此刻,刘和的身份揭晓,众人皆惊。
大汉此刻还未崩塌,汉室宗亲仍尊贵无比。
周和心中恍然,难怪如此,若是汉室宗亲,倒也不奇怪了。
他莫名期待,想看这少年能否创造奇迹。
陆勉心中闪过一丝悔意,但随即又消散。
他此刻仍认为这只是少年的冲动,不相信刘和能在十万贼寇中存活下来。
“子和,你需要多少兵马?”卢植对于帐内众人此时自然无从顾及,只关心眼前的爱徒。
“老师,突袭不宜人多,学生想从营中挑选八百弓马娴熟之士即可。”
卢植听后稍感安慰,这确实符合兵法,但又难免担忧。
八百对十万,这难度极大。
然而,看到刘和眼中的坚定,卢植点了点头,开始吩咐众人:
“诸位将军,现在需挑选人马突袭,还需诸位配合,可有人有异议?”
众人自然无异议,毕竟不用自己冒险,且对方是太守爱徒、汉室宗亲。
至多损失些部曲而已,也无妨。
众将起身拱手:“末将无异议,愿配合少将军!”
“周都尉,命你率两千部卒前往鹿起山牵制贼寇。”
“是,末将领命!”周和出列回应。
“其余诸将,随我回守舒县!”
“是!”
诸将在卢植的命令下齐声应和。
毕竟,现在的结果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升官发财不是他们的首要追求,保住家族财富和性命才是关键。
众将逐一离去后,营帐内仅余刘和与卢植相对而立。
卢植眼中的关怀之情,刘和心领神会,却未多言。
他猛然跪地,深深一拜,随即转身步出营帐,身影渐渐隐没于帘幕之后。
望着刘和离去的方向,卢植心中似有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感悄然飘散。
他更愿意相信,这位弟子是真能缔造不凡,创造奇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