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章 三胜三败
涿鹿城,一匹快马飞奔而至。
马上骑士身后背着一面红色小旗,随着快马的疾奔猎猎飘舞。
这叫“负幡”,为了表明驭手的信使身份。快马靠近城门,毫不停留,穿城门而过,直奔宫殿而去。
只有负幡骑手才有入城不下马的资格,他们是负责传递紧急军情的。
后来,负幡被倭国人学去了,不过他们没学明白,不知道信使背幡的用途,认为这是天朝上国高大上的地方。
所以你看到了战国时代,是个小兵都背个靠旗,表示我是学了天朝装束的文明人。
这不算什么,最多是浪费。
倭人还学了汉人的跪坐,结果呢,汉人跪坐,袍子下面是有个小凳子的。
倭国使者不能掀人袍子啊,看不见不知道,学回去的跪坐至今没凳子,非常不舒服。为了显示高贵,愣是咬牙坚持了一千多年……
好吧,扯远了。看城门的看负幡信使来了,互相交头接耳,“难道前方出事了?黎贪的后人打过来了?唉,黎贪都战败十六年了,有熊氏怎么就能突然又死灰复燃呢?”
“我觉得大王当年办事不地道,同为十二先祖后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干嘛把有熊氏欺负得灭族啊?”
“得,这回人家打回来,咱们万一战败,可就危险了,咱们会不会也被贬为奴隶,分到轩辕氏的各个部落里去啊?”
“嘘,不能这么说,大王的统治还是很仁德的,大家都会为大王拼死作战,咱们不会输的。”
“可是咱们吃不饱饭。”
“那不是陈塘关子喜那个混蛋压榨造成的么?”
“姬轩辕来了,咱们能吃饱饭么?”
“别瞎琢磨了,谁不一样,得向殷人进贡?”
“我可听说了,姬轩辕宣布,他若当政,绝不向殷人纳贡。是不是到时候咱们就有饱饭吃了啊?”
“得了吧,有饱饭也是轩辕氏的臣民,你我多半要成为奴隶——”
“不对,我听说轩辕氏说了,十二先祖后人人人平等,只要投轩辕氏,他保证人人吃饱穿暖,还不用向殷人低头。”
“你从哪儿听说的?”
“好像从市集那边传过来的,行商们都这么说。”
王城中的公孙鸿并不知道,大战未起,姬轩辕的宣传攻势已经开始很久了,这是跟青丘结盟的好处。
此刻公孙鸿手拿信使背的石板上的情报,看着弯弯曲曲的象形文字摇头,“咱们没讨伐叛匪,他们倒打上门来了。”
公孙鸿四大名臣,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大鸿正在负责筹措给陈塘关的贡赋不在,其他三位都陪侍在公孙鸿身边。
力牧有点担忧,“少昊声称,枪阵未成,至少要练三个月,这才两个半月,岂不糟糕?”
风后微笑摇头,“不见得糟糕。估计姬轩辕仓促发兵,也是为了你说的原因,尽量减少咱们熟悉枪阵的时间。”
“不过,姬轩辕贸然纠众而来,不合兵法。我算大王有三胜,轩辕氏有三败。”
“咱们的春播完毕了,秋收还早,中间的劳作甚轻,女子就可以胜任。”
“阪泉城一年两熟,现在正应该开始夏收。姬轩辕这个时间征调壮丁耕牛打仗,夏收和马上开始的夏播肯定要大打折扣。”
“良渚和凤乌城一年三熟,一旦战争迁延日久,比如持续一个月以上,他们的第二次收成和播种肯定也会受影响。”
“姬轩辕为了减少咱们练兵时间,倒行逆施,这仗对他来说,就是一锤子买卖。一旦不能快速拿下咱们,后方立刻就会不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快就会败亡,此我军天时胜也。”
“他们五百里负粮而来,在哪里迎击,战场由咱们选,咱们占有地利优势,补给容易,此我军地利胜也。”
“大王经营日久,手下有九大部落,人丁兴旺,团结一心。轩辕氏初创,刚刚征服了凤乌城和姜氏,还没有时间稳固统治,就急着攻打咱们,内部必然不合,有嫌隙,此我军人和胜也。”
军事二把手常先点点头,“风后的智慧是可以信任的。”
“既然这样,打仗的时候,咱们不着急,稳扎稳打。只要把战争拖下去,敌人后力不济,就会败亡,分崩离析,时间拖得越久对咱们越有利。”
“至于训练时间,咱们有马,为了防范他们,斥候撒出去五百里,他们一出阪泉城就被咱们发现了。”
“他们携带大批辎重,半个月能到涿鹿就是快的,所以,少昊要求的三个月时间,其实是够的。”
三位重臣各自发表了看法,公孙鸿抚须静听,最后微笑决断,“他们打过来也好,双方终有一战,咱们以逸待劳,还能节省军粮。”
“常先卿,你负责勘察寻找跟敌军决战的有利地形,就按你说的稳扎稳打的办法制定策略。”
“力牧卿,马上调集附庸部落和后勤辅兵,按常先卿选择的战场先进行准备,安营扎寨。等少昊练的主力成军,到达即可参战。”
“风后卿,粮秣和军械供给的调拨就交给你了。”
公孙氏总兵力大大超过轩辕氏,可是并没有轻敌,以众御寡,还谨慎地准备打持久战。利用自己粮秣充足的优势,准备拖死姬轩辕的讨伐军。
公孙鸿善纳忠言,就这一点上,比袁绍可强多了。
他们君臣已经尽力了,按正常来说,姬轩辕赢面不大。
可是公孙氏君臣并不知道,姬轩辕劳师远征,不过是出兵五百里而已。
曾有蛮夷出兵两万里,以劣势兵力,大破僧格林沁京畿十三万防御兵马的故事。
双方的器械、训练的差距大到了一定程度,不是天时地利人和可以弥补的。
而且,天时地利人和,姬轩辕真的一条也不占么?
…………
轩辕2年6月23日,轩辕氏大军经过二十天行军,到达涿鹿。
姬轩辕的队伍行军速度比常先预料的还慢,日行二十五里。这是因为他带的辎重太多,这个年代的道路也太烂。
尤其那些巨大的床弩,由特制的三牛大车拉着,行进非常费力。
大军行进不是斥候,老哥一个啥也不用考虑,就是跑。
牛不能一直拉车,到地方还要适当放牧,否则就要吃精饲料,那是这个时代根本供应不起的,一天能行军五个小时就相当了不起了。
与狼共舞骑着瑶姬的马飞速而至,“报告,敌军在离涿鹿十里的小山脚下扎营,军队已经全部到位。彼处依山傍水,遏制通往涿鹿的大路,乃险要之地。”
“少昊率一万枪兵为主力,皆披甲。力牧率公孙氏部落联盟下属八大部落两万四千附庸为侧翼,披甲率三成。王亥率骑兵二百机动,敌军运粮草、辎重壮丁辅兵超过六万人。”
姬轩辕算了算,“公孙鸿准备了十万大军啊,没事,三万对十万,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