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数字化转型势不可当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也在不断升级。之前企业可能处在信息化阶段,而现在就要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企业没有及时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就很有可能被用户抛弃。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1.2.1 信息化vs数字化vs智能化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息息相关的概念,三者看起来很相似,其实有比较大的差别,包括工作方式差别、IT系统差别、思维模式差别。
1.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将线下的工作流程迁移到线上,然后借助信息系统对其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流程是核心,信息系统是工具,而由此产生的数据只是信息系统的“副产品”。
在信息化时代,IT系统主要由单个部门使用,很少出现跨部门的整合与集成,所以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而且,信息化不涉及流程重构和数据联通,这意味着,企业和社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没有建立连接,数据难以真正发挥价值。
从思维模式上看,信息化还停留在线下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企业通常不会改变业务流程,而是只考虑如何高效、严格、没有纰漏地对组织进行管理。
2.数字化
数字化以信息化为基础,以数据为生产资料,目的是利用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创造更多新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数字化的两个关键点:改变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造。
数字化的IT系统不是只为一个部门服务,而是涉及整个公司的所有部门。有些实力比较强的企业甚至将IT系统对外开放。在数字化背景下,数据是联通、联动的,部门壁垒、市场壁垒等都被打破。与此同时,数据成为数字资产,真正为业务、运营、决策赋能。
数字化时代以数据为中心,企业的思维模式逐渐从管理驱动转向业务驱动。企业会对业务进行创新,积极推动业务模式变革,并致力于打造新的商业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还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3.智能化
智能化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处理数据,并自动呈现和推送数据分析结果。进入智能化阶段的企业能够用数据分析结果反哺业务,以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从而形成完整的商业闭环。
信息化已经发展多年,大多数企业已经进入数字化、智能化阶段。在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效率不断提升,成本有所降低,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商业模式将实现变革,竞争力不断增强。
1.2.2 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近几年,数字化转型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词,投资圈对此也十分关注。即便如此,有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紧迫感和执行力依然不是很强,它们可能只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业务增长的附加能力。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除了推动业务增长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促使企业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
1.环境使然:数字变革需求越来越强烈
技术发展加速了环境变革,激发了以云消费、无人自助等为特征的数字变革需求。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充分体现。
2.技术革新:新一代技术为企业赋能
新一代技术的出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现在很多技术都可以应用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有了这些技术,即使是不懂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字化转型,让自己不至于过度落后于其他企业。
3.消费升级: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创新
现在是消费升级的时代,消费升级具体表现在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两个方面。
在消费理念方面,用户对产品的质量、环保属性等有了新需求,低价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另外,用户开始对有较强精神属性的产品产生需求,更关注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娱乐享受。对此,会员定制及小众产品层出不穷,受到广泛欢迎。
在消费行为方面,用户对提升生活质量的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家装、保健品等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涨幅最明显,且一直保持上升态势。30~45岁的新中产群体更喜欢轻奢消费,对科技生活、个人提升等方面很看重。
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变革倒逼产品向定制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推动整体消费结构升级,催生了许多新商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持续创造价值,与用户、产品建立更深层的联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将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
4.发展观:以数字化方式突破发展瓶颈
正所谓“变则通,通则存”,很多企业为了生存主动引入数字化方式,希望尽快突破发展瓶颈。在这个不确定性非常强的时代,企业时刻都要做好迎接和应对挑战的准备,同时还要积极拥抱变化并顺应变化,从而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未来,数字化转型将是每家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跟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潮流,企业才能拥有更强的应变能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2.3 解读数字化转型现状
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机遇,也是众多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共同选择。数字化转型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以实施和推广,而且很多企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种利好形势下,企业只有了解数字化转型现状,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战略。
1.处于数字化转型初级阶段的企业比较多
随着数字化转型在各行各业全面启动,已经有80%以上的企业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数字化转型。其中,有些企业探索数字化转型方法,有些企业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总的来说,目前处于数字化转型初级阶段的企业多一些。
2.数字化转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纳和认可
我国大多数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下一步发展重点,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制定了清晰、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并不断加大数字化转型成本投入。由此可见,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3.不同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有差异
龙头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不同,数字化转型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从2018年到2022年,龙头企业的数字化优势越来越明显,经济增长情况也很不错。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中小型企业要深刻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适当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
无论是对龙头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这项工作需要细致和长远的规划,所以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都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另外,对于数字化转型,中小型企业往往有更高的短期期望值,即期望可以在短期内就获得利润回馈。中小型企业应该摒弃这种想法,积极发扬试错精神,尽快进行数字化转型。
总之,企业要想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