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核心逻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考试是一门艺术

阅读就是阅读,阅读理解就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在一定规则下的阅读游戏,要求的是精确,并明确区分是非和等级。

而且,考生要明白:当题目难度不高时(大部分小学和初中阅读理解题目),阅读能力并不关键,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对阅读理解规则的领悟。只有当阅读理解进入高级阶段(如某些高中阅读理解题目),阅读能力才至关重要。

因此,如下规律就可以被清晰地认识:

1.小学、初中阶段,题型操练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小学、初中阶段,读书多并不一定能在阅读理解中得高分。

3.高中阶段,读书多、理解力强的学生才能真正崭露头角。

4.高中语文成绩突然下降,本质原因是没有长期的储备。这个时候进行刷题训练,往往是无效的。

可以用武功比喻。读书的能力相当于内功,刷题、理解规则的能力相当于招数。当我们和没武功的人过招时,内功不重要,招数精妙,就可以一招制敌。但当我们和高手切磋的时候,招数反而不重要,内功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个规律:初中阅读理解的题型大概有几十种,花样繁多,但高中的阅读理解题型反而简单,而且几乎所有的题型都在初中学习过,却得分不易。所以,高中阶段更注重的是内功,而不是外在的招数。

【没有明规则,只有“暗规则”】

还有一点更值得注意,那就是规则本身永远在变化。如果考试规则清晰化、简单化、标准化、数字化,那读文章岂不是成了“套公式”?

所以,考试题型永远在演变、进化,就像作文反宿构一样,要让学生摆脱“公式”,把理解力和应变能力考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关于高考最重要的规则,没有任何一本书有过官方的系统介绍。这种规则更像是一种不断演进的“潜规则”。

无数的老师,冒着“秃顶”的危险,仔细研究历年考题,并在总结无数的参考答案后,归纳出了题型和解法,即所谓“阅读公式”。语文老师成了“语文题老师”。问题是这些所谓的“阅读公式”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被发现和总结,它总是需要老师和学生殚精竭虑地去摸索。

这就是语文阅读考试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