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背后推手
崔莺听到李历这话,她才恍然明白,李历为什么如此针对她,原来他还以为自己对常生彦那个狗东西心怀念想。
这样想来,李历讨厌她倒是有了合理的理由。
原来问题出在这个地方啊!
崔莺心想,这小子,有什么话不能够早点说出来呢!非要憋到现在,她实在是不喜欢这种扭扭捏捏的人,在背地里对别人的身上安插无数罪名,却不听人家说一句。
“没有。”崔莺只是简单的吐出了两个字,其实这件事情主要还是看李为的态度,如果李为愿意相信她说的,那她不用多解释。
如果李为不相信她说的,那她更不用多解释了,既然不相信,那还解释那么多干什么?
安静的当下,李历的目光是看向李为的,而崔莺则是看着菜的,她并不想要用一种几乎是渴求的目光,看向李为,去求他相信。
“还看我做什么?人家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她说没有,就是没有。”李为理所应当的回了李历一个目光,他并没有因为李历的话而怀疑崔莺,换言之,他兴许根本不在乎崔莺到底想要嫁给谁。
崔莺听到李为对她的维护,她倒是心里一亮,她觉得李为倒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李为这话一出,一向在乎哥哥的李历只觉得脸上的面子挂不住,他的眸底透露出了失望,想要开口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可......”李历咬着牙的看向那个从前只站在自己身旁的哥哥,如今他却选择了相信旁人。
李历二话不说,摔了筷子便离开了。
最后,饭桌上只剩下了崔莺和李为二人,他们两个人倒是心照不宣的,什么都不说,可什么都说了。
*
书房,王老太爷和王福宁两人对面而坐,中间的桌上摆着象棋,那棋子上泛着光滑的油亮,窗外的光折射进来,微风吹拂。
“阿宁,你这儿媳妇找的不错。”王老太爷看着王福宁走棋,他那苍老严肃的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王福宁听着父亲的话,那张受过风云摩挲的精致面容上露出从容的淡笑,她回应道:“本来不是这个。”
“可阴差阳错却成了这个。”
“看来父亲和老天爷的眼光是一样的。”
王福宁看到崔莺的第一眼,她便觉得崔莺和李为这两人般配的很,如今崔莺刚到两淮便有这番“做为”倒是没让她失望。
王老太爷听到王福宁这三两句话,当即豪迈的放声笑着,不愧是儿女中最有出息的,能够嫁入皇室,还能做到全身而退,王福宁终究是没有让他失望过。
王老太爷是商人,可他一直都有一个理想,一个自年少时就想要做到的可到了这个年岁还未做到的事情。
他想当官,他想做一个造福百姓的好官。
没有银钱的时候,拼了命的做生意,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啊爬啊,只想着能够富贵。可富贵之后又想要名声,可他入了商籍便一辈子也没有那个机会了。
王老太爷的话不多,可他心里的事情却从来都不说,王福宁知道自己父亲的意思,便继续道:
“为哥儿虽身弱,可他最像淮王。”
“父亲要他藏拙,他做的很好,盛京城中的那些人都快可怜死他了。”
王福宁说完了李为也不忘记提一嘴自己的亲儿子,李为到底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她能够做到这个份上已然是尽心尽力了。
相比之下,她的亲生儿子,实在是一个没有城府的孩子。
“历哥儿心思单纯,他就像是投错了胎,本不该托生到我这儿的。”
王福宁说着,眉头不自禁的锁着,她倒是望子成龙,可她儿子这个性格,注定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王老太爷看了看一旁的烟斗,他轻轻出了口气,沉声道:“这件事请是非李为不可。”
李为是庶子,本来是该同淮王一起去的,如今他能够活下来,还能好好的过着少爷的日子,那都是他们王家给的。
李为是聪明人,他是知道怎么做的。
“不过,你需记得。”
“凡事不能太过刻意,要顺其自然。”
李为是一个城府的人,他们不能够将他逼得太紧,不能够让他觉得他们在挟恩以报,若是做到那种地步,纵使往后李为功成,那他们也无法从李为那讨得到好。
王福宁明白这其中的意思,她虚心的应下,道:“女儿知道。”
王老太爷对王福宁还是十分信任的,在王老太爷眼里,王福宁不管是做淮王妃还是做盐商东家,亦或是做女儿,都是顶好的。
世人都说女儿靠不住,从前王老太爷也是这番想法,可这事情只有真正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才能够知道,世人的话于他而言准不准。
显然,这话在王老太爷看来是不准的,他的女儿比儿子靠得住,他没有儿子,空有两个侄儿,他的两个侄儿都不曾将他这个做叔叔的放在心里。
“阿宁,只要此事成了。”
“王家的产业都是你的。”
王老太爷将话说的很清楚,这些年如果不是王福宁在身边照顾,他和他那老太婆早就没命活了,人到古稀之年,即便再强势,那也不如年轻人的气势了。
王福宁见父亲如此许诺,她的眸底有所动容,道:“父亲,我不贪图家中基业。”
“筹谋这番都是为了子女的未来罢了。”
象棋两方对仗,楚河汉界外没有亲情可言,有的只是利益相争,王福宁知道王老太爷的意思,她此番应下为权宜之策。
王老太爷并没有再去顺着王福宁的话说下去,他那沧桑的脸上露出狡黠与看破的笑容,貌似在看一个稚童。
王老太爷只觉得自己女儿这番话有些可笑,可他却不戳破,若是事成,不管王福宁是否有心这份家业,他也都会交给她。
若是事情不成,即便王福宁有心,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不会拱手相让。
与此同时,门外闪过一抹身影,而王福宁和王老太爷并没有注意到,他们正沉浸在谈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