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3章 光影困局
两人刚走出办公室,突然从走廊那头传来陈默的叫喊。
“老板娘来视察咯,大家快拿出最高涨的热情迎接。”
配合上那贱贱的语气,此时让宁言只感觉恨的牙痒痒。
“阿姨,陈默胡咧咧呢。”
额头仿佛有无数条黑线飘过,偷偷瞥了一眼身旁,看到刘晓丽好像没什么表情,嘴角还挂着淡淡的笑容。
心下默默舒了一口气,别刚取得重大的成果,就被搅屎棍给破坏了。
“陈默!!”宁言的低喝声带着股寒意。
“谁喊我?”前方转角处露出个脑袋,在看清楚后又立马缩了回去。
“你在干什么?”
快步走过去,刚过转角,就看到陈默躲在刘艺菲后面。
刘艺菲笑着和办公区的员工打着招呼,对于合影的要求也是来者不拒。
“艺菲。”刘晓丽轻轻呼唤了一声。
“妈妈”刘艺菲和众多员工说了声抱歉,跑了过来。
“陈默,滚过来!”宁言指着想要跑路的身影,命令道。
陈默觉得自己玩笑过火了,不敢违抗,丧眉耷眼的踱步过来,那速度比蜗牛也快不了多少,仿佛中间隔着珠穆朗玛峰。
等到了跟前,陈默望了望宁言,看到他面容漠然,但是嘴角却微微上扬,再看看刘晓丽,脸上也是有着若有若无的笑容。
眼神来回察看,然后小眼珠子滴溜溜转了转,“嘿嘿”一笑,对着刘艺菲拱手道:“艺菲,恭喜咯!”
刘艺菲头顶问号,疑惑的看着他:“恭喜什么?陈默你怎么神神叨叨的。”
陈默伸手侧在刘艺菲耳旁,私语了一句,然后就见小姑娘眼神一亮,“真的吗?”
前者冲着宁言和刘晓丽努努嘴,示意自己问呗。
不待她问出口,刘晓丽宠溺的捋顺了她额头凌乱的发丝,笑着点点头。
“宁言?”
宁言想起刚才刘晓丽说的“昨天在家里抱着我抹眼泪,”也紧跟着用力点点头。
小姑娘立马伸手揽着宁言的胳膊,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考虑到刘晓丽还在一旁呢,宁言神情略微有些不自然。
想把手抽出来,可小姑娘搂的挺紧,而且刘晓丽也没有阻止的动作,他也就放弃了。
瞪了陈默一眼。
“阿姨和艺菲要去吃饭,前面带路。”
……
直到坐在餐桌前,刘艺菲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过。
“宁言,你快吃。”
碗里不时的有菜夹过来,都来自刘艺菲的筷子。
“对啊,宁导快吃,这是我特意为你点的猪脸,你可得多吃点。”
一块猪脸肉被陈默夹到了碗里。
“为什么特意给宁言点了猪脸?”刘艺菲不解的问道。
“因为某人被打脸啊,”陈默嘿嘿一笑,绘声绘色的描述:“想当初,宁导多傲娇啊,艺菲和阿姨你们可不知道……”
刘艺菲竖起耳朵听着,就连刘晓丽也放下了筷子。
陈默咳了咳嗓子,让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模仿起《风吹麦浪》试镜的时候:“另外,让刘艺菲最后一个进来。”
陈默又变回自己的腔调“可是公司那边说……”
陈默抬了抬头,扶了扶眼睛,目光冷淡。
“我说了让她最后一个进。”
说完,还冲着宁言笑了笑:“宁导,我模仿的像吗?”
刘晓丽看着年轻人的打闹莞尔一笑,刘艺菲则是看向宁言:“你为什么让我最后一个进?”
“我……我……”
我了半天,最后憋出一句,“我想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准备。”
“我不信。”
“艺菲,还有呢”,陈默继续爆料,“还记得去年武汉的杀青宴吗,你走后,宁导可是一直……唔……”
“吃你的鸡腿!”陈默的嘴里被塞进了一个完整得手枪腿,此时已经说不出话了。
“你干嘛不让他说?”刘艺菲正听着起劲呢。
“咳咳咳,他饿了。”
“那你说,那天你突然看见我,有什么感想?”
面对刘艺菲直愣愣的目光,宁言眼珠子一转,神情正经且深情道:“重逢的时候,心跳比我先认出你。”
“真酸!”小姑娘说了一句,但是眼里的喜色怎么也藏不住。
在陈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时,宁言给了他一个眼神,后者啃着鸡腿:“这鸡腿真好吃!”
“老板,外面有狗仔拍到了您和艺菲的亲密照。”
李念念这时候走过来凑在耳边汇报。
一旁的刘艺菲听到这话下意识的抓住了宁言的手。
“去给报社打个招呼,禁止报道相关内容,”李念念刚要离去,宁言又说道:“都打点一下,这种事目前不要对外报道,如果有不听话的就直接警告。”
“好的,老板。”
拍了拍小姑娘的手,示意没事了。
“阿姨,再开学就让艺菲回学校上课吧,该在象牙塔的年纪,不能老在外面奔波。”
“行,小宁,听你的安排。”话题说开了,刘晓丽在这种事上也不会和宁言反驳。
“对了,阿姨,下个月你和艺菲跟我一起去趟威尼斯,参加电影节。”
“电影节?”刘艺菲喝了口饮料,兴致勃勃道:“是《麦浪》又要得奖吗?”
“哪有那么多奖,是《孤独的女人》入围,正好趁机带你和阿姨去转转。”
“嗯嗯!”
吃完饭,刘艺菲下午有安排了广告拍摄,宁言也要解决电影上映的问题,暂时分开。
北京电影局大楼在斜阳的余晖中巍然屹立,如同一座铁灰色的坚固堡垒。
宁言第三次仔细核对完《盲井》修改版的胶片编号。
公文包里的银铃铛轻轻硌着他的大腿,金属的寒意透过薄薄的衣物,悄然渗进他的皮肤,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战栗。
电梯数字缓缓跳到7层,他喉咙里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干涩的吞咽声,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这是《盲井》第三次送审,而《孤独的女人》的终审意见仍然静静地躺在办公桌上。
红笔批注如同刺目的疤痕,深深地烙印在纸上,触目惊心。
审片室的白炽灯发出刺眼的光芒,宁言目不转睛地盯着墙上挂钟的秒针,每一声滴答都仿佛命运在悄然转动齿轮,牵动着他的心弦。
老周戴着洁白的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动《盲井》的分镜脚本。
突然,他的钢笔尖毫不犹豫地戳在了王宝强发现隐患的手部特写处。
语气坚定地说道:“宁导,这个镜头停留时间超过5秒,不符合‘安全警示需快速切换’的审查要求。”
他轻轻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他深邃的眼神,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建议叠加安全生产标语字幕,字号要占画面三分之一。”
李扬突然从后排猛地站起,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矿区的泥土。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反驳道:“老周,这个特写可是整部电影的灵魂啊!宝强指甲缝里的煤灰都是真实矿工手把手教他嵌进去的,加上字幕不就成了枯燥的科教片了吗?”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激起阵阵回音,声量之大惊得角落里的场记手一抖,不小心碰翻了装着修改意见的牛皮纸袋,纸张散落一地。
宁言按住李扬的肩膀,掌心仿佛穿透了皮肤和肌肉,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对方剧烈的心跳。
他沉稳地展开新改的分镜,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折中方案:“能不能把特写拆成两个镜头?先拍宝强颤抖的手指,紧接着切换到一个安全帽下的眼神特写,最后再切到安全员的红袖章。这样既突出了警示效果,又完美地保留了演员的情绪层次。”
老周盯着分镜稿,铅笔在“安全员”三个字上反复摩挲,纸面留下了深深的凹痕,他似乎在认真思考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这时,《孤独的女人》的主审员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她的目光紧紧停留在周迅递火柴盒的镜头截图上,语气严肃而坚定地说道:“这个道具必须替换。公安部刚下发通知,严禁影视作品出现可能被模仿的‘非正规通讯方式’。”
她将红头文件推过桌面,油墨味与会议室里的烟味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有些窒息。
“我建议改成教师发放的制式联系卡,并且要增加村干部监督登记的情节。”
宁言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救助站王阿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以及那火柴盒上刻下的逃生路线。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然后摸出手机,调出周迅在救助站拍摄的花絮视频,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这个火柴盒是真实的遗物,王阿姨的女儿说,她母亲临终前还紧紧攥着这个火柴盒……我们能不能保留这个细节,用一种更隐晦、更艺术的方式来呈现?比如,让教师在发放联系卡的时候,特意提到这个火柴盒的故事,作为对过去的一种纪念和警示?”
他试图寻找一种既能满足审查要求,又能保留作品真实性和情感深度的完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