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初炼飞剑
尸魔既灭,众人长舒一口气。
杨启晟指挥下人收拾残局,命人将骸骨聚拢,浇油焚毁,以防再生变故。
一众江湖中人低声议论,有人惊叹杨家剑法神妙,亦有人躲在角落窃窃私语:
“杨家三公子这般厉害,又是召女侠的亲生儿子,为何要让位给庶兄?”
“谁知道呢?三公子这些年是江南武林公认的未来领袖,甚至有人串联,要让杨盟主尽早退位让贤。”
“许是现在杨盟主和召女侠都不在了,杨家老大仗着是长子,要争位夺权,三公子不愿意与他争,高风亮节,主动让位……”
“好一个‘兄友弟恭’啊……”
杨启晟内力深厚,那些窃窃私语虽然被压得极低,但还是如细针般刺入耳中。
他脸色阴沉,一股郁结之气在胸中翻涌:“父亲终究还是偏袒嫡子!传我的《归墟无量剑》并非全本,真正的绝学,只有老三才会!”他的指节攥得发白,“他明面上把杨家的产业势力全部让给我,却又昧下杨家最高深的绝学!没有全套家传武功,我这个杨家家主之位终究坐不安稳,将来还是要随时受他摆布!”
他不知道杨启昇脑中藏着明夷真人的神识化身,只道弟弟虽拜了仙师,却尚未开始修行,今夜所用必是杨家家传武功。
即使杨启昇这次用的武功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连杨天阙都没使过,但他知道自己这个三弟自幼聪慧绝顶,天生内力精纯强劲,再繁复的武功他一学即会,一练即精,超越父亲也是早晚的事……
“真真的是奸猾如鬼!”杨启晟暗中腹诽,“常听人说,小小年纪就有诸般算计,寿命都不长,也不知道仙人怎么看上了他,评书话本里的仙人不都是喜欢天性纯良的么?他说他要出家,入山修道,也没办法判断真伪,毕竟仙人除了金光鼎谁都没见过,魁武也全都听他的,只看他过几天是真走还是假走便完了。”
杨启昇知道自己这个庶兄生性多疑敏感,并不是做杨家家主最好的人选,但除了他也没别人了。
好在杨启晟虽无大智慧,小聪明倒是不少,进取不足,守成有余,他如今志不在江湖,杨家能够平安就好。
因此消灭了尸魔以后,他取了一瓶金光鼎留下的丹药,让人给中了尸毒的人服下去,之后便衣袂翻飞回到自己的小院。
血啄剑吸收了金光鼎在山中二十年苦修的金光煞气,正在里面燃烧涌动,如有生命般,不断鼓荡,要破禁而出。
杨启昇的只是筑基初期,刚刚运转小河车,跟同级别的其他人比起来,真气多了许多倍,但到底有质的差距,根本压制不住。
即便灵宝五符神妙,又有明夷真人手把手地指点,将煞气层层封印,也还是支持不了多长时间。
一旦封印崩坏,血啄剑会瞬间汽化消失,接着煞气弥散,绝大多数生物都会死亡,若能命大活下来,也会发生变异,人畜俱成妖尸!
按照《天地八阳神咒经》记载,剑仙要祭炼飞剑,首先要寻得一口上等宝剑。
每日对着宝剑吞吸吐纳,将自身修炼的丹炁不断注入剑中,反复洗炼,直到与剑心意相通,便能隔空驾驭,如臂使指。
筑基期炼出来的飞剑能发出剑气,炼煞期炼出来的飞剑就能发出剑煞。
金光鼎就是炼煞期,那口飞剑经他十年养炼,便是一口凝煞仙剑,比寻常飞剑更加厉害!
只是文镜鸾道行法力高出他太多,一针就破了他的剑煞,将剑击断。
如今,金光鼎毕生功力都汇聚在这柄血啄剑里,不仅符合祭炼飞剑的所有条件,更让杨启昇能以练气期的修为,直接拥有一口凝煞级别的飞剑!
明夷真人对此嗤之以鼻:“这样依仗外物,不得逍遥,不是玄门正宗的手段!”
杨启昇一边掐诀一边解释:“师父,玄门正宗炼剑至少要三年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弟子先用这旁门手段防身,等日后见到您老人家的真身,到了安稳的地方,一定弃了这柄飞剑,专心修炼本门的灵宝五行剑气。咱们两条腿走路,两边都不耽误。”
他脑中的这道神识化身,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只负责传授他仙法和答疑解惑,并不会干涉他的决定。
在他选择用《天地八阳神咒经》的方法祭炼血啄剑时,这个“明夷真人”还尽心尽力地给他制定出来一个最优的炼剑方案,比经书中原本的炼剑方法更加高明,不仅避免了很多影响身心的副作用,还大大地提高了炼剑效率。
原本按照经书记载,以他目前条件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将剑炼好。但经过明夷真人改良,以灵宝五符为根基,仅需三日即可成功!
第二天清晨,杨启昇以嫡子身份主持起灵仪式,将亡者安葬入土。
原计划发送完就走,如今算算日子,师父给的半个月期限还很宽裕,他决定先炼成飞剑再启程。
有明夷真人手把手地教导,杨启昇在小院中闭关三日,便通过灵宝五符将剑内煞气调服,并可做到真正的隔空御剑。
虽然剑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很慢,不如他直接用手刺出去的快,而且操控时会有明显延迟——他掐诀指向目标后,剑总要顿一下才会飞出去。
但无论如何,这确确实实是隔空御剑!
“我也是个剑仙了!”杨启昇难掩心中激动,特地找了个精致的剑匣将剑放进去。
他走出自己的小院,准备离开。
杨启晟命人摆了桌宴席为他送行,连带两个姐姐杨华音、杨韶音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席间,杨启昇郑重举杯,诚恳地给兄长敬酒:“咱们的仇人是有三百多年道行的剑仙,小弟此去入山修道,待得仙法大成,必去玄牝山手刃仇人,以告慰爹娘在天之灵。家中诸事,就全拜托大哥了!”
杨启晟赶忙举杯还敬,口中说得无比谦虚:“这份家业原本就该是弟弟你的,哥哥愚笨粗蠢,才干武功都不足你的万分之一,只是勉强在这里帮你守着,你可得早点回来,重新接手,杨家在你的带领之下才有复兴的希望。”
这几日他将杨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心中还惦记着自己缺失的那部分杨家剑法,话语间几次隐晦提及,旁敲侧击。
然而他学的就是全部的杨家剑法,根本不存在缺失部分,杨启昇根本没往那上面想,全没在意。
兄弟俩推杯换盏,喝了好几杯,杨启昇只是想让他放心,自己肯定不会再插手杨家的事务,杨启晟则一直惦记着家传功夫,想让他传给自己。
话说了一箩筐,却是鸡同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