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4章 奸臣误国 二

第94章 奸臣误国 二

正月十五闹花灯,赵佶率领皇亲国戚坐在高高的御楼上,居高临下看东风夜放花千树,街市上灯海如昼人潮涌动,像一条欢腾的河流。赵佶很喜欢这种万众瞩目众星捧月的感觉。

忽然一个黑衣人越过警戒线跳到赵佶面前,指着帘子后边的人骂道:你牛什么牛?不怕你今日闹得欢,等着来年拉清单,等着你自己变成一盏灯。赵佶龙颜大怒,安保人员立即扑上来制服了黑衣人,拉下罩在他头上的黑袜子一看,原来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小和尚大义凛然地说:我不会逃走也不会怕你,佛法无边,你离上西天的日子不远了!赵佶一挥手,黑衣人被押走,在狱中遭受捶打和炮烙,他始终一言不发。赵佶让人挑了小和尚的脚筋,凌迟其肉,小和尚被折磨致死,但始终一言不发。

却说灭辽当年,金军连气儿都没歇一口,就出兵攻宋了。

宋徽宗听信贪官佞臣的谗言联金灭辽。然而唇亡齿寒,金国灭辽之后,接着就要灭宋。但宋金毕竟曾经是灭辽盟友,金军入侵宋国是要借口的。那么宋徽宗做了什么事,给金军进攻宋国找到了借口呢?

原来辽国被灭以后,宋徽宗的轻佻性格一发作,居然要招降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当时耶律延禧正在内蒙古一带流窜,被金军打得一个晚上睡觉都得换俩个地方。宋徽宗给他写了一封密诏说:“若来中国,当以皇兄之礼相待,位在燕、越二王之上,赐第千间、女乐三百人,极所以奉养。”意思就是你如果来宋,朕会像对待皇兄一样对待你,你比我的两个兄弟燕王和越王的地位都高,我给你一千间房子、三百个戏子,我养着你。耶律延禧看了密诏非常高兴,于是率五万人南下,准备进入宋境,结果被金军劫击全军覆没。耶律延禧被俘,宋徽宗的密诏也被金人搜出来了。金军持此诏书谴责宋朝,以宋朝背盟为借口,兵分两路,大举南下进攻宋朝。西路军出云中,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在太原遭到抵抗;东路军出燕山,就是今天的北京。金军侵入宋朝疆域如入无人之境,两路大军很快逼近东京汴梁。

金国大军南下,徽宗就派给事中李邺到金营去讲和。这位李给事被金军的气势所震慑,几乎吓瘫在地。回到东京汴梁后,他上奏宋徽宗说金国人“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然后做了一个结论,说“中国如累卵”。当时开封军民听到李邺这些话后气愤不已,心想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于是给这位李给事起了个外号,叫“六如给事”。

徽宗听了李邺所奏,也觉得金国强大无法战胜,就跟宰相说,朕不想置身于战火中,宰相快想办法。当时的宰相是蔡京的儿子蔡攸,这人比他爸爸还坏。蔡攸对徽宗说,皇上您不能跑,您一跑,宋朝人心就散了。皇上都跑了,还指望军民为他守住疆土吗?不如干脆传位给太子。赵佶一听立即昏倒在床下,群臣赶忙灌药急救。宋徽宗苏醒过来后,伸手索要纸笔。内侍呈上纸笔后,赵佶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最先得到消息的皲王赵楷先期抵达赵佶的寝宫门前,门前值班的带班领导是何瓘,他把佩剑一横挡住赵楷。赵楷说你不认识我吗?我是父皇最喜欢的阿楷啊。

何瓘说:“我认识你是阿楷,可是这把剑不认识!”

赵楷望着寒光闪闪的宝剑,只好退了回去。

想当皇帝的当不成,不想当的偏要你当!赵桓接到诏书后不肯从命。徽宗假说自己生病,赵桓不得不前往探病,等他到来时宦官给他穿上龙袍,赵桓拼命挣扎以致昏厥。赵桓就这样当上了皇帝。

公元1126年,车粼粼马萧萧,金兵的铁蹄已经到了浚州(今鹤壁),已经退居二线的赵佶嗅到危险的气息,他对赵桓说:乖儿子,我要去亳州还个愿,你在家好好坚守工作岗位。

赵佶带着一行人上路了,这时一队兵马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赵佶心中一阵紧张:莫非是金兵知道了我们的行踪?这时为首的两个人来到跟前行礼,赵佶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童贯和蔡京。老童说:心会跟你一起走,说好不分手。老蔡说:春风都化成丝雨,跟你跟到底。

童贯有亲军近万人,徽宗过浮桥出城时,卫士们紧随在他的后面,有往桥上爬的,有抱怨的,有号哭的,生怕被丢下。童贯怕走得慢,命亲军射箭,有一百多人中箭而死。

太学生陈东上书:“蔡京、童贯、朱勔父子挟道君南巡,恐生变乱。”钦宗下诏贬童贯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发配到英州,还没到地方,又下诏历数他的十大罪状,命监察御史张澄斩掉他。

这时童贯刚行至南雄州,忽有京吏到来向他拜谒道:“有旨赐大王茶药,将宣召赴阙,命为河北宣抚,小吏先来驰贺,明日中使可到。”童贯拈须大笑道:“却是少我不得。”

次日上午,御史张澄果然来了,童贯亟出相迎,张澄命令他跪听诏书,诏中数他十罪,将要宣毕,那京吏拔出快刀竟枭贯首。原来那京吏乃是张澄的随行官。张澄怕童贯握兵日久不肯受刑,因此先遣随吏驰往免得生变。奉旨诛恶尚须用计,童贯之势可想而知。

童贯被杀后,他的头被带回京城悬首示众。

赵佶离开京城后,截留了许多南方送到开封的重要文件和物质。赵桓很生气,上朝时臭着一张脸,心里的台词是:难道我摊上的是假爹?李纲说:“我去把他请回来好不好?赵桓说好。赵佶回来了,住在龙德宫。和所有退居二线的领导一样,赵佶在一些必须签署的文件上书名老拙,称赵桓为陛下。

赵佶本来是五月端午那天出生,嫌端午不吉利,改为十月初十,并把这一天定为天宁节,举国欢庆。

赵佶退居二线后的第一个天宁节,赵桓率领大臣和皇亲到龙德宫贺寿。家宴上赵佶先喝了一杯,又倒上一杯请赵桓喝。赵桓坚决不喝老爸倒的这杯酒,无论谁劝都不喝,坐了一会儿便以不打扰老爸休息为由从龙德宫退出。

赵桓怕徽宗害他,不过虎毒不食子,徽宗应该不会害他。而且当着许多皇亲国戚文武大臣的面,赵桓死了他面子往哪儿放?

赵桓走后,赵佶在宫里嚎啕大哭。

这日正值钦宗设朝坐殿,进本官俯伏启奏:“兀术大兵五十余万已近黄河,望陛下即速发兵退敌。”赵桓问:“谁能担任统帅指挥抗金?”李纲答:“白时中、李邦彦身为宰相,抚慰将士抵抗金兵乃是他们俩人的职责。”白时中道:“臣观满朝文武全才,无如李纲、宗泽。圣上若命李纲为元帅,宗泽为先锋,一定能打退金兵。”钦宗准奏,于是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负责保卫东京抵抗金军。

正在这时,内待报告说皇后已经准备动身离开开封了。宋钦宗一听脸色都变了,急忙离座说:“朕不能留在这里了,朕要同皇后一起启程。”李纲跪下一边流泪一边磕头,以死挽留赵桓。赵桓对李纲说:“朕接受卿的请求留下来,治兵御敌的事由你全权负责,万万不可稍有疏忽。”

辅佐大臣劝宋钦宗向襄阳一带逃跑。李纲对赵桓说:“道君皇帝把宗社授给陛下,您却打算弃之而去,这合适吗?”赵桓默然不答。

宰相白时中、李邦彦说都城守不住,只有避一避。李纲反驳说:“天下的城池哪个能有都城坚固?而且宗庙、社稷都在这里,怎能丢掉呢!为今之计,应当整顿军马团结军民,坚守都城等待勤王之师。”

当天夜里,宰相白时中、李邦彦连夜进宫劝赵桓尽早离京,赵桓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动身。第二天早上李纲入朝,看见禁卫军整装待发,皇上的乘舆也准备好了。李纲着急地大声问道:“你等究竟愿意留下来守卫宗庙社稷,还是愿意跟随皇上逃跑?”禁卫军齐声道:“父母妻子都在这里,我等愿意死守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