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天工锦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汴京

“没事了。”沈清荷低声道,随即松开手,不着痕迹地退开半步。

吕幼薇耳尖泛红,手指绞着袖口,声音细若蚊呐:“多、多谢沈青……”

沈清荷淡然一笑:“无妨。”她弯腰拾起地上未摔碎的食盒,递还给吕幼薇,“你的糕点。”

吕幼薇接过,指尖不经意相触,她脸一红。攥着食盒的指尖微微发紧,杏眸里盈着期待,嗓音依旧甜美:“沈青若得空,你愿否去府上小坐?”

陈子谦“噗”地笑出声,被沈清荷横了一眼,立刻正色道:“啊,我突然想起还有事,先去前面看看。”说完,冲沈清荷挤了挤眼。

沈清荷神色未变,只略一拱手,语气温和却疏离:“阿薇姑娘盛情,沈某心领。只是今日尚有要事在身,不便叨扰。”

吕幼薇眼底的光黯了黯,但仍强撑着笑意:“那改日再聚。”

“改日若有机会,再登门拜访。”沈清荷截过话头,唇角微扬,却不着痕迹地退开半步,与她拉开距离。

陈子谦在不远处抱臂旁观,见状摇头暗叹。这吕家小娘子一片痴心,奈何沈青,轻声“啧”了一声。

正想着,忽见沈清荷转身朝他走来,神色已恢复如常:“走吧。”

陈子谦挑眉:“真不去?人家姑娘都快哭了。”

“……”沈清荷回首看了一眼,吕幼薇正和那侍女在卖饰品的小摊贩前挑着簪子呢,她淡淡瞥他一眼:“你这眼神不太行。”

暮色四合,窗外虫鸣窸窣,偶有夜风穿林而过,竹叶沙沙作响。

竹屋内烛火摇曳,映着案几上散落的书卷。陆衡执笔蘸墨,正批注着一篇策论,眉目沉静如远山。

沈清荷发现这人认真起来的模样与平时较为不同。

陆衡闻声抬眸,见沈清荷与陈子谦一前一后踏入屋内,唇角微勾:“回来了?”

陈子谦大喇喇往竹椅上一坐,拎起茶壶自斟一杯,笑道:“阿衡科考在即,依旧焚膏继晷。还是要注意休息。”

陆衡搁下笔,指尖在砚台边轻叩两下,似笑非笑:“子谦若少聒噪些,我或能多写两篇。早日休息。”

沈清荷忍俊不禁,顺手将路上买的蜜饯推过去:“陆兄润润喉。”

陈子谦“啧”了一声,忽然凑近陆衡,压低声音道:“你猜我们今日遇见谁了?吕公著家那位小娘子。”

他故意拖长声调,眼角瞥向正在倒茶的沈清荷,“人家对沈兄,那可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啊!”

陆衡眉梢微动,慢条斯理地拈起一枚蜜枣,还挺甜的。

“咳——”

沈清荷一口茶呛在喉间,掩唇低咳,耳尖微红。她放下茶盏,指尖在案几上轻叩两下,故作镇定道:“子谦大哥慎言,莫要坏了阿薇姑娘清誉。”

陈子谦一脸促狭:“哎哟,沈公子这是心虚了?”

“胡说什么。”她眉梢微挑,再次澄清,“阿薇姑娘不过是感念前次相助,礼数周全罢了。”

陈子谦忽而“啧”了一声:“沈兄,今日那吕家小娘子看你的眼神,简直能掐出水来。”

“不过。”陈子谦顿了顿,“若我是女子,也选沈兄这般人物。温文尔雅,有钱。”

沈清荷脸上泛起粉晕,折扇打开,轻抵鼻尖,只留一双美目。

他忽地又问陆衡,“阿衡,若你是女子,你怎么选?”

陆衡垂眸轻笑,复又抬眼看向沈清荷,眸色深了几分:“若是我,定会选沈兄。”

沈清荷睫羽轻颤,指尖折扇一顿,清了清嗓子,忙找借口离开:“天色已晚,你们二位早日歇息。”

……

几日后,沈清荷向二人提出离开,几人心中断然有些不舍,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晨雾未散,运河上浮着一层薄纱似的水汽。运河码头上已人影绰绰,漕船停靠在渡口,船夫正吆喝着搬运货物,粗麻绳捆扎的箱笼堆在甲板上,沾着潮湿的露气。商旅匆匆登船,桨橹拍打水面的声音混着早市的喧嚷,将临安城的轮廓渐渐推远。

沈清荷沈清荷压低斗笠,一身素灰短褐,作寻常行商打扮,腰间束着革带,背负青布包袱,乍看不过是个清瘦少年。

“这位郎君,可是要搭船?”船夫撑着竹篙靠岸,打量她一眼。

她略一颔首,嗓音压得低哑:“去汴京,走漕运水道。”

船夫咧嘴一笑,露出颗金牙:“巧了!咱这船正运绢纱上京,郎君若不嫌货船简陋,二十文钱便捎您一程!”

沈清荷转身对陆衡等人说:“二位就送到这里吧,这些时日多谢你们照顾,沈某不甚感激。”

陈子谦笑了笑:“罢了,日后得空记得来寻我们游玩。”

陆衡视线停留在她脸上,嗓音低沉:“沈兄,多保重。”

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话。

沈清荷心头微动,拱手还礼:“陆兄科考在即,亦当珍重。”

水鸟掠过河面,激起一圈涟漪。船夫高声催促,沈清荷转身登船,背影瘦削却挺拔。陆衡忽然追上前,塞给她一个油纸包:“路上吃的!李记的千层酥。”

沈清荷站在船尾,晨雾沾湿了她的衣襟。

她望着码头上那两道身影,忽然觉得胸口微微发烫。

她抬起手,朝他们挥了挥,唇角不自觉扬起一抹极浅的笑。

船越行越远,码头的轮廓渐渐模糊。沈清荷仍立在原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油纸包,直到岸上的人影彻底隐入晨雾。

下一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

她垂下眼,轻轻呼出一口气,转身走进船舱。

几日后,漕船缓缓靠岸,船板“咚”地一声搭上青石堤岸。沈清荷背着包袱走下船,迎面便是汴河两岸的喧嚣。

虹桥上人头攒动,挑担的货郎、吆喝的小贩、骑马的行商,交织成一片沸腾的市井画卷。河面舳舻相接,满载着江南的丝绸、蜀地的锦缎、西域的香料,桅杆如林,帆影蔽空。远处,皇城的飞檐在暮色中泛着金光,钟楼传来悠远的报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