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第一次见到李双,是十年前。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他坐在审讯室里,身上的小号识别服显得有些松垮。
看到我进来,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又迅速地低下头,眼神闪躲,用力捏着手指,嘴唇咬得有些泛白。
没有谁会把这个手足无措的男孩,和“杀人犯”联系在一起。
王予安,德清高中高三年级教师,昨天晚上在家中被杀害。
死者背部有两处利器贯穿伤,死因是失血过多,遗体被发现于四楼阳台,法医鉴定判断,死亡时间为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
根据监控,李双是唯一有作案时间的人。
而王予安正是李双的班主任。
更让我吃惊的是,李双还是我资助的贫困生之一。
虽然金额不多,也从未见面,但我们也有些书信往来,几乎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收到他寄来的感谢信,还有他优异的成绩单。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局里专门派我来处理这个案件。
“李双,对吧?”
没有回应。
“知道我是谁吗?”
见他没有反应,我在他对面坐了下来:“我是谢志。你每个月应该都会收到我的资助款。有印象吗?”
李双终于抬起了头,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
“你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老师?”我直截了当地问道。
他看着我,眼神里有些挣扎。
但最后只是嘴唇嗫嚅了几下,却没有出声。
“谢队,这孩子从来了之后,就没开过口。”一旁的小李提醒我。
我再次打量起李双。
他戴着黑框眼镜,皮肤很白,看上去有些文弱。长袖衬衫的袖口微微起毛,牛仔裤洗的发白,那双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旧运动鞋,擦得很干净。
“不开口也没关系。”我站起身,“口供不是定罪的必要证据。我们很快就能调查清楚。”
我不是没有遇到过少年犯。通常一定程度的施压,就足够他们倒豆子似的把事情交代的一清二楚。
果然,李双显得有些不安。
他抽了抽鼻子,试探似的看向我,犹豫一会儿,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话:“谢叔叔,没有证据,就不会被定罪吗?”
我一愣,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男孩的第一句话,会是这么一个问题。
但我还是回答了他:“没错。疑罪从无,但只要证据确凿,就一定会被定罪。”
李双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留下我和小李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但很快我就明白,李双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根据现场调查的结果,除了时间重合以外,没有任何证据,指向李双就是杀害王予安的凶手。
如果李双真的杀害了王予安。
那这就是一场完美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