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全和(第三册):象牙塔之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1章

古全和在他家附近的白山麻经厂找到一份用双脚蹬踏作动力的半机械化的木机纺麻经的工作,每纺1斤麻经给3分钱。好心的厂长为他的孝心和好学的精神所感动,同意他的劳动时间可以灵活安排。古全和算起来靠寒暑假和节假日纺麻经挣的钱够他一半的生活费,加上他冬春两季在学校的锅炉房拣煤核儿,除了解决做饭和冬季取暖用煤外,还能卖掉一部分挣钱。现在焦炭奇缺,打造农具等铁器用具的小铁匠炉就靠孩子们拣的煤核儿来维持生产,煤核儿很值钱,和最好的大米一个价儿,两毛多钱一斤,而且供不应求。古全和就想这样来减轻他娘的负担,维持他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待他爹回来。

秀姑想不出儿子照这样学习下去能有什么结果,铁了心要送儿子去学手艺。可是她发现她说让儿子去铁路食堂学徒以来,他整天闷闷不乐,特别让她不放心的是他的饭量在减少,人也明显地在瘦下来,有时早起眼睛还有些肿胀,她担心这会让儿子憋闷出毛病来,不敢再提让他去铁路食堂学徒的事。

素桂那天关于方达人的那几句话是随便说的,而它们却像一粒潜力巨大的种子一样在古全和的心里发芽儿生长,搅扰得他心神不宁,让他的心里生出某种希望。他想,“如果我现在是个高中生,两三年后就能进大学,那爹娘就会同意我继续学习了。”他认为他娘要他去学手艺不光是由于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还由于她觉得念书要花钱,是个无底洞,到头来白花钱,一无所就,错过了学手艺的时机。可是他现在是初一的学生,离高中差两年半,离进大学还差5年多,现在还只能勉强望见大学的影子,爹娘怎么会同意他继续念下去呢!想到这里,他倍感无奈和绝望。

然而素桂的那句话像魔咒一样活跃在古全和的心里,挥之不去,终于诱发了他再次“跳级”的野心。他想:“我既然能从开始念书3个月跳到2年级,从小学4年级跳到6年级,我为什么就不能从初中一年级跳到高中一年级呢?!何不拼命一跳呢!”想到这里,他感到天开地阔,眼前一片辉煌。可是几天之后,他又放弃了这个念头儿。章伯春的小弟弟章伯楠正在市立中学念高中。他说:从初一到高一,中间有初二和初三两个年级。初一主要是综合温习小学所学,新增的教学内容不多。初中主要的教学内容都在初二和初三。初中的新课,除开生理卫生设在初一外,像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等新课,都开在初二和初三这两个年级。要想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自学好这么多的课程,和应届初中毕业生去争取高中的位子,是不可能的。古全和觉得章伯楠说的是实情,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等课程,他连它们的名称都只是刚刚听说,对于它们的内容他一无所知,想要在初一余下的这半个学期,一边念初一的课程,一边自修初二和初三两个年级的课程,并达到通过高中入学考试的程度,是不可能的!想到这里,他又沉浸在失望和无奈的痛苦之中。可是他多么渴望能变成一个高中生啊!多么想念大学啊!幻想和实际,冷静和狂热,希望和失望,在他的心里颠来倒去。他胸中希望的烈火总是熄灭之后而再次复燃,而且越烧越旺,直到把他烧得发狂。他悲愤地想:“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永远离开学校,一条是跳级,念高中,念大学!创造自己的人生!”绝望中的狂热推动他冲出了常规的思想牢笼,横下一条心,选择了跳级这条老路。他激励自己说:“我能用3年半的时间念完小学,为什么就不能用半个学期加上一个寒假的时间念完初中!”这样,一个近乎荒唐的期望竟变成了他舍命攻击的光辉的目标。决心一旦确立,他就不再犹豫,不再动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是“跳级”的事,他不能对任何人讲,因此也不能公开地向老师求助,因为这样做违反校规,而且也会惹人说他狂妄,一旦失败还会成为某些人的笑料儿。

至今,古全和还没见过初二和初三的教材,连怎样弄到这些教材他都不知道。他开始悄悄地在初中二三年级的同学中交朋友,翻阅他们的教材,用闲谈的方式向他们打听他们学习的情况。现行的初中二三年级的教材不公开发售,他买不到,他就到破烂市、旧书店去收集伪满洲国和国民党时期留下来的初中各科教材,还找来了包括范氏大代数、查理斯密小代数和密尔根盖尔物理学等许多他用得着和用不着的著名的数理化等教科书。可是怎么学呢?所有的教材他都尝试着浏览过。动物和植物课本他能看懂,国语是他的长项,而物理、化学、几何、代数,他几乎一点儿都看不懂。他想到过请人帮助,可是拿不出酬金。区文化馆只有数学辅导班,而且只有以高中生为对象的中级班,而没有古全和所需要的初级班。他曾对章伯楠抱有幻想,希望他能发发善心,给他一点儿启蒙。但是章伯楠只是对他笑笑。他感觉章伯楠是笑他痴心妄想,也无意帮他。古全和知道,他不可能得到任何人的帮助,而只能靠他自己钻研。

每天晚饭后古全和就钻进他的那间一天比一天冷的小屋,先完成课后作业,然后就聚精会神地研读那些教材,揣摩那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和每一个标点符号,反复琢磨教材里的那些定义、定理和例题及其说明文字,直到他对那些定义、定理和例题能倒背如流,在心里反复玩味消化它们。国语和算术是他的长项,这对于他读懂数理化教材有很大的帮助。他最先冲破的就是代数和几何的大门,并开始比照书中的例题作教材里的练习,步步深入。然后又冲进了化学课本儿、物理课本儿。每遇动摇,他就把目光投向他写在门后的那几个一尺见方儿的大字上:“辍学——绝路!”为了改变命运的这一跳,他甘愿忍受一切苦难!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灾难比失学更可怕。

冬天,小屋子里滴水成冰。而古全和并不感觉寒冷,因为在他的心里有一团熊熊燃烧着的烈火。没有暖瓶,从傍晚到深夜,他连一口热水都喝不到。每一个夜晚他都是靠着晚饭时吃下的两个窝窝头、两碗玉米面粥和几块老咸菜度过的。进入严冬之后,他穿起全部防寒的衣服,戴上皮帽子,穿上水袜子,依然冻得他难以支持,只好再蒙上棉被,把双脚塞进装满麦秸草的木箱子里面取暖。

秀姑见古全和每天晚上撂下饭碗就不声不响地钻进他的那个小屋,灯光天天亮到深夜,整天若有所思,念念有词,就像当年魔魔道道的葛永德那样,痴迷了一般,整天不说一句话,她担心他变成一个魔怔,后悔不该在丈夫不在的时候要他去学徒。夜晚她一次次地去敲他的门,督促他早睡,儿子也答应着说他就睡,可是小屋里的灯依然继续亮着。她知道她已经约束不了儿子了,不敢再提让他去学徒的事,盼望丈夫赶快回来,商量儿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