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诗学论著汇编(增订本):全二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舞蹈特征

我敬拜天神后,对老祖宗梵天说道:“主啊,请吩咐演出什么戏剧?”(1)尊神梵天回答说:“演出《搅乳海》吧!这部戏剧激发热情,令众天神喜欢。(2)我创作的这部神魔剧导向正法、爱欲和利益,请演出吧!”(3)

演出这部戏剧时,众天神和檀那婆观看其中的事迹和情状,兴高采烈。(4)

过了一些日子,梵天对我说:“今天我们要让灵魂伟大的三眼神(湿婆)观看戏剧。”(5)于是,梵天偕同众天神,前往湿婆的居住处,礼敬后,对湿婆说道:(6)“至高之神啊,我创作了神魔剧,请赏光前来观看和聆听吧!”(7)众神之主湿婆应允道:“我们去看。”于是,尊神梵天对我说:“大智者啊,请你准备演出吧!”(8)

然后,在雪山山顶,四周群山围绕,布满芒果树以及可爱的山洞和瀑布。(9)我先完成演出前奏,然后正式演出这部神魔剧,也演出争斗剧《火烧三城》,诸位优秀的婆罗门啊!(10)众神怪精灵[31]观看剧中表演的事迹和情状,兴高采烈。大神湿婆也很高兴,对梵天说道:(11)“大智者啊,你创作的这部戏剧很出色,导向名誉、吉祥和功德,增长智慧。(12)我记得我在黄昏跳舞时,装饰有由各种简单动作(karaṇa)组成的组合动作(aṅgahāra)[32]。(13)你就用在演出前奏中吧!在节拍、歌曲和大歌曲中,(14)使用筏驮摩那歌曲,你会很好地表达相关内容。(15)与这些结合,你的演出前奏就会更加丰富多彩。”(16a)

听了湿婆的话,梵天回答说:(16b)“至高之神啊,请告诉我们怎样表演组合动作。”于是,至高之神召唤登杜(daṇḍu),对他说道:(17)“请你告诉婆罗多怎样表演组合动作。”于是,登杜告诉我各种组合动作。(18)现在,我向你们说明各种组合动作以及相关的简单动作和舞姿(recaka)[33]。(19a)

组合动作有以下这些:竖手、抛撒,(19b)针刺、抛弃、迅速甩动、打开,(20)支柱、不可战胜、移开支柱、迷醉游戏,(21)卍字快速、胁部卍字、蝎子、蜜蜂,(22)迷醉摇晃、迷醉嬉戏、圆环行走、臀部侧动,(23)快速旋动、蝎子快速、回转、火把,(24)胁部侧转、闪电、上旋、展右足,(25)快速踩地、覆盖、快速转动、激动,(26)退却、半踩地。这是三十二种组合动作。[34](27)

我要讲述组合动作依靠简单动作,以及在组合动作表演中,(28)手和脚的动作,诸位优秀的婆罗门啊!所有的组合动作产生于简单动作。(29)因此,我要讲述它们的名称和动作。手和脚的动作是舞蹈中的简单动作。(30)两个简单动作形成摩特利迦(mātṛka)。两个、三个或四个摩特利迦形成组合动作。(31)三个简单动作形成伽罗波迦(kalāpaka),四个形成商吒迦(ṣaṇḍaka),五个形成商卡多迦(saṅghātaka)。(32)这样,组合动作含有六个、七个、八个或九个简单动作。(33)

我要讲述手和脚的动作形成简单动作。简单动作有以下这些:捧花、手腕弯曲、蜷腿,(34)抛弃、站立、敬礼、卍字快速、圆环卍字、踩地,(35)半踩地、臀部摇摆、半快速踩地、胸前卍字,(36)癫狂、卍字、背后卍字、方位卍字、火把、挺腰,(37)两侧甩动、上下甩动、半卍字、舞动弯曲,(38)蛇惊、抬膝、蜷曲、迷醉、半迷醉,(39)快速踩地、足刺、围绕、转动、游戏,(40)杖翼、蛇惊快速、脚镯、毗舍佉快速,(41)蜜蜂、聪明、蛇蜷曲、杖足快速、蝎子踩地,(42)臀部转动、蔓藤蝎子、臀部侧动、蝎子快速,(43)蝎子、松开、胁部踩地、额前吉祥志、跨步、弯曲、圆轮,(44)胸前旋转、迅速甩动、手掌弯曲、门闩、甩动、迅速转动、秋千,(45)双手旋转、回转、近胁跨步、踩下、闪电、跨越、单手旋转,(46)大象游戏、手掌展开、金翅鸟飞跃、脸颊针刺,(47)返转、胁膝、兀鹰俯伏、垂手、针尖,(48)半针尖、针刺、侧步、孔雀游戏,(49)爬行、杖足、鹿跃、摇摆、山坡、摇晃、象鼻,(50)向前爬行、狮子游戏、狮子拽拉、上旋、走近,(51)击掌、诞生、掩饰、进入、山羊游戏、抬股,(52)迷醉摆动、毗湿奴跨步、激动、支柱、碰击,(53)公牛游戏、摇头、蛇爬行、挺胸,(54)恒河下凡。这是一百零八种简单动作。(55a)

它们用于舞蹈、战斗、格斗和行走。(55b)在简单动作中,脚的动作包括站姿和足行,(56)也包括舞蹈中的手势舞姿。这里说明它们在简单动作中的应用。(57)站姿、足行和手势舞姿形成摩特利迦,简单动作与它们相关。(58)我将在后面论述足姿的部分说明适合战斗的足行。戏剧教师按照自己的才能运用它们。(59)通常在简单动作中,左手放在胸前,右手跟随右脚活动。(60)请听手和脚的动作。它们与臂、胁、股、胸、背和腹相结合。(61)臀、膝、肘、肩和头保持端正,胸挺起,这是舒展自如。(62)

双手持花堆手势[35],放在左胁,脚持前脚掌行足姿[36],胁弯下,这是捧花(talapuṣpapuṭa)简单动作。(63)

双手腕部弯曲,运用顺左屈指和顺左伸指手势舞姿,然后垂下,放在双股,这是手腕弯曲(vartita)简单动作。(64)

双手持鹦鹉嘴手势运用顺左屈指和顺左伸指手势舞姿,双股摆动,这是蜷腿(valitoru)简单动作。(65)

右手持鹦鹉嘴,放在股部,左手放在胸前,这是抛弃(apa-viddha)简单动作。(66)

双脚接触,脚趾对称,双手垂下,身体自然,这是站立(sama-naka)简单动作。(67)

双手持旗帜和合掌手势,放在胸前,脖子抬起,肩膀垂下,这是敬礼(līna)简单动作。(68)

双手运用移转和快速手势舞姿,持卍字手势,然后松开,放在臀部,这是卍字快速(svastikarecita)简单动作。(69)

双手持卍字手势,手掌朝上,身体持圆环站姿[37],这是圆环卍字(maṇḍalasvastika)简单动作。(70)

双手在手臂和头之间上下移动,双脚也上下移动,这是踩地(nikuṭṭaka)简单动作。(71)

双手运用嫩芽手势舞姿,弯向肩膀,双脚上下移动,这是半踩地(ardhanikuṭṭaka)简单动作。(72)

臀部交替侧向两边,双手运用蓓蕾手势舞姿,这是臀部摇摆(kaṭicchinna)简单动作。(73)

手持针尖手势,自由活动,双脚上下移动,胁部弯下,这是半快速踩地(ardharecita)简单动作。(74)

双脚交叉,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放在胸前,胸部弯下,这是胸前卍字(vakṣaḥsvastika)简单动作。(75)

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脚弯曲,这是癫狂(unmatta)简单动作。(76)

双手持卍字手势,双脚交叉,这是卍字(svastika)简单动作。(77)

双臂抬上抬下,然后持卍字手势,双脚抬上抬下,然后交叉,运用侧步和半针尖足行,这是背后卍字(pṛṣṭhasvastika)简单动作。(78)

手移向两侧,又移到前面,然后双手持卍字手势,这是方位卍字(diksvastika)简单动作。(79)

运用火把足行,右手从肩膀放下,然后运用抬膝足行,这是火把(alāta)简单动作。(80)

双脚交叉,然后分开,一只手放在脐部,另一只手放在臀部,胁部抬起,这是挺腰(kaṭisama)简单动作。(81)

左手放在心口,右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向上和向两侧甩动,然后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两侧甩动(ākṣiptarecita)简单动作。(82)

手和脚向上和向下甩动,这是上下甩动(vikṣiptākṣipta)简单动作。(83)

双脚交叉,右手运用象鼻手势舞姿,左手放在胸前,这是半卍字(ardhasvastika)简单动作。(84)

手运用顺左屈指和顺左伸指手势舞姿,弯向鼻尖,这是舞动弯曲(añcita)简单动作。(85)

脚弯曲,抬起,股倾斜,臀和膝同样倾斜,这是蛇惊(bhujaṅga-trāsita)简单动作。(86)

脚弯曲,抬起,膝和胸持平,双手配合,这是抬膝(ūrdhva-jānu)简单动作。(87)

采取蝎子简单动作,左手弯向胁部,右手放在鼻尖,这是蜷曲(nikuñcita)简单动作。(88)

左脚和右脚转动和收回,双手运用顺右屈指和移转手势舞姿,这是迷醉(mattalli)简单动作。(89)

采取摇晃简单动作,双脚收回,左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右手放在臀部,这是半迷醉(ardhamattalli)简单动作。(90)

右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左脚上下移动,左手持秋千手势,这是快速踩地(recitanikuṭṭita)简单动作。(91)

双手在脐部前面持半握手势,双脚运用针刺和侧行足行,这是足刺(pādāviddhaka)简单动作。(92)

手运用移转手势舞姿,脚运用针尖足行,骶骨转动,这是围绕(valita)简单动作。(93)

右手运用围绕手势舞姿,转动,左手持秋千手势,双脚收回交叉姿势,这是转动(ghūrṇita)简单动作。(94)

左手运用象鼻手势舞姿,右手向外转动,双脚上下移动多次,这是游戏(lalita)简单动作。(95)

运用抬膝足行,手运用蔓藤手势舞姿,放在膝部,这是杖翼(daṇḍapakṣa)简单动作。(96)

运用蛇惊足行,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移向左胁,这是蛇惊快速(bhujaṅgatrastarecita)简单动作。(97)

骶骨优美地转动,双手运用蔓藤和快速手势舞姿,运用脚镯足行,这是脚镯(nūpura)简单动作。(98)

手、脚、臀和颈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身体持毗舍佉站姿,这是毗舍佉快速(vaiśākharecita)简单动作。(99)

双脚交叉,运用交叉足行,双手运用顺右屈指手势舞姿,骶骨转动,这是蜜蜂(bhramaka)简单动作。(100)

左手运用嫩芽手势舞姿,右手持聪明手势,右脚上下移动,这是聪明(catura)简单动作。(101)

运用蛇惊足行,右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左手运用蔓藤手势舞姿,这是蛇蜷曲(bhujaṅgāñcitaka)简单动作。(102)

手和脚如同木杖,自由摆动,然后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杖足快速(daṇḍarecita)简单动作。(103)

采取蝎子简单动作,双手上下移动,这是蝎子踩地(vṛścikak-uṭṭika)简单动作。(104)

运用针尖足行,右手运用移转手势舞姿,臀部转动,这是臀部转动(kaṭibhrānta)简单动作。(105)

脚弯曲,向后移动,手运用蔓藤手势舞姿,手掌和手指弯曲,向上移动,这是蔓藤蝎子(latāvṛścika)简单动作。(106)

手持阿罗波摩手势,臀部交替侧向两边,身体持毗舍佉站姿,这是臀部侧动(chinna)简单动作。(107)

采取蝎子简单动作,双手持卍字手势,继而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蝎子快速(vṛścikarecita)简单动作。(108)

双手弯曲,放在肩部,脚弯曲,向后移动,这是蝎子(vṛścika)简单动作。(109)

身体持展左足站姿,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放在胸前,上下移动,运用松开手势舞姿,这是松开(vyaṃsita)简单动作。(110)

双手持卍字手势,脚上下移动,这是胁部踩地(pārśva-nikuṭṭaka)简单动作。(111)

采取蝎子简单动作,用大脚趾在前额点吉祥志,这是额前吉祥志(latāṭatilaka)简单动作。(112)

脚弯曲,运用跨步足行,双手向下甩动,这是跨步(krāntaka)简单动作。(113)

脚弯曲,左手弯曲,手掌朝上,放在左胁,这是弯曲(kuñ-cita)简单动作。(114)

运用叠合足行,身体弯下,在垂直的双臂之间,这是圆轮(cakramaṇḍala)简单动作。(115)

双脚收回交叉姿势,运用叠合足行,手运用胸前旋转手势舞姿,这是胸前旋转(uromaṇḍala)简单动作。(116)

双手和双脚迅速甩动,这是迅速甩动(ākṣipta)简单动作。(117)

脚趾和脚掌向上,抬至胁部,手掌弯曲,这是手掌弯曲(tala-vilāsita)简单动作。(118)

双脚向后甩动,间距两多罗半,双手跟随双脚活动,这是门闩(argala)简单动作。(119)

双手和双脚向后甩动,或者以同样方式向两侧甩动,这是甩动(vikṣipta)简单动作。(120)

脚弯曲,伸展,迅速转动,双手按照表演需要活动,这是迅速转动(āvṛtta)简单动作。(121)

脚弯曲,抬起,向两侧摆动,双手按照表演需要活动,这是秋千(dolapāda)简单动作。(122)

手和脚甩动,骶骨转动,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双手旋转(vivṛtta)简单动作。(123)

运用针尖足行,骶骨转动,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回转(vinivṛtta)简单动作。(124)

运用近胁足行,然后落下,双手按照表演需要活动,这是近胁跨步(pārśvakrānta)简单动作。(125)

双脚弯曲,向后移动,胸部抬起,手放在前额中央,这是踩下(niśumbhita)简单动作。(126)

脚向后移动,双手转动,向上伸展,接触头部,这是闪电(vidyud-bhrānta)简单动作。(127)

运用跨步足行,然后伸展,双手按照表演需要活动,这是跨跃(atikrānta)简单动作。(128)

手和脚甩动,骶骨转动,单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单手旋转(vivartitaka)简单动作。(129)

左手放在耳边,右手运用蔓藤和快速手势舞姿,运用秋千足行,这是大象游戏(gajakrīḍita)简单动作。(130)

脚迅速抬起和落下,双手手掌展开,这是手掌展开(talasaṃ-sphoṭita)简单动作。(131)

脚向后伸展,双手运用蔓藤和快速手势舞姿,胸部抬起,这是金翅鸟飞跃(garuḍaplutaka)简单动作。(132)

运用快速足行,一只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手弯曲,接触脸颊,这是脸颊针尖(gaṇḍasūci)简单动作。(133)

双手运用顺右屈指手势舞姿,向上伸展,运用针尖足行,骶骨转动,这是返转(parivṛtta)简单动作。(134)

一只脚持自然足姿,另一只脚放在大腿后边,手持拳头手势,放在胸前,这是胁膝(pārśvajānu)简单动作。(135)

一只脚向后伸展,膝盖稍许弯曲,双臂伸展,这是兀鹰俯伏(gṛdhrāvalīnaka)简单动作。(136)

双脚跳向前面,然后交叉,双手下垂,这是垂手(saṃnata)简单动作。(137)

脚弯曲,抬起,向前踩地,双手按照表演需要活动,这是针尖(sūci)简单动作。(138)

手持阿罗波摩手势,放在头顶,右脚运用针尖足行,这是半针尖(ardhasūci)简单动作。(139)

一只脚运用针尖足行,落在另一只脚脚跟,双手分别放在臀部和胸前,这是针刺(sūcividdha)简单动作。(140)

股向内移动,运用侧步足行,双手按照表演需要活动,这是侧步(apakrānta)简单动作。(141)

采取蝎子简单动作,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骶骨转动,这是孔雀游戏(mayūralalita)简单动作。(142)

双脚弯曲,向后移动,头向两侧摆动,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爬行(sarpita)简单动作。(143)

运用脚镯和杖足足行,手迅速运用移转手势舞姿,这是杖足(daṇḍapāda)简单动作。(144)

运用跨步足行,跳起,落下,小腿弯曲,甩动,这是鹿跃(hariṇapluta)简单动作。(145)

运用秋千足行,跳起,落下,骶骨转动,这是摇摆(preṅ-kholita)简单动作。(146)

双臂向上伸展,手指指向前面,运用束缚足行,这是山坡(nitambha)简单动作。(147)

运用秋千足行,双手随之转动,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摇晃(skhalita)简单动作。(148)

左手放在胸前,右手手掌蜷曲,脚弯曲,这是象鼻(kari-hasta)简单动作。(149)

双手分别运用快速和蔓藤手势舞姿,脚持前脚掌行足姿,这是向前爬行(prasarpitaka)简单动作。(150)

一只脚运用火把足行,另一只脚迅速移动,双手跟随双脚活动,这是狮子游戏(siṃhāvikrīḍita)简单动作。(151)

脚向后移动,双手弯曲,在前面转动,这是狮子拽拉(siṃhā-karṣita)简单动作。(152)

手、脚和身体分别甩动,然后运用上旋足行,这是上旋(udvṛ-tta)简单动作。(153)

运用交叉足行,双手跟随双脚活动,身体稍许弯下,这是走近(upasṛta)简单动作。(154)

运用秋千足行,双手手掌互相拍击,左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击掌(talasaṅghaṭṭita)简单动作。(155)

一只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手垂下,脚持前脚掌行足姿,这是诞生(janita)简单动作。(156)

采取诞生简单动作,双手手指指向前面,缓缓落下,这是掩饰(avahitthaka)简单动作。(157)

双手放在胸前,胸部弯下,身体持圆环站姿,这是进入(niveśa)简单动作。(158)

双脚持前脚掌行足姿,跳起,落下,身体弯下,摆动,这是山羊游戏(elakākrīḍita)简单动作。(159)

手运用顺左屈指手势舞姿,然后弯曲,放在股部,小腿弯曲,转动,这是抬股(ūrūdvṛtta)简单动作。(160)

双手垂下,头左右摆动,双脚摆动,运用踩踏足行,这是迷醉摇摆(madaskhalita)简单动作。(161)

手向前伸展,脚弯曲,抬步,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毗湿奴跨步(viṣṇukrānta)简单动作。(162)

手运用顺左屈指手势舞姿,然后放在大腿后边,大腿晃动,这是激动(saṃbhrānta)简单动作。(163)

手持针尖手势,脚上下移动踩地,左手放在胸前,这是支柱(viṣkambha)简单动作。(164)

双脚碰击,双手手掌互相拍击,然后放在臀部,这是碰击(udghaṭṭita)简单动作。(165)

运用火把足行,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然后双手弯曲,这是公牛游戏(vṛṣabhakrīḍita)简单动作。(166)

双手弯曲,运用快速手势舞姿,头左右摆动,这是摇头(lolitaka)简单动作。(167)

双脚收回交叉姿势,头左右摆动,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这是蛇爬行(nāgāpasarpita)简单动作。(168)

身体放松,脚伸展,持前脚掌行足姿,胸部抬起,这是挺胸(śakaṭāsya)简单动作。(169)

脚趾和脚掌朝上,双手持旗帜手势,手指指向下面,头弯下,这是恒河下凡(gaṅgāvataraṇa)简单动作。(170)

我已经讲述一百零八种简单动作。接着,讲述各种组合动作。(171)

双手伸展,抬起,脚持自然站姿,左手从肩膀向上伸展,(172)脚持展左足站姿,然后,依次运用踩地、抬股、迅速甩动、卍字、(173)山坡、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竖手(sthirahasta)组合动作。(174)

运用捧花、抛弃和手腕弯曲简单动作,然后,脚持展左足站姿,接着运用踩地、(175)迅速甩动、胸前旋转、山坡、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176)这是抛撒(paryastaka)组合动作。(177a)

手运用嫩芽和针尖手势舞姿,(177b)然后,运用甩动、围绕、踩地、抬股、迅速甩动、胸前旋转、(178)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针刺(sūcividdha)组合动作。(179a)

运用抛弃和针刺简单动作,(179b)然后,手运用顺右屈指手势舞姿,骶骨转动,双手运用胸前旋转手势舞姿,再运用臀部侧动简单动作,(180)这是抛弃(apaviddha)组合动作。(181a)

依次运用脚镯、甩动、火把、(181b)迅速甩动、胸前旋转、山坡、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182)这是迅速甩动(ākṣiptaka)组合动作。(183a)

手运用顺右屈指和移转手势舞姿,脚上下移动,(183b)再次在左边重复,双手运用胸前旋转手势舞姿,然后,运用山坡、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184)这是打开(udghaṭṭita)组合动作。(185a)

双手运用顺右屈指手势舞姿,脚上下移动,(185b)弯曲,然后,运用抬股简单动作,手持聪明手势,脚上下移动,(186)运用蛇惊简单动作,骶骨转动,运用蜜蜂、(187)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支柱(viṣkambha)组合动作。(188a)

运用杖足简单动作,手弯曲,(188b)运用松开简单动作,左手和左脚移动,手持聪明手势,脚上下移动,(189)运用蛇惊简单动作,手运用顺右屈指手势舞姿,然后,运用两次踩地简单动作,继而运用迅速甩动、胸前旋转、(190)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不可战胜(aparājita)组合动作。(191a)

运用踩地和蛇惊简单动作,(191b)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持旗帜手势,继而运用迅速甩动、胸前旋转、(192)蔓藤蝎子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移开支柱(viṣkambhāpasṛta)组合动作。(193a)

骶骨转动,运用脚镯、(193b)蛇惊、毗舍佉快速、迅速甩动、臀部侧动、(194)蜜蜂、胸前旋转、山坡,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195)这是迷醉游戏(mattākrīḍa)组合动作。(196a)

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然后运用毗舍佉快速和蝎子简单动作,(196b)重复一次,再运用蝎子简单动作,左右脚交替上下移动,(197)然后,运用额前吉祥志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卍字快速(svastikarecita)组合动作。(198a)

在一侧运用方位卍字和半踩地简单动作,(198b)重复一次,继而手运用顺左屈指手势舞姿,放在股部,(199)然后,运用抬股、迅速甩动、山坡、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200)这是胁部卍字(pārśvasvastika)组合动作。(201a)

运用蝎子简单动作,手运用蔓藤手势舞姿,(201b)放在鼻尖,再运用顺右屈指手势舞姿,继而运用山坡、(202)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蝎子(vṛścika)组合动作。(203a)

运用脚镯、迅速甩动、(203b)臀部侧动、针尖、山坡、象鼻、胸前旋转、(204)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蜜蜂(bhramaraka)组合动作。(205a)

运用迷醉简单动作,右手转动,(205b)放在脸颊,上下移动,继而运用抛弃、手掌展开、(206)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迷醉摇晃(mattaskhalitaka)组合动作。(207a)

双手持秋千手势摆动,双脚交叉移动,(207b)双手弯曲,拍击手掌,继而运用踩地、抬股、(208)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迷醉嬉戏(madavilasita)组合动作。(209a)

双脚持圆环站姿,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209b)脚展开,然后,运用迷醉、迅速甩动、胸前旋转、(210)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圆环行走(gatimaṇḍala)组合动作。(211a)

双脚运用自然站姿,运用臀部侧动简单动作,(211b)脚转动,运用蜜蜂简单动作,右脚运用针尖简单动作,继而运用跨跃、蛇惊、(212)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臀部侧动(paricchinna)组合动作。(213a)

双手持卍字手势,放在头上,(213b)身体弯下,左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身体抬起,再运用快速手势舞姿,(214)双手运用蔓藤手势舞姿,然后,运用蝎子、快速踩地、象鼻、蛇惊、(215)迅速甩动简单动作,双脚交叉,返回重复一次,(216)然后,运用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快速旋动(parivṛttarecita)组合动作。(217)

随同身体,双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217b)弯下身体,重复一次,运用脚镯足行,然后,运用蛇惊、(218)快速踩地和圆环卍字简单动作,肩膀收缩,运用抬股、迅速甩动、胸前旋转、(219)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蝎子快速(viśākharecita)组合动作。(220a)

首先运用诞生简单动作,一只脚伸展,(220b)运用火把简单动作,骶骨转动,左手弯曲,放在脸颊,(221)然后,运用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回转(parāvṛtta)组合动作。(222a)

依次运用卍字、松开、(222b)火把、抬膝、蜷曲、半针尖、甩动、上旋、迅速甩动、(223)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火把(alātaka)组合动作。(224a)

双手放在胸前,运用抬膝、(224b)迅速甩动和卍字简单动作,骶骨转动,然后,运用胸前旋转、山坡、象鼻、(225)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胁部侧转(pārśvaccheda)组合动作。(226a)

左脚开始运用针尖简单动作,右脚开始运用闪电简单动作,(226b)继而右脚开始运用针尖简单动作,左脚开始运用闪电简单动作,然后,运用臀部侧动简单动作,骶骨转动,(227)运用蔓藤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闪电(vidyudbhrānta)组合动作。(228a)

运用脚镯足行,双手下垂,(228b)运用甩动和针尖简单动作,骶骨转动,(229)运用蔓藤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上旋(udvṛtta)组合动作。(230a)

运用松开简单动作,双手拍打肩膀,(230b)左脚开始运用脚镯简单动作,右脚开始运用火把和迅速甩动简单动作,双手运用胸前旋转手势舞姿,(231)然后,运用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展右足(ālīḍha)组合动作。(232a)

手运用快速手势舞姿,弯向一侧,再次运用快速手势舞姿,(232b)身体弯下,再次运用快速手势舞姿,然后,运用脚镯、蛇惊、(233)快速踩地、胸前旋转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快速踩地(recita)组合动作。(234)

运用脚镯足行,骶骨转动,运用松开简单动作,骶骨转动,(235)运用火把、针尖、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覆盖(ācchurita)组合动作。(236)

双脚交叉,运用快速踩地简单动作,双手交叉,运用快速踩地简单动作,然后松开。(237)再次启动,运用快速踩地简单动作,继而运用上旋、迅速甩动、胸前旋转、(238)山坡,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快速甩动(ākṣiptarecita)组合动作。(239)

运用甩动简单动作,手脚跟随脸部,左手持针尖手势,向上伸展,(240)右手放在胸前,骶骨转动,运用脚镯、迅速甩动、半卍字、(241)山坡,象鼻、胸前旋转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激动(saṃbhrānta)组合动作。(242)

运用侧步足行,运用松开简单动作,手运用顺右屈指手势舞姿,然后运用半针尖、(243)甩动、臀部侧动、上旋、迅速甩动、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退却(apasarpita)组合动作。(244)

运用脚镯足行,迅速甩动,双手跟随双脚活动,骶骨转动,(245)手和脚上下移动,然后运用胸前旋转、象鼻和臀部侧动简单动作,这是半踩地(ardhanikuṭṭaka)组合动作。(246)

这是三十二种组合动作,诸位优秀的婆罗门啊,现在请听四种舞姿(recaka)。(247)第一是足舞姿,第二是臀舞姿,第三是手舞姿,第四是颈舞姿。(248)舞姿意谓各自移动、摆动、转动或抬起。(249)

足从一侧向另一侧摆动,或其他各种动作,称为足舞姿。(250)骶骨转动,或者缩回,称为臀舞姿。(251)手抬起、甩动、伸展、转动或收回,称为手舞姿。(252)颈伸直、弯下、侧向肩膀或转动,称为颈舞姿。(253)

看到商羯罗(湿婆)运用舞姿和组合动作跳舞,婆哩波提[38]也运用柔美的姿势跳舞。(254)这种舞蹈有各种乐器伴奏,如小鼓、铜鼓、战鼓、铙钹、丁迪摩鼓、喇叭、波那婆鼓和达杜罗鼓等。(255)在捣毁陀刹的祭祀后,湿婆在黄昏时分运用各种组合动作跳舞,具有节拍和速度。(256)

南丁、跋陀罗摩克和其他精灵看到这些组合舞姿(piṇḍī),给它们一一取名。(257)属于自在天(湿婆)的公牛,属于南丁的长矛,属于钱迪女神的狮子坐骑,(258)属于毗湿奴的金翅鸟。属于梵天的莲花,属于帝释天的爱罗婆多象,属于爱神的鱼,(259)属于室建陀的孔雀,属于吉祥女神的猫头鹰,属于恒河女神的激流,属于阎摩的套索,(260)属于伐楼那的河流,属于财神的药叉,属于大力罗摩的犁,属于蛇王的蛇,(261)属于捣毁祭祀者(湿婆)的群主,属于安达迦之敌(湿婆)的化身为三叉戟的楼陀罗。(262)还有属于其他天神或女神的舞姿组合,也以各自的旗帜标志取名。(263)

湿婆创造了这些舞姿、组合动作和组合舞姿(piṇḍībandha),传授给登杜牟尼。(264)登杜将它们与歌曲和音乐结合,用于表演舞蹈,因此,称为登杜舞(dāṇḍava)。(265)

行家们确定表演是传达意义,为什么要创造舞蹈?它的本质是什么?(266)它并不与歌曲的意义相关,也不传达言辞的意义,为什么在歌曲和节拍中运用舞蹈?(267)

对此的回答是:舞蹈并非有某种确定的意义,表演舞蹈是因为它产生美。(268)几乎所有世上之人都天生喜爱舞蹈,都称赞舞蹈意味吉祥。(269)称赞舞蹈在结婚、生孩子、迎接、欢迎等喜庆日子增添欢乐。(270)

因此,湿婆的随从们称赞在歌曲中运用的各种舞蹈表演。(271)湿婆也告诉登杜牟尼,登杜舞的表演要与歌曲结合。(272)登杜舞通常用于颂神,而柔美的登杜舞用于艳情。(273)

在讲述筏驮摩那歌曲时,我将说明登杜表演的登杜舞的规则。(274)随着音节的增长,节拍增长,速度增长,因此,称为筏驮摩那[39]歌曲。(275)

诸位优秀的婆罗门啊,安放乐器后,节拍开始,(276)伴随弦乐和鼓乐,乌波诃那歌曲结束后,舞女上场。(277)这种音乐伴随表演单纯的简单动作和音调,以及足行和四种舞姿。(278)舞女进入舞台时,手中捧花,采取毗舍佉站姿,表演四种舞姿。(279)她绕着舞台撒花,向众天神俯首致敬,然后表演各种舞姿。(280)

在演唱歌曲时,不演奏鼓乐。在表演组合动作时,演奏鼓乐。(281)在登杜舞中,鼓乐紧跟舞蹈动作,自然,和谐,清晰,悦耳。(282)伴随歌曲表演舞蹈结束后,这个舞女下场。其他舞女以同样的方式上场。(283)她们依次表演舞姿组合后,表演抛撒组合动作。(284)表演完毕后,这些舞女下场。在表演舞姿组合时,乐器演奏紧密配合。(285)在表演抛撒组合动作时,应该伴随各种快速简单动作。然后,再次如同前面那样表演乌波诃那歌曲。(286)再次表演节拍和歌曲,舞女如同前面那样上场。(287)她们在第二次节拍中,用舞蹈配合歌曲的意义。(288)在节拍结束后,舞女下场。另一个舞女又上场,进行同样的表演。(289)就这样,歌手和乐师应该遵循节拍每个步骤的规则。(290)歌曲第一部分唱一次,第二部分唱两次,第三部分唱三次,第四部分唱四次。(291)

组合舞姿分为四类:圆团、锁链、蔓藤和分别。(292)圆团(piṇḍī)类是舞者集体表演,如圆团。锁链(śṛṅkhalikā)类是舞者互相用手配合表演,如花簇。蔓藤(latābandha)类是舞者互相用手臂围绕表演,如张网。分别(bhedyeka)类是舞者分别表演。(293)圆团类是最短的节拍,锁链类和蔓藤类是适中的节拍,分别类是最长的节拍。(294)piṇḍī起源于yantra和bhadrāsana[40],表演者应该认真学习和正确表演。(295)

在演唱筏驮摩那歌曲时,应该这样表演舞蹈。现在,我讲述歌曲和阐陀迦(candaka)歌曲的规则。(296)我将讲述舞蹈和音乐配合歌曲。歌曲含有歌词及其分支。(297)随同鼓乐,舞女上场,伴随舞姿,演奏弦乐。(298)首先用舞姿,然后用舞蹈,配合歌词。(299)前面讲述的舞蹈表演规则在节拍中也适用于配合歌词。(300)

这是含有歌词的歌曲的规则。请听含有分支的歌曲的特征。(301)配合歌词的舞蹈、舞姿和音乐也都适用于阐陀迦歌曲。(302)在节拍开头和乌波诃那歌曲中,乐师应该运用重音节和轻音节,保持音节清晰。(303)歌词分支重复演唱时,前面部分伴有舞姿,后面部分伴有舞蹈。(304)歌词重复演唱时,音乐应该具有三种伴奏方式和速度。(305)速度和音乐应该根据歌词分支,分为慢速、中速和快速,配合简单动作。(306)慢速,中速,快速,这是音乐规则。(307)在阐陀迦歌词分支重复时,始终应该遵循这种舞蹈表演规则。(308)鼓乐在单节歌词结束时,奏响鼓乐,而歌词分支重复时,在开始时奏响鼓乐。(309)这是在歌曲和节拍中颂神时的规则。而柔美舞蹈情况不同。(310)柔美舞蹈涉及男女相爱的交谈,产生艳情味。(311)

诸位婆罗门啊,现在请听配合歌曲运用舞蹈的各种情况。(312)歌词分支和音调结束时,主角获得成功时,表演舞蹈。(313)夫妻展现爱情时,表演舞蹈,增添欢乐。(314)心爱之人在身边,看到合适的季节来临等,结合歌词,表演舞蹈。(315)而妇女在愤怒、受骗或吵架时,不表演舞蹈。(316)与女友交谈时,爱人不在身边或远出在外时,妇女也不表演舞蹈。(317)妇女看到季节来临,或听了女使传达的讯息,产生焦虑或思念,也不表演舞蹈。(318)而如果女主角逐渐平静下来,从这时开始至结束,表演舞蹈。(319)在颂神时,应该表演大自在天(湿婆)创造的刚烈的组合动作。(320)在男女演唱艳情歌曲时,应该表演女神(婆哩波提)创造的柔美的组合动作。(321)

现在讲述鼓乐的规则,依随诗步组成的那尔古吒迦、坎遮迦和波利吉多迦歌曲。(322)在那尔古吒迦和坎遮迦歌曲的每个诗步结束时,应该奏响鼓乐。(323)在含有相同的诗步数和音节数的达鲁瓦歌曲中,每个诗步开始演唱时,应该使用食指击鼓。(324)歌曲重复演唱时,再次表演舞姿,每个诗步结束时,奏响鼓乐。(325)歌词分支和音调结束时,或重复开始时,奏响鼓乐。(326)在运用yantri和简单动作的 antarmārga[41]中,舞蹈表演伴有鼓乐和针尖足行。(327)

谁表演大自在天(湿婆)的这种舞蹈,他的灵魂就会涤除一切罪恶,而升入湿婆的天界。(328)以上是登杜舞表演的规则,诸位婆罗门啊,你们还想听取哪种戏剧表演规则?(329)

以上是婆罗多《舞论》中名为《舞蹈特征》的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