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章 拜谋主
张恭愕然,他本是第一次出远门来封圣旨,不想今儿个的场景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刘琦又低喝道:“汝竟口提曹司空,却忘我大汉皇帝。汝之狗贼,来啊,将之拿下问罪!”
张恭大怒,刚要叱骂,却被刘琦那寒冷的杀意逼住,心道:这半大小子可不比刘荆州善忍,血气方刚之年恐怕真会一怒之下将自己斩杀在此!
徐鹏当即便要动手,却被霍峻、张泽拦住,霍峻更是立马单膝跪下来道:“长公子,上差一时口误罢了,还请公子莫要怪罪。”
说吧,霍峻连连向张恭道:“上差大人,还请先行离去吧。”
一番争闹过后,刘琦仿佛是泄了气的皮球,手里拿着圣旨,神情却是无比落寞,道:“我大汉数百年,却被一曹贼旦夕所窃。如今虽是圣旨,却是曹操之意志。呜呼哀哉……”
身边众人皆是落寞,一切落入诸葛亮的眼里,对刘琦的印象分又加了几许。
刘琦本身便是格斗选手,充满血性,让他对窃国之贼曹操低头,不若当场杀了他。方才之言,并非风场作秀,而是作为一个纯正的忠汉之人,情绪难免激动了些。
那张恭离开攸县许久,冷风吹来方才感觉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回头看向攸县,而后咬牙切齿道:“好你个刘新甫,有你好果子吃!走!”
发了一顿牢骚后,在一众随从的陪同下,往许都撤去。
且说领了圣旨后,刘琦眼下已经是正儿八经儿的长沙太守,一切行为调度,皆属法理之中,当即招呼麾下人马集合,大肆启用身边之人。
徐鹏、徐健为帐前传令官兼护卫都尉,黄忠、太史慈、甘宁、霍峻、刘磐拜为校尉,各领兵马两千,朱然、王军、颜飞、张飞、郁奇、李冲、张泰人为都尉,各领兵马五百。
甘宁为校尉,实兼武陵太守;黄忠为校尉,实兼长沙太守;太史慈、霍峻则是刘琦计划分兵拿下剩余的零陵、桂阳两郡,各为零陵、桂阳太守。
王虔、郑江、潘雷、汪斌、季超、薛峰、郭权六人升为典纂,各负责粮库、兵库、政务、农务等。成立长沙暗门,秦超为暗门副门主,下设东西两厂,各厂分为六跨,合计十二跨,每跨设跨主一人,职同都尉。
东六跨每跨跨主分别为秦超、朱跃、何波、汪林、倪庆、汪海;西六跨跨主分别为郑庆、沈平、张成、雷军、陈明、刘健。
暗门直接向刘琦负责,专责收集情报,经秦超汇总筛选之后报刘琦。另设工门,门主为张泽,专管建造、农务、冶铁等,旗下倪春、葛寒等为副门主。
另有甘宁、太史慈麾下部众另有提拔,从此,刘琦正式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个争霸班底,足以开始参与到逐鹿中原的诸侯队伍之中。
一口气说完之后,刘琦吩咐郑江立刻着实撰写官文,于年前发放至各部署手中。
在场众人都是心气十足,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追随刘琦共创一番伟业的场景,尤其是张泽更是内心激动。
他所拥有的一技之长在当今天下,想来也只有刘琦能哦故如此重视于他,专设工门,并有他作为第一代门主。这一项对于一个工匠来说,意味深长,如果他能够在工门这一项做出丰功伟绩,未来未必不能比肩墨家巨子,说不定,以后他张泽也像古之鲁班一样,将自己的技能和创造流传于后世。
另外,太史慈和霍峻刚刚投效,刘琦便拜为校尉,位同其堂兄刘磐一样,这说明人主刘琦用人唯贤,也让各人为自己能够追随一良主而感到兴奋。
等官文一发,他们的身份便得到了大汉的官方承认,这是眼下乱局之中极难得到的官职任免。而刘琦的长沙侯,乃是圣旨亲敕,地位直驱其父刘表的武成侯。也许,这也是曹操的攻心之计,似有离间父子之意,故意营造子强父弱的尴尬局面,就考验刘表的政治智慧和眼光了。
众人散去后,刘琦独留诸葛亮,屋内只有二人,门外则是心腹徐鹏守卫。
刘琦伸手将诸葛亮扶到正位,神情严肃,奉手弯腰行礼,诸葛亮忙将之扶住,刘琦却是执意行礼,而后起身道:“琦泣血顿首再拜先生足下:
汉室倾颓,九州板荡。自董卓造逆以来,枭雄并起于州郡,豺狼盘踞于廊庙。琦每见洛中父老南来,言及宫阙焚毁,宗庙丘墟,未尝不椎心泣血,恨不能提三尺剑以清君侧。今荆州带甲十万,江汉之险足恃,仓廪之实可依,然琦自知非经纬之才,空怀匡复之志。
先生躬耕南阳,而隆中对策已传于江汉,琦尝闻“卧龙一吟,山河震动“。前日登楼问计,先生教以申生、重耳之事,琦感佩五内。今汉家火德未衰,荆襄士民翘首,若得先生总揽机枢,琦愿以谋主之礼事之,凡州郡军政悉听裁决。他日若得克复中原,重振社稷,当以元勋之位奉于宗庙,使先生之名永镌麟阁。
昔高祖得子房而定鼎,光武仗邓禹以中兴。今社稷倒悬,苍生待拯,先生忍见神州陆沉乎?琦虽愚鲁,愿执鞭坠镫,与先生共扶汉鼎。此心可剖,皇天后土实共鉴之!
琦再拜顿首,谨奉君子剑为信,此剑乃父亲受于自洛阳武库,今托先生以代行征伐。汉室存亡,系于先生一念之间。恳请先生出山助我。”
诸葛亮听完神情严肃,而后正冠整襟,对刘琦长揖及地,袍袖扬起时,烛火骤暗复明,手中羽扇微动,眸光深邃道:“公子以荆南四郡托于山野之人,此非信亮,乃信炎汉天命未绝。
亮本布衣,苟全性命于乱世,本无志于诸侯麾下。然公子泣血之言,实动苍穹;汉室倾危之状,犹刺肺腑。今既承公子以谋主相托,亮敢不竭股肱之力,效犬马之劳?愿与公子盟誓江汉,共扶汉鼎!”
刘琦大喜,伸手扶住诸葛亮,道:“如今有先生助我,何愁国贼不灭,汉室不平!”
诸葛亮微微拱手,而后道:“孙策虽据江东,然其性刚暴轻死,徒恃勇而寡谋。彼北惧曹操之威,西忌荆州之众,内忧山越之叛,外结许贡门客之仇。亮有三策奉上:
其一,借力诸侯。密遣使联寿春袁术旧部(雷薄、陈兰),许以江左盐铁之利,使其袭扰庐江,断孙策北顾之念;
其二,以水制水。速调武陵舟师顺江东下,伪攻柴桑,诱孙策主力西进,暗令江夏太守黄祖出豫章,焚其粮道于鄱阳;
其三,伏杀其势。遣死士携重金入吴郡,广散“孙氏欲尽诛许贡故吏“之谣,彼门客必效博浪沙旧事。如此三策并施,孙策纵有霸王之勇,一年内必溃!”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诸葛亮短短数言,似乎已经料定孙策之结局,当即道:“一切依先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