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狐仙传道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巡检使

陵县,郸溪镇。

杨纵挎着腰刀,牵着马匹,驻足在一座老旧的宅院门前细细打量。

泛青的墙皮,斑驳的大门,生锈的铁环以及脱漆的牌匾,无一不彰显出岁月侵蚀的痕迹。

“大人请。”

身着短褐头裹幞头的军汉掏出钥匙,上前开了锁,立在门边欠身示意。

杨纵将马拴到拴马桩上,甩开步子进入宅内。

绕过影壁,老宅布局呈现而出。

四四方方的庭院平坦干净,中间两条甬道十字交叉,前面是正房兼耳房,左侧一道拱门,连接别院,右边则是一排厢房,鳞次栉比。

房舍建筑简约古朴,原始自然。

“此宅仁宗年间充做官舍,好些年头了,一直没怎么修缮,破是破了些,但胜在清静。”

“得知大人要来,我等已将内外都清扫了一遍,家具用品也都齐备,大人可安心住下。”

“若是住不惯,镇上也有好的房舍租赁,只是得费些钱钞,大人有需要,尽管吩咐属下,属下去办便是。”

军汉陪从在杨纵身边,侃侃说道。

左右环视一圈,将庭院内景尽收眼底,杨纵一脸和气,面向那人道。

“我看此地挺不错的,横竖不过一个容身之所罢了,能够遮风避雨就行。”

说着又朝他拱了拱手。

“杨某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亦不懂本地民风,日后共事,若有不当之处,还要请副使大人多多指正才好。”

军汉连忙还礼。

“不敢,不敢,大人言重了。”

杨纵笑了笑,不再多言,迈步走向正房。

推开房门,一股陈旧气息扑面而来。

屋内置有一张案桌,桌上摆有茶具,旁边是两张竹椅,擦拭的很干净。

杨纵解下腰刀,卸下肩上包袱,大大咧咧坐到椅子上,面露轻松之色。

军汉跟着进来,神态恭敬,将手中钥匙呈上。

“大人一路辛苦,车马劳顿,属下便不打扰大人歇息,若无别的事情,这就告辞了。”

杨纵接过钥匙,点了点头。

“明早点卯,尽量让兄弟们都到。”

“这是自然,大人新上任,免不了都要见上一见。”

“嗯,有劳。”

“属下告退。”

军汉转身出门离去。

杨纵顿了一顿,身子放松,靠在竹椅背板上,视线在屋中任意游走,心里暗叹:“以后,这里便是自己的家了。”

两个月前,他自现代穿越而来,成了河东杨氏一支旁系宗族的后代子孙。

在河东,杨氏是大族,祖上曾有人做过户部淮南清吏司郎中,只是后来落魄了,并且一代不如一代,一蹶不振。

宗族里读书人很多,目前也尚有人在朝为官,但终不复当年盛况。

杨纵母亲早故,父亲是个老秀才,屡试不第,在当地谋了个塾师的差使,他本人更不是读书的料,考了一回没中,便转头去跟一位拳师学起拳脚功夫来,刚学了两年,父亲就因急病暴毙。

前身因此悲伤过度,跟着一病不起,没过几天也随父而去。

与此同时,一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幽魂,因缘际会,鸠占鹊巢。

穿越过来的杨纵理清了前因后果,无奈面对现实,适应下来之后,便开始为将来做打算。

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

重活一世,怎么着也不能太窝囊。

他家中并不十分富裕,又没什么特别的谋生手段,好在原身习武两年,形成肌肉记忆,三脚猫的拳脚功夫没丢,故而一番考虑过后,孤注一掷。

他变卖了家产,拿着钱找到了族中时任金华府吴州判官的六叔公,拉下脸面求他赏自己一碗饭吃。

或许是念及同族情谊,也可能是因为利益的缘故,总之这位几乎不什么来往的六叔公收钱办事,让他顶了个空缺,派到陵县郸溪镇巡检司做巡检使。

巡检使,知县属官,从九品,主掌缉私捕盗、盘诘奸伪及维护地方治安,通俗来讲,类似于现代的乡镇派出所所长。

靖朝疆域内,像这样的巡检司足有两千多处,一杆子下去能打翻一船的巡检使,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用钱来进行买卖交易,在吏部的百官簿上,这就是个符号,无足轻重。

可无论怎样,大小是个官职。

从九品再小,也是编制内。

是以杨纵待任职文书一下,立刻便走马上任,不说其他,起码先解决温饱问题。

靠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不知不觉间,落日西沉,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杨纵起身,先将马牵入院中,喂了些清水,接着寻到厨房,见柴米油盐一应俱全,遂打火做饭,填了填五脏庙。

做完这些,辗转已是一更时分,月上西楼。

月光洒落庭院,映得亮如白昼,无须点灯打蜡依然能看得真切。

此院的规模并不大,杨纵没费多少精力便熟悉了周身环境,此时吃饱喝足,乘着月色,来到庭院西侧那道圆拱门前。

这拱门他老早就注意到了。

拱门上两个铁环搭在一起,用一把大铜锁牢牢锁住,与外界互相隔绝。

杨纵透过门缝朝里面瞧了瞧,隐隐可见别院光景。

他颇感奇怪,不懂为什么要锁上,遂摸出军汉给的那串钥匙,对照铜锁一一试去,试到第二把时,轻轻一拨,铜锁应声而开。

相较主院,别院的范围稍小一些,中间设有石桌石凳,边上翠竹花草丛生,旁边一座双层阁楼耸立,月光照耀下,如披上了一层银纱,缥渺脱俗,意境十足。

杨纵进入院中,行至阁楼,推开门,光线起初昏暗,稍稍适应,已然可辨。

墙边立着两个空柜子,分有隔间,像是书柜,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杨纵料想这必是前人藏书之地。

本朝重文,凡达官显贵、清流世族,家中都喜藏书,单说他杨氏宗族里就有藏书楼,此乃常事,不足为奇。

上至二楼,此处与楼下明显是两种布置,除书柜外,另有一床榻、一书案,一禅椅,书案上摆有书册、烛台,乃至文房四宝。

床榻则垫有凉席,置有木枕,整洁干净,甚至透着一股淡淡清香,与其他房间截然不同。

杨纵颇觉惊奇,只道是巡检司的人一手打理,内心不由称赞一声。

他径直来到书案边,掏出火折子点燃烛台,坐上禅椅,捧起那案上书册随意翻阅了几页。

这是前朝一位大儒所作的《章句集注》,杨纵以前看过,对想科考入仕的学子来讲的确是十足的好书,奉若瑰宝,可对他而言,只觉得无趣至极。

他随手将书扔下,却在这时,忽然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传来,动静极大。

杨纵本以为是老鼠,并不在意,然而循声望去,下一刻,却是瞳孔一缩,面色一僵,整个人如遭雷殛。

只见侧面一扇掩住的窗户,一道身影自窗缝中挤身进来,起初薄如纸片,进入楼中后,以手揉搓头部及手足,眨眼间丰满圆润,化作一个头戴软帽、脚穿红鞋的白面书生。

书生笑意盈盈,面朝座上的杨纵抱拳鞠躬。

“生员见过巡检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