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美利坚文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我好像火了

“你是不是很疑惑,为什么我会清楚你心里的想法?”

老卡赞接过罗恩手上的酒瓶,给他倒了杯后,继续道:

“小混球,你很特别,在我认识的亨特家男人里,有粗暴、自大、野蛮、虚伪、愚蠢等等,唯独没有傲慢。”

“虽然我不知道你这份傲慢的底气在哪,但我得提醒你,不管你听不听。

亨特家的小混球,在你没有成长为起来前,你最好收起这份傲慢,不要试图在一位比你年长,并且还比你有见识的人面前耍那点可怜的小心思,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善良。”

说着,老卡赞无视脸色难看的罗恩,用审视的目光凝视着,毫不留情的说道:

“说吧,把你的打算全说出来,你只有一次机会。”

一直以来,罗恩虽然表面上很谦虚,但骨子里充斥着骄傲,

他是一名穿越者嘛,有着超前的预见性,

觉得自己跟这个时代的名人相比无非就是差一个时间和机会。

所以即便他表面上对人很谦逊,但内心不自觉的骄傲,轻视起来。

现在老卡赞的话仿佛是在告诉他,或者说是警钟,

罗恩没有生气,他端坐着身子,收起了用来伪装的轻佻,用认真的口吻把自己情况和打算一五一十的全说了出来,

就连想要染指电影行业的想法也说了出来。

“很愚蠢的选择,不过这份为未来做打算的想法是值得肯定。”

这句愚蠢,是老卡赞对于罗恩拒绝李签约的邀请,因为罗恩还未成名,聪明的人会在未成名之前抓住每一次机会。

在老卡赞过往的岁月里,见识过太多太多天才,

能够成名的,却没几个。

归其原因,是他们有个通病,都是对自己有盲目的自信,

亦或者说,是偏执。

而那些用普通人身份走进名利场里的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天才要学会审时度势,学会妥协,这是进入名利场的门票。

不过罗恩想通过小说改编成电影,以此来为以后小说出版而考虑是值得表扬的。

说明他没有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自己下一部小说上,还算有点聪明。

而老卡赞更好奇另外一件事,于是笑吟吟的问道:

“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要在编剧一栏加上自己的名字,我的意思是,你是想通过编剧的身份走进好莱坞?”

“如果能进去当然最好,我记得很多作家都这么干?”罗恩耸了耸肩膀,

如果小说是他准备作为以后的主业,那么电影行业就是他赚快钱准备的副业。

何况,这段时间,罗恩在写新小说的时候就察觉到一个问题。

并不是每部经典的影视作品都适合改编成小说,

新小说初稿已经进入尾声,这几天他在想最后的结尾。

原著电影中的结尾肯定是最好的。

但那段影史上,经典唯美的接吻镜头,灵魂和肉体在那一刻的共鸣,但想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不是那么容易。

总觉得缺少了感觉,没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效果好。

再者说,他有点懒得继续改编了,太麻烦,不确定的因素太多。

如果可能,直接写那些注定会畅销的作品不是更好,既稳,又省事。

如此一来,他既能安心的写小说,还能从电影行业捞点外快,岂不是两全其美。

老卡赞不知道罗恩的打算,亦没有深究,只是表达会帮他到时问问。

也没去解释编剧在好莱坞的地位有多低,一部电影从制作剧本,定项,筹拍,拍摄、剪辑、上映,这个过程中编剧是最没存在感的。

决定怎么拍的是导演,甚至有些大牌的演员还改台词,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由后期和剪辑师决定。

无论你剧本写的多优秀,最终肯定会跟最初的剧本相差很大,有的纯粹只是套用一个灵感。

这种情况之下,编剧的地位高才怪。

因此,在好莱坞编剧是最没前途的职业,也是最穷的,是真正流水线的“打工人”。

很多人只是把这个职位当成一张进入电影行业的门票,熟悉之后,立马转职。

老卡赞没有劝阻和解释,只是当罗恩想要个名,这个很正常,很多作家都这么干。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罗恩道了一句谢,见老卡赞露出困意,也就没多逗留。

两天后,罗恩没等到李的回复,却等来了一家名为《格兰塔》的杂志约稿。

一家创办不到十年的杂志,初创地在英国,近年来才在美国兴起,跟《Ploughshares》杂志差不多,都是归属“小众与实验性”杂志。

对方把罗恩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夸得很高,也把罗恩本人夸成了少年天才,还拿很多個文学大师举例。

这让罗恩察觉到不同寻常,于是在晚上给李去了通电话。

李听完后,就说了一句等他一天。

然后在周五上午,满脸疲倦的走进罗恩上班的书店。

“罗恩,陪我去喝杯咖啡,我们谈谈吧!”

这是他进来后说的第一句话,紧接着又补了一句:“哦对了,把你的新小说也带上。”

两人来到附近的咖啡馆,李点了杯浓咖啡,和一份三明治和甜甜圈,然后边吃边翻看起罗恩的新小说。

他吃的很快,看的也很快,罗恩苦笑道:“李,你这是有多久没吃饭了?”

“什么?”

李把心神从手稿里抽出来,抬头疑惑的看向罗恩,顿了下眼神后,不以为然道:

“最近很忙,我为了赶过来,连早餐都没吃,下午还要赶回去。”

说话间,他将身后的包里掏出一份文件,然后递给罗恩:

“你看看这个就明白了。”

说完,他将盘子里剩下的甜甜圈吃完,大口喝完杯中的咖啡后,再次把注意力放在小说上。

他已经看了近四分之一,发现很有意思,不像市面上那种俗套的娇作与性,

也不同于《罗马假日》《西雅图未眠夜》等传统浪漫喜剧或现实主义爱情片,

而是以人和灵魂为核心,赋予故事神秘感,

最主要的是,前奏真的很浪漫,无论是朋友聚会时女主和男主跳舞的那段描写,

还是两人在陶艺室的这段,在搭配那首特别提到的曲子《Unchained Melody》,李有一种被甜到的感觉。

也有可能是这家咖啡馆柠檬味的甜甜圈不错,

总之,他确实代入进去了。

就在李全神贯注的看小说时,坐在对面的罗恩翻看着手中的数据报告,脸上的喜悦逐渐绽放,

多日来的焦虑与失落,顷刻间一扫而空,

“我好像真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