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祁颜将李教授的尸检报告放在办公桌最上层,轻轻按压了一下太阳穴。三天前那场“煤气泄漏事故“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李教授在医院坚持了三十六个小时后,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她翻开文件夹,再次审视自己的结论:死者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确实达到致死量,但后脑勺处有一处不明显的外伤,皮下出血形态表明是在死亡前约两小时形成的。最关键的是,她在死者指甲缝里提取到了少量不属于其本人的皮肤组织。
“他杀。“祁颜轻声自语,在报告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办公室门被敲响,她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请进。“
“祁医生,有你的快递。“实习生小林探头进来,将一个纸袋放在她桌上,“还有...外面有位程警官找你。“
祁颜的手指微微一顿。自从三天前那个早晨后,她和程望交换了联系方式,但没想到他会直接找到法医中心来。
“让他稍等。“她平静地说,将报告放入信封密封好。
整理好桌面后,祁颜走出办公室。程望正靠在走廊窗边,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他今天没穿制服,而是一件深蓝色衬衫,袖子随意地卷到手肘处,露出结实的小臂。
“程警官。“祁颜出声示意。
程望转过头,脸上立刻扬起笑容:“祁医生!打扰你工作了。“
“有什么事吗?“祁颜保持着礼貌而疏离的语气。
“两件事。“程望走近几步,他身上有淡淡的柑橘调古龙水味道,“首先,感谢你那天敏锐的观察。虽然李教授没能救回来,但如果不是你,可能连调查的机会都没有。“
祁颜微微点头:“只是职业本能。“
“第二件事,“程望的笑容扩大了些,“我想请你吃顿饭,算是感谢。“
“不必了。“祁颜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拒绝,“我只是做了分内事。“
程望似乎预料到这个回答,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那至少收下这个。李教授案子的一些资料复印件,我想作为第一发现人,你有权知道进展。“
祁颜犹豫了一下,接过盒子。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这起案子确实有超出一般案件的好奇。
“还有,“程望趁她接过盒子的时机继续说,“既然你不愿意吃饭,喝杯咖啡总可以吧?你们楼下那家咖啡馆的拿铁据说很不错。“
祁颜抬眼看他,程望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温暖的琥珀色,里面盛满了期待。她突然意识到,这位警官远比表面看起来的要执着。
“十分钟。“她最终说,“我下午还有工作。“
程望的笑容像被点亮的灯泡一样明亮起来:“足够了!“
咖啡馆里人不多,祁颜选了最角落的位置。程望端着两杯咖啡回来,在她对面坐下。
“所以,李教授的尸检结果如何?“他开门见山地问。
祁颜挑眉:“你应该知道我不能随意透露案件细节。“
“当然,当然。“程望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是正式申请,队长已经签字了。我们需要法医中心的专业意见。“
祁颜接过文件,确认无误后,简明扼要地分享了她的发现。程望认真听着,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偶尔提出几个专业问题,显示出超出普通刑警的医学知识。
“你对法医学很了解?“祁颜忍不住问。
程望笑了笑:“我父亲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大学时还考虑过读医,最后还是选了警校。“他啜了一口咖啡,“不过比起活人,我似乎更擅长和死人打交道。“
祁颜嘴角微微上扬,几乎不可察觉:“那你应该和我的解剖刀做朋友。“
程望眼睛一亮:“祁医生,你刚才是不是开了个玩笑?“
“只是陈述事实。“祁颜恢复了一贯的平静,但程望确信自己刚才看到了她眼中闪过的一丝幽默。
“说回案子,“程望翻动笔记本,“我们确认门外那滩液体是某种润滑剂,常用于专业开锁工具。另外,李教授家里少了一些东西。“
“钱?珠宝?“
“不,“程望的表情变得严肃,“是他的研究笔记。李教授退休前在研发一种新型化学催化剂,据他儿子说,最近有了突破性进展。“
祁颜皱眉:“所以这不是普通的入室抢劫。“
“很可能不是。“程望压低声音,“上头想以意外事故结案,但我申请了更多调查时间。“
祁颜若有所思地看着咖啡杯。她不喜欢介入案件调查,但这次,某种直觉告诉她不能袖手旁观。
“如果你需要专业咨询,“她慢慢地说,“可以随时联系我。“
程望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那太——“
“仅限于这起案件。“祁颜打断他,站起身,“我得回去了,下午还有两具尸体等着我。“
“等等,“程望也站起来,“至少告诉我,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咖啡?下次我好提前点。“
祁颜看了他一眼:“没有下次了,程警官。“
但她心里知道,这个“下次“很可能无法避免。
-----
“祁医生,这个案子有点奇怪。“
一周后,祁颜正在解剖一具“意外坠楼“的男性尸体,助手小王指着X光片说道。
祁颜走近查看。死者是一名三十多岁的建筑工人,警方初步判断是从工地脚手架上失足坠落。表面看确实如此——多发性骨折、内脏破裂,都符合高处坠落特征。
但X光片上,颈椎的损伤形态有些异常。
“准备精细解剖。“祁颜戴上放大镜,“特别是颈部区域。“
三小时后,祁颜站在洗手台前,用力搓洗着手臂。她的白大褂上沾了几滴血渍,但她的思绪全集中在刚才的发现上——死者舌骨骨折,颈部肌肉有轻微出血,这些都是在被勒颈时才会出现的损伤。而且,死亡时间比报案时间至少早了四小时。
这不是意外,是谋杀。
她擦干手,拿起手机,犹豫了片刻,还是拨通了程望的电话。
“祁医生?“程望的声音透着惊喜,“真没想到你会主动联系我。“
“有个案子,“祁颜直奔主题,“表面看是意外坠亡,但我发现了谋杀证据。死者叫张建军,32岁,建筑工人。“
电话那头传来纸笔摩擦的声音:“什么时候发现的尸体?“
“昨天下午四点左右,但死亡时间在前一天午夜到凌晨两点之间。“祁颜停顿了一下,“和李教授案子有相似之处——都被伪装成意外。“
程望沉默了几秒:“巧合的是,张建军曾经是李教授的学生,化学系毕业,后来转行做了建筑。“
祁颜感到一阵寒意掠过脊背:“这太巧合了。“
“确实。“程望的声音变得严肃,“我马上申请调取这两个案子的全部资料。祁医生...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只是尽我的职责。“祁颜说,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众多刑警中,她选择了联系程望。
挂断电话,祁颜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多了一个纸杯,上面贴着便签:「听说你加班——C.W.」
她打开杯盖,是还温热的红茶,没有加糖,正好是她喜欢的口味。祁颜环顾四周,不知道程望什么时候来的,又怎么知道她会加班。
她啜了一口茶,意外地发现味道很好。
-----
“程队,你和那个冰山美人法医什么情况啊?“
警局食堂里,程望被同事围住,大家脸上写满了八卦。自从他第三次“偶然“出现在法医中心后,流言就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工作关系。“程望扒拉着盘子里的饭菜,“她是个优秀的法医,我们有几个案子需要她专业意见。“
“得了吧,“女警林媚翻了个白眼,“全警局谁不知道'冰美人'从不跟人来往,连局长请吃饭都敢拒绝。你居然能约她喝咖啡?“
程望耸耸肩:“也许我比较有魅力?“
众人哄笑起来,但程望心里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祁颜身上有种特质吸引着他——不仅仅是她的专业能力,还有那种与世界保持距离的孤独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自己不愿承认的部分。
“小心点,“林媚压低声音,“我听说她前一个工作单位出过事,好像有人因为她死了。她才被调到我们这儿来的。“
程望的筷子停在半空:“这种传言别乱传。“
“不是我编的,“林媚辩解,“人事部的小刘说的,她档案里有些'特殊情况'备注。“
程望突然没了胃口。他想起祁颜眼中偶尔闪过的戒备,像是随时准备迎接打击的野生动物。
“不管她过去如何,“他站起身,语气罕见地严肃,“她是我们重要的专业合作伙伴。这种闲话到此为止。“
离开食堂,程望决定亲自去查查祁颜说的那个坠楼案。如果真如她所说,两个案子有关联,那么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
晚上九点,祁颜回到公寓。一进门,一团灰影就从书架上跳下来,轻盈地落在她脚边。
“墨墨,饿了吗?“她弯腰抚摸灰猫的背脊,声音柔和了许多。
墨墨蹭了蹭她的腿,发出满足的呼噜声。这是祁颜三年前搬到这座城市时在路边捡的流浪猫,也是她唯一允许进入自己生活的生物。
她给猫添了粮,然后打开冰箱——里面除了几瓶矿泉水、一盒鸡蛋和半包吐司外几乎空空如也。祁颜叹了口气,拿出吐司随便烤了烤,这就是她的晚餐。
餐桌旁的书架上摆着几张照片。最显眼的位置是一张褪色的全家福:年轻的父亲抱着小女孩,两人站在医院门口,笑得灿烂。祁颜很少看这些照片,今晚却鬼使神差地拿了起来。
“爸爸...“她轻触照片上男人的脸,随即像被烫到一样迅速放下。
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来电显示是程望。
“祁医生,抱歉这么晚打扰你。“程望的声音透着疲惫和兴奋,“但我查到了些东西,觉得你应该知道。“
“什么事?“祁颜强迫自己回到专业状态。
“张建军和李教授的联系不止师生关系那么简单。“程望说,“五年前,他们共同参与过一个研究项目,资助方是本地一家制药公司。“
祁颜心跳加速:“什么项目?“
“新型神经药物研发。重点是,“程望停顿了一下,“项目在两年前突然终止,所有记录都被封存。而参与项目的三名研究人员中,除了李教授和张建军,还有一个人上周刚刚死于'心脏病发作'。“
祁颜的手指紧紧握住电话:“这太巧合了。“
“不,这不是巧合。“程望的声音变得坚定,“祁医生,我想我们可能发现了一连串精心伪装的谋杀。“
祁颜望向窗外的夜色,突然感到一阵寒意。她想起今天解剖时发现的那些微小异常,那些只有训练有素的眼睛才能识别的谋杀痕迹。
“明天我会重新检查第三名死者的尸检报告。“她说,“如果有任何发现...“
“我会立刻知道。“程望接过话,“谢谢你,祁颜。不只是为了这个案子...谢谢你信任我。“
电话挂断后,祁颜站在窗前久久不动。墨墨跳上窗台,蹭了蹭她的手。她这才意识到,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她允许某人——一个几乎算是陌生人的人——接近她的世界。
而更让她不安的是,她竟然对此并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