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戏仿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中国当代戏仿的源起和泛化

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戏仿问题,不仅因为戏仿已经成为当下文学领域的重要现象,同时也因为戏仿是西方文化资源与中国当代历史文化交融渗透的重要结果。戏仿创作主要针对业已存在的文学文本、语言风格、文化现象等,进行模仿性的反讽式重写。中国当代戏仿主要以小说为形式载体,展现了一种新兴的文学创作模式,与现代文学中的戏仿资源、幽默讽刺艺术有着重要的承续关系。因此,讨论新时期戏仿问题的源起和泛化,一个重要前提是论述中国传统文学中幽默、讽刺形式与当代文学中戏仿之间的关联性。

当我们在讨论新时期戏仿的背景和生成、戏仿的推进与分化时,包含了时间与空间两个向度。在时间上,自现代文学阶段以来,戏仿在不同历史时期或显或隐地出现,新时期三十余年是戏仿在时间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在空间上,戏仿拓展了一片富有鲜明特色的艺术空间,通过主题重写、多重故事、夸大讽刺等方法获得了存在的空间,并融入大众文化的潮流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中较为集中出现了“戏仿”的叙事现象。90年代后,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要求,戏仿不得不走出“纯文学”的狭小空间,在更为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寻求突破。21世纪后,戏仿逐渐汇入大众文化的潮流,显示出一定的退变的征兆。戏仿是在怎样的文化及现实背景下“现身”新时期的文坛,又如何经历了“泛化”的过程?这些问题需要本着“回到历史本身”的态度做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