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作品评价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建立大文学整体观

中国网络文学有其特殊性和丰富性,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古典通俗文学及西方大众文化形态的简单翻版,而是在此基础上有着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的当代融合与创造,有着中国读者喜闻乐见的阅读趣味。网络作家作品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建立大文学整体观,这个大文学整体观是在古今中外总体性的文学体系中,将通俗文学、民间文学及影视剧、动漫等大众文化形态视为与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共存的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文学整体观包含各种流派的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也包含以幻想、想象为主的通俗文学。在这样一个文学丛林生态系统中,主流文学张扬国家意志,注重表达核心价值观;精英文学侧重文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探索;通俗文学在娱乐性、趣味性上用力,这三者没有高下之分。在此大文学观的视野下,在文学传承的发展变革中来评价中国网络文学,才能对中国网络作家作品做出恰切的评判。

1.对网络文学的评价,要看其在类型作品上的革命意义

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不是简单地看其思想性、艺术性,也不是简单地看其娱乐性,而是应该从各自的类型出发发掘其中的探索性、革命性。网络类型小说的革命性不像先锋文学的革命性那样有旗帜鲜明的突破,网络文学的革命性也许是在99%的传统性之上只有1%的革命性,对网络作家作品的评价不是看艺术成就有多高,也不是艺术上的完美性,更不是以精英文学的标准来评价,而应具有独特的慧眼,看到这1%的创新。

比如《鬼吹灯》之于盗墓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之于网络写作风格的开端,《悟空传》之于颠覆经典的同人文,《大江东去》之于改革开放现实题材网络小说,《诛仙》之于融会西方奇幻的东方仙侠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于网络青春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之于网络职场小说,《大国重工》之于轻幻想重现实题材网络小说。这些作品在各自的题材领域,有其开拓性和创造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对网络作家作品的评价是一个综合评价

网络文学的性质决定了对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不可避免要看其商业价值,还要看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

从网络文学的生产过程上看,对网络文学的评价首先是来自网友读者的评价,网友的认可是网络文学获得好的评价的第一步。订阅数据、读者评价数据、网站的月票榜与年榜,这些数据初步决定了作品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作品,其商业价值也越大。在随后的IP链条上,一部走红的作品才有可能被影视、游戏资本青睐,还有实体书出版、海外翻译等,都是以作品的人气为基础。从网站的角度看,网络小说就是商品,人气高的作品就是好的商品,网络小说及其IP产业开发的过程是资本参与推动的过程,是通过网络媒介发酵加之商业运营的结果。从国家经济形态上看,商业化的网络小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越发达,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以此为参照,我国网络小说的整体商业价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一部好的商业数据的作品是不是就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如果一部作品是靠迎合读者不健康的趣味,以情色、黑幕来吸引读者,缺乏积极的价值观,这样的作品是不会获得好的社会评价的。在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应以作品的社会价值为重。网络文学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作品所张扬的价值观上,如上文所讨论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他如对现代女性自立自强精神人格的表现,对当代生活重大题材的关注,以故事的形式对行业知识的普及,在故事、人物、细节、想象描写中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等等。

同样,如果作品的商业价值很好,社会价值也不错,但如果作品在文字表达上粗糙、逻辑不当、文学性差,这样的作品也必然是“速朽”的,不会成为经典。上文已讨论过,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不能以现代文学以来的艺术标准来衡量,应参照通俗文学的标准,参照大众文化的“趣味”性标准。这个“趣味”可能是故事套路的运用,但又离不开作者别出心裁的融合超越,有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在其中,如酒徒历史小说中的考古与细腻的人物故事处理,蒋胜男小说中以现代观念重塑古代女强人所体现出的女性的坚韧、自立、敢于担当的襟怀与气度,紫金陈小说通过扑朔迷离的故事展现出的现实批判与人性批判,等等。

海外传播影响力也是评价网络小说的重要维度。因为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中国网络小说能在海外产生影响力的作品,多是承载了中华文化元素的作品。但同时,能在海外叫得响、传得开的作品,也必然是那些积极吸收了外来文化的中西合璧的作品,如《盘龙》《天道图书馆》等。

3.网络作家作品的评价标准是探索性的、动态性的

对网络作家作品的评价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因为这本身是一个历史的、探索的过程。什么是网络文学?如何评价网络文学?在20多年的文学实践中,网络文学经历了垃圾论到被广泛认同,到学界提出建构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到国家对网络作家进行重点培养,将其纳入国家级人才队伍的过程。网络作家先是获得粉丝读者的认可,然后获得市场的认可,后来才慢慢获得国家的认可,被称为新阶层人员。2018年网络文学作家蒋胜男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唐家三少(张威)当选全国政协委员,静夜寄思(袁锐)当选重庆市人大代表,血红(刘炜)当选上海市人大代表,管平潮(张凤翔)当选浙江省政协委员,阿菩(林俊敏)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晴了(段存东)当选贵州省政协委员,梦入洪荒(寇广平)当选河北省政协委员,跳舞(陈彬)当选江苏省政协委员,我吃西红柿(朱洪志)当选江苏省政协委员,匪我思存(艾晶晶)当选湖北省政协委员,我本纯洁(蒋晓平)当选广西政协委员;2019年匪我思存当选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夜神翼(陈杰)当选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阿菩(林俊敏)当选广东省作协副主席。2020年,中宣部下发了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入选名单,蒋胜男、血红、骷髅精灵、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静夜寄思等多位网络作家入选。网络作家经历了“网络写手”—“网络作者”—“网络作家”—“国家级人才”的过程。2020年教育部将通过网络写作获得收入,作为大学生正式就业可以统计就业率的一种职业。

对网络作家作品的评价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还在于网络作家作品的复杂性。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多,作家数量大,类型繁杂,衍生态产品内容很丰富,要充分了解网络文学,必然需要持久的阅读、积累、观察,并在上文所提倡的大文学观中进行整体性透视,才可能认识其价值。有学者从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来看网络文学,有人从网络文学的创作学原理来理解网络文学,有人从读者粉丝的阅读数据出发进行阅读接受学的解读以解开网络文学的密码,还有人提出要建构网络文学的中华性,这些都是研究网络文学的重要思路。更为关键的是,要从具体的网络文学写作形态出发,建构切合中国网络文学实际、有助于网络文学良性发展的理论概念,这一方面期待中国网络文学创作提供更成熟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求研究者持久努力。

建构中国网络作家作品评价体系的艰难还在于,网络文学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变的评价体系,因为网络文学本身是动态的、变化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也在变化。20世纪末“榕树下”时期的网络文学类似纯文学的网络版,“榕树下”的分类方式也是传统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的分类方式。2003年网络VIP阅读机制建立后,中国迎来了类型化网络小说的快速发展时代,此后的网络文学在商业机制推动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中国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网络文学形态。有学者认为2015年以后网络小说正在由“传统网文”向“二次元网文”转变[7]。2014年以来,网络文学及其创作队伍备受国家重视,国家对网络文学网站的监管力度加大,在政策层面上提倡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并采取各种措施培养网络作家,通过评奖、网络小说排行榜等机制树立网络文学风向标,提倡精品化创作,提倡网络作家写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交融变得更加深入,一些有情怀、有文学内涵,经得起细致阅读的网络文学作品越来越多。有人甚至预言,将来的中国文学都是网络文学,因为在纸媒文学领域,能叫得响、传得开的中国当代活跃的作家也不过十几位而已,传统作家开始意识到应积极向网络作家学习对知识的热情、想象力的爆发和情节构造能力[8]。网络文学的未来形态需要在历史实践中去观察评判,中国网络作家作品评价体系的建构必然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