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合作落实,丹药精进与新挑战
与林家成功签订合作契约后,张太初的干劲愈发十足。虽说此前已凭借道源瓶存下五六百株二阶下品、中品、上品灵药,可支持炼制三四百瓶二阶丹药,但他深知,这只是满足了当前与林家合作的部分需求,从长远来看,还需持续利用道源瓶培育更多高品质灵药。
道源瓶如今虽只能依靠张太初身体内灵气恢复,但好在他半个小时便可恢复全部灵气且毫无损伤,这使得他每天都能使用道源瓶三十次以上。每次使用,他都根据灵植特性与需求,合理分配源液。三滴源液用于培育二阶上品灵植,两滴培育二阶中品,一滴培育二阶下品,而稀释后的一滴源液,也能让众多普通灵植提升品质并瞬间成熟。
为了进一步提升二阶丹药的炼制效率与品质,张太初决定对现有的炼制流程进行全面优化。他深知,二阶普通丹药虽最多只需三四株灵药便可炼制一炉,但每一株灵药的特性、药力释放时机以及相互融合的过程,都对丹药最终的品质起着关键作用。
张太初重新梳理了“回元复灵丹”和“培元健体丹”的炼制过程,从灵药的预处理开始,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整。对于“回元复灵丹”所需的“清灵草”,他不再是简单地清洗后直接投入丹鼎,而是先运用灵力将其内部杂质进一步逼出。他将灵力化作细密的丝线,小心翼翼地探入“清灵草”的根茎、叶脉,把隐藏在其中的微小杂质一点点剥离。随后,他取来一玉瓶灵液,这灵液是他用多种一阶灵植精心熬制而成,具有提纯灵力、增强药性的功效。他将“清灵草”放入灵液中浸泡,在浸泡过程中,不断以灵力震荡灵液,让灵液更好地渗透进“清灵草”,增强其药力的纯净度与活性。
在炼制“培元健体丹”时,对于“铁骨花”,他在放入丹鼎前,会以一种独特的灵力运转方式,提前激活其内部蕴含的药力。他运转《道源经》功法,将灵力汇聚于掌心,轻轻覆盖在“铁骨花”上。灵力如灵动的水流,顺着“铁骨花”的花瓣纹理流淌,深入花蕊。他不断调整灵力的频率与强度,与“铁骨花”内部的药力产生共鸣,逐渐激活那些尚未完全觉醒的药力,使其在丹鼎内与其他灵草药力融合时更加顺畅。
在实际炼制“回元复灵丹”过程中,张太初对火候与灵力的控制达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他将四灵丹器鼎预热后,把经过预处理的“清灵草”、“聚灵果”等主要灵药依次放入鼎内。火焰升腾而起,淡蓝色的火苗舔舐着灵药,灵药开始逐渐融化,释放出的药力在丹鼎内弥漫开来,形成一层五彩斑斓的灵力薄雾。
张太初全神贯注地盯着四灵丹器鼎,他的神识如同敏锐的触角,紧紧锁定丹鼎内的每一丝变化。根据丹鼎内灵力波动的强弱、火焰颜色的细微转变以及药香的浓淡变化,精准地调整火焰温度与灵力注入量。当“清灵草”的药力率先释放并与“聚灵果”的药力开始交融时,他察觉到药力融合的速度稍慢,立刻将火焰温度调高了些许,让火焰的热度更加均匀地包裹住两种药力。同时,他双手快速结印,灵力如丝线般从指尖射出,没入丹鼎,引导药力按照特定的轨迹融合。他密切关注着药力融合的每一个瞬间,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神识感知。一旦发现药力有偏离融合轨迹的迹象,他便迅速调整灵力丝线的牵引方向,确保药力完美融合。
随着融合的进行,丹鼎内的药力逐渐凝聚,形成了一个闪烁着微光的灵力团。此时,张太初深知到了关键的塑形阶段。他放缓灵力的注入速度,改用一种柔和而持续的灵力流,如同母亲轻抚婴儿般,小心翼翼地塑造着灵力团的形态。同时,他将火焰温度降低,保持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恒温状态,让药力在稳定的环境中进一步凝练。
在塑形的过程中,他的神识时刻关注着灵力团内部的结构变化。一旦发现有灵力分布不均的情况,他立即通过灵力丝线进行微调,将多余的灵力引导至薄弱之处,使整个灵力团的密度和结构更加均匀。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耐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丹药的品质下降。
经过一番精心塑造,灵力团逐渐呈现出丹药的雏形。此时,丹鼎内传出一阵轻微的嗡嗡声,这是丹药即将成型的信号。张太初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继续维持着灵力和火焰的稳定,等待着丹药最终成型。
终于,一枚散发着柔和光芒的“回元复灵丹”出现在丹鼎之中。丹药表面纹理清晰,散发着浓郁的药香,标志着此次炼制的成功。张太初满意地将丹药取出,仔细检查其品质,确认无误后,才开始准备下一炉的炼制。
随着对炼制流程的不断优化,张太初炼制“回元复灵丹”的成功率稳步提升。原本炼制“回元复灵丹”时,每三炉可能会出现一炉品质不佳的情况,经过调整后,成功率提高到了每五炉仅有一炉稍有瑕疵,且这些稍有瑕疵的丹药经过他的特殊处理,也能达到合格标准。
“培元健体丹”的炼制情况同样如此,成功率从最初的六成左右,提升到了八成以上。而且,成功炼制出的丹药品质也有了显著提高,丹药表面的丹纹愈发清晰深邃,蕴含的药力更加醇厚浓郁。
然而,张太初并未满足于此。他意识到,随着与林家合作的深入以及道源阁在炼丹领域声誉的提升,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多高阶修士对更高级丹药的需求。因此,他在完成当前与林家合作所需丹药的炼制任务之余,开始尝试探索二阶中品丹药的炼制方法。
二阶中品丹药的炼制难度相较于二阶下品丹药,可谓是更上一层楼。不仅所需的灵植材料更加珍稀,对炼丹师的灵力操控、神识感知以及对丹道的理解,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张太初再次深入研读二阶炼丹传承,试图从其中寻找炼制二阶中品丹药的关键线索。同时,他也开始利用道源瓶尝试培育一些二阶中品丹药所需的珍稀灵植。尽管道源瓶此前从未培育过此类灵植,但凭借其神奇的能力,只要有一丝生机,便有培育成功的可能。
他从储物袋中取出几枚二阶中品灵植的种子,这些种子是他之前在坊市中偶然所得,一直悉心保存。他将种子小心翼翼地放入道源瓶中,按照不同的比例滴入源液。对于其中一种名为“凝星草”的灵植种子,他滴入了三滴源液,期望能培育出二阶上品的“凝星草”。
随着源液的滴入,道源瓶内光芒一闪,种子瞬间开始生长。根茎迅速扎根在瓶内的灵土中,嫩绿的芽苗破土而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长叶。仅仅数息之间,一株成熟的“凝星草”便出现在道源瓶内,叶片上闪烁着点点星光,散发着浓郁而神秘的灵力波动。
张太初满意地看着培育出的“凝星草”,这是成功炼制二阶中品丹药的重要一步。他继续用道源瓶培育其他所需灵植,每一次使用道源瓶,都精准地控制着源液的用量,力求培育出品质最佳的灵植。
在培育过程中,张太初不断调整源液的使用方法与剂量,仔细观察灵植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变化。他深知,培育这些珍稀灵植是炼制二阶中品丹药的第一步,只有拥有了高品质的灵植材料,才有成功炼制的基础。
在探索二阶中品丹药炼制的同时,张太初也没有忘记关注道源阁的日常运营。他时常与林羽交流,了解丹药与灵器的销售情况,以及顾客对道源阁产品的反馈。根据这些反馈,他对道源阁的产品种类和经营策略进行了一些微调,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太初在二阶丹药炼制与珍稀灵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成功培育出了几种二阶中品丹药所需的灵植幼苗,虽然距离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二阶中品丹药的理论研究上,他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见解,只待灵植成熟后,便可进行实际的炼制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