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未来女婿六十八?
买完鸡鸭,选了几样现代死贵死贵的野菜。
又卖了一炉刚出锅的糕点,孟舒这才厚着脸皮去了二儿媳娘家开的布庄。
“孟伯母,您怎么来了?”
负责看店的是林家三子,今年刚十六,如今跟着布庄掌柜在店里历练。
瞧见二姐婆婆来了,脸上立马露出一抹热情乖巧的笑容。
圆圆的脸上,露出两个小酒窝,倒是长了一张讨长辈喜欢的脸。
“来扯几匹布料,给她们妯娌三个做几件春衫,几个孩子也要做两套,要选软和些的。”
虽是来打秋风的,可孟舒温和的态度,还是让林三郎吃了一惊。
这老太太以前哪次来不是拉这个脸,跟他们林家欠她钱是的,颐指气使。
今个态度这么好,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店里刚巧来了一批新料子,格外适合妇人和孩子。”
林三郎疑惑的收回目光,肉疼的扯起一匹缎子。
这老太婆每次来都打着姐姐的名头打秋风,可谁让自家二姐,在人家手里攥着呢。
“您瞧瞧这匹暗红棕色云纹的怎么样?”
“这料子虽好,颜色却老气了些,不适合年轻小娘子。”
这绸缎一看就是给老年人穿的,孟舒推开布料,笑着指向一旁明显便宜很多的细棉布。
“我瞧这匹粉色就不错,还有这青绿和湖蓝也挺好,就这三匹吧,颜色鲜嫩,给孩子们也合适。”
她可没有占人便宜的嗜好。
“哟,这不是吴老爷的未来丈母娘吗?”
二人正说话,一道尖锐的声音突然响起。
“瞧瞧连嫁妆都备上了,等攀上县太爷,可别忘了我们这些个穷亲戚呀。”
孟舒一头雾水的回头,“王素琴,你胡说八道什么呢?”
来人正是原主的弟妹。
二人年轻时就不和,互相较劲算计了一辈子,到现在都没个消停。
总之这俩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王素琴扬着帕子冷笑一声,“我胡说?王媒婆可是我娘家表妹,你还真以为塞了钱就能攀上县太爷,就你女儿那贱命也想往富贵窝里钻,做梦!”
这番话宛如当头一棒,嗡的一声,让孟舒彻底愣住。
她就说忘了什么。
原主这个畜生,为了攀附权贵,把女儿送给县令六十八的老爹做妾。
竟然赛银子给媒婆,改了顾青青的生辰八字,生怕糟践不到自己女儿。
真是作了孽了。
那死老头比她还大十八岁,病的就差一口气了。
她可真舍得,完全不把女儿当人看。
老天爷怎么不落一道雷,把这老畜生给劈死。
孟舒恨得咬牙切齿,顾不得跟王素琴争执,立马往王媒婆家赶。
算算时间,明天就是递庚帖的日子了,可千万别出岔子。
“香绣,你娘在屋里不?”
孟舒气喘吁吁的推开王家院门,声音带了几分急切。
香绣从屋内出来,嫌恶的翻了个白眼,“孟婶子,您怎么又来了?”
“说过多少回了,这种卖女儿的缺德事,整个雁南镇也就您这么一个狠心的。”
“您就放心吧,这火坑指定轮不着别人。”
被误会,是她的宿命。
都怪原主太缺德,孟舒强扯出一抹笑解释道:
“我来不是为了这个,你娘呢,我找她有要紧事。”
香绣不屑的翻了个白眼,一把将她推到门外,没好气道:
“我娘被县令府上来人叫走了,有事你去县衙门口等,以后别来我家。”
说完,啪的一声把门拍在孟舒脸上。
顾不得酸痛的鼻子,孟舒立马绕小道往县衙赶。
希望能来得及。
一路追到县衙后门,瞧着眼前威严古朴的朱门,孟舒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差点昏死过去。
四丫今年才十五,花骨朵般的年纪。
要是真被嫁给一个六十八的糟老头子做妾,那还能有活路吗!
她站在衙门街前喘着气,只觉得胸腔都要炸开了。
她虽然生不出四丫这么大的女儿,可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的女性,谁又能对这样的事无动于衷。
更何况,她如今还成了她生物学意义上的亲娘。
原主真不是个东西。
孟舒咬牙切齿,面色阴沉的等在府衙门口。
“秀才娘?”
忽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王媒婆惊讶的瞧着妇人衣衫凌乱头发松散的造型,捂着胸口,吓了一大跳。
“怎么了这是,你来这干嘛?”
孟舒见是王媒婆,立马道:
“我女儿的庚帖你带了吗?”
王媒婆一愣,眼底闪过一丝嫌恶。
这孟老太太可真是不做人,就这么急着把女儿往火坑里送!
心下唾弃万分,可面上还是扯出一抹笑,慢悠悠道:
“我知道你急,可你先别急。林老爷那是何等尊贵的人,可不得挑十个八个好好选一选?”
王媒婆甩了甩手里厚厚一沓庚帖,轻嘲道:“瞧瞧,这可都是城郊农户家的好女孩,还有个十四岁的呢,那模样俊俏极了。”
“你闺女可不一定能选上,秀才他娘,你还是回府上等消息吧。”
孟舒听着王媒婆的嘲讽,心底却松了一口气,面上也浮出一抹笑来。
“多谢王媒婆,我闺女的庚帖能不能先还给我?”
王媒婆一愣,只觉孟舒是不是脑子坏掉了。
这会儿知道当好人了?
瞧着县衙门口迎出来的女婢,白眼一翻,抽出一张庚帖直接扔孟舒身上。
扭腰撞开孟舒,径直进了县衙。
孟舒被撞的一个踉跄,也不生气,只捧着红色的庚帖看了又看。
直到确认是顾青青的八字,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真要感谢王素琴,要不是她,她还真想不起来这么个事。
大周朝是个和明朝差不多背景的朝代,如今天下太平。
而雁南镇作为地处江南的小镇,不说多富裕,但老百姓日子还是不错的。
街上来往的人们个个精神饱满,即便是衣服上有补丁的,也都干干净净。
几乎没瞧见有乞丐聚集。
这也是为何孟老太太卖女儿的行为,会让王家母女看不起的原因。
即便是穷人家里,但凡有口吃的都不会卖儿卖女,更何况顾家这样日子尚且不错的人家。
拐过东大街,巷口就有卖头花的小摊。
孟舒对着铜镜理了理松散的头发,顺手给闺女买了一对粉色的小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