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规范教程(配视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篇 产科手术

第一章 妊娠并发症的手术

第一节 流产手术

刮宫术

(手术等级:1级)

刮宫术(视频)

一、适应证

1.诊断性活组织检查。

2.治疗不规则子宫出血。

3.清除胚胎组织(用于人工流产术或治疗不完全性自然流产)。

二、禁忌证

1.基础疾病状态不适合手术。

2.急性、亚急性生殖器炎症或盆腔炎症性疾病。

三、术前特殊性检查

1.妇科检查

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明确外阴、阴道及宫颈有无病变,双合诊明确子宫大小、表面情况、活动度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如白带常规。

3.超声检查

明确子宫及双侧附件情况,明确盆腔有无其他占位性病变。

四、术前准备

1.充分告知患者病情及风险,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3.若可能出现大出血情况,应术前输液、配血。

4.疑有子宫内膜结核,应于月经前1周或来潮6小时内取材,检查前3天及术后第4天每天肌内注射链霉素0.75g及口服异烟肼0.3g,以防引起结核病灶扩散。

五、手术主要步骤

(一)一般刮宫术

1.一般准备

排尿后,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铺单。进行双合诊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等情况。放置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再次消毒阴道穹窿及宫颈。

2.固定宫颈及扩宫

以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或后唇,向外牵拉使子宫呈水平位,用探针探查子宫位置和宫腔深度。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管,由小号到大号,一般从2~4号扩张至7~8号。

3.刮宫

用小刮匙顺子宫方向进入宫腔达宫底,从宫底开始刮取内膜,达宫颈内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刮取前壁→右侧壁(或左侧壁)→后壁→左侧壁(或右侧壁)→双宫角→宫底组织,直至遍及整个宫腔。收集全部组织送检。

4.手术结束

清点器械及纱布等物品,用纱布拭净阴道,撤出宫颈钳。取出阴道窥器。

(二)分段诊刮术

操作前,先不探查宫腔深度,以免将宫颈管组织带入宫腔混淆诊断。用小刮匙自宫颈内口至外口顺序刮宫颈管1周,将所刮取组织置纱布上,然后刮匙进入宫腔刮取子宫内膜。刮出宫颈管黏膜及宫腔内膜组织分别装瓶、固定,送病理检查。

六、术中注意事项及要点

1.分段诊刮时,若肉眼观察刮出物为可疑癌组织,则不需彻底刮宫,只要刮取组织足以供组织学诊断即可,以避免子宫穿孔、出血及癌细胞扩散。若肉眼观察未见明显癌组织,则应全面刮宫,以防漏诊。

2.出血、子宫穿孔、感染是刮宫的主要并发症。有些疾病可能导致刮宫时大出血。应术前输液、配血并做好开腹准备。哺乳期、绝经后及子宫恶性肿瘤均应查清子宫位置并仔细操作,以防子宫穿孔。阴道出血时间长者,常有宫腔内感染,刮宫能促使感染扩散,术前、术后应给予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3.可疑子宫内膜结核者,刮宫时要特别注意刮取两侧子宫角部,因该部位阳性率较高。

4.术者在操作时应避免反复刮宫,否则不但会伤及子宫内膜基底层,甚至还会刮出肌纤维组织,造成子宫内膜炎或宫腔粘连,导致闭经。

七、术中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1.出血

若考虑为癌症病例,禁忌使用子宫收缩药物,而应考虑填塞或行动脉栓塞止血。

2.子宫穿孔

发生率与术者操作技术及子宫本身情况(如哺乳期妊娠子宫、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等)有关。手术时突然察觉“落空”感,或手术器械进入深度超过原来所测的深度,提示子宫穿孔,应立即停止手术。对于穿孔小,无脏器损伤或内出血,手术已完成者,可注射子宫收缩药物保守治疗,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若宫内组织未取净,应由有经验的医师避开穿孔部位,也可在超声引导下或腹腔镜监视下完成手术;若破口大、有内出血或怀疑脏器损伤,应开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3.感染

可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应予以抗生素治疗,口服或静脉给药。

八、术后管理要点

合理支持治疗,积极预防感染;刮宫患者术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以防感染;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制订后续治疗方案及随访计划。

(黎静)

钳刮术

(手术等级:1级)

钳刮术(视频)

一、适应证

1.孕10~14周以内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孕12周及以上必须住院。

2.因某些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不宜继续妊娠。

3.其他流产方法失败。

二、禁忌证

各种疾病的急性期、生殖器炎症、全身情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术前体温两次都在37.5℃以上,暂缓手术。

三、术前特殊性检查

1.妇科检查

测量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明确外阴、阴道及宫颈有无病变,双合诊明确子宫大小、表面情况、活动度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白带常规等。

3.超声检查

明确子宫及双附件情况。

四、术前准备

1.充分地病情及风险告知;

术前应充分评估手术风险;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宫颈准备(可选下列方法之一)

(1)机械扩张法:

应用本法扩张宫颈,必须术前阴道冲洗用药2~3天。术前24小时将1根16号或18号专用无菌导尿管放入宫腔,剩余部分用无菌纱布卷住,将其置于阴道后穹窿;术前24小时用灭菌宫颈扩张棒或亲水棒扩张宫颈。

(2)药物准备(选其中之一):

术前48小时开始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天两次;术前1~2小时将卡孕栓0.5~1mg置入阴道后穹窿。

五、手术主要步骤

1.一般准备

排尿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铺单。进行双合诊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等情况。放置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再次消毒阴道穹窿及宫颈。

2.固定及扩宫

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或后唇,向外牵拉使子宫呈水平位。探针顺宫腔方向探查其深度。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管,由小号到大号,一般扩张到10~12号。

3.卵圆钳破膜

将卵圆钳放入宫腔,破羊膜,排尽羊水。随后酌情应用子宫收缩药物。

4.取胎盘及胎体

将卵圆钳沿子宫前壁或后壁逐渐滑入宫底;到达宫底后,退出1cm,在子宫前壁、后壁或侧壁寻找胎盘附着部分;夹住胎盘(幅度宜小),左右轻轻摇动,使胎盘逐渐剥离,以便能完整地或大块地钳出胎盘;取胎体时,以保持胎儿纵位为宜,避免胎儿骨骼伤及宫壁。如妊娠月份较大,可先取胎体后取胎盘。

5.刮宫及标本检查

用中号钝刮匙或6~7号吸管清理干净宫腔内残留组织;保留取出的胎块,手术结束时核对是否完整并送检;测量术后宫腔深度。

6.手术结束

清点器械及纱布等物品,用纱布拭净阴道,撤出宫颈钳。取出阴道窥器。

六、术中注意事项及要点

1.凡进入宫腔的任何器械,均严禁碰触阴道壁以防增加感染机会。

2.胎儿骨骼通过宫颈时不宜用暴力,钳出时以胎体纵轴为宜,以免损伤宫体或宫颈管组织。

3.扩宫颈口时用力均匀,以防宫颈内口撕裂。

4.警惕出血及羊水栓塞。

七、术中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1.出血

可在破羊膜流尽羊水后,宫颈注射缩宫素。

2.子宫穿孔

应立即停止手术。穿孔小,无脏器损伤或内出血,手术已完成者,可注射子宫收缩药物保守治疗,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若宫内组织未取净,可在超声引导下或腹腔镜监视下完成手术,若破口大、有内出血或怀疑脏器损伤,应开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3.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发现症状应立即停止手术,给予吸氧,一般能自行恢复。严重者可加用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肌内注射。

4.清宫不全

无明显感染征象,则行刮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同时伴有感染,应控制感染后再行刮宫术。

5.感染

可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给予抗生素治疗,口服或静脉给药。

6.羊水栓塞

治疗包括抗过敏、抗休克等。

7.远期并发症

有宫颈管粘连、宫腔粘连、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等。

八、术后管理要点

1.在观察室卧床30分钟以上,若处于麻醉状态则卧床休息至完全清醒,注意出血等情况。

2.术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指导避孕方法。

3.如有异常情况,如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过长、阴道脓性分泌物或发热等,随时就诊。

(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