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民法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9天年假未休,男子获赔4万元

财产权利·劳动争议·带薪年假

故事

阿才被一家大型企业聘请为副总裁,月薪5万元。然而入职后的第二年,阿才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和理念不同与该公司产生了矛盾。阿才收到公司的一纸通知,称他的副总裁职务被解除。被辞退的阿才和该公司就年度绩效奖金、经济补偿金等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并且阿才想起,他在该公司工作一年多时间,还有国家法定的年假未休,因此申请仲裁,要求该公司支付还没给的年假赔偿金和个人绩效奖金。

由于对仲裁的结果未达成一致,阿才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那么未休的年假工资应该如何计算?阿才的月薪为5万元,未休的年假共计9天,而法定年假未休应有三倍工资补偿。因此,法院判定公司应该赔偿给阿才的未休年休假工资为41379.31元(50000元/月÷21.75日×9日×200%)。

那么,国家规定的年假一般有多少天?年假工资是劳动报酬吗?年假工资补偿标准是什么?

故事评析

本案是劳动争议纠纷。

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属于财产权利的范畴。《民法典》第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第一款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规定,年假工资应当属劳动报酬。未休年假补贴的标准,应该按照职工的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如果未满1年的,就按照实际工作月份的平均工资计算。员工未休的年假补偿,应该按照日均工资的300%来计算。未休年假应该按照月实际平均工资来计偿。工资总额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因此,带薪的年假未休,劳动者要求单位进行经济上的补偿,是有法律依据的。本案中的计偿公式之所以按照200%计算,是因为该单位对未休的年假,已经按照正常的工资支付给阿才,未补贴应该清偿的部分是200%。

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很多单位规定,如果员工当年的年假没有休,第二年就清零,并且不给补偿,这种规定是违法的。以2018年为例,如果员工没有按照自己工作年限去休应该享有的年假,那么在次年的1月,员工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工资单中有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若没有就可以向单位提出,若单位不发放,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偿,主张自己的权利。

实际操作中可能有单位会按照员工的岗位基本工资来给员工计算未休年假的补偿,明显低于平均工资的计偿标准,这种情况下员工是可以主张单位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