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电影与电影法概述》:电影及电影法发展概况
一、世界电影及电影法发展概况
电影或许已成为世界上流行速度最快、最为吸引眼球的艺术形式了。按照电影界主流观点,电影诞生于1895年,距今已近130年。1895年,出生于法国的路易斯·卢米埃尔和奥古斯塔·卢米埃尔兄弟开启世界电影元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世界上的第一部电影名为《工厂大门》,时长仅1分多钟,表现的是当时法国里昂的卢米埃尔工厂放工时的情景。卢米埃尔兄弟先是私下放映,然后收费放映,引起轰动。二人从中发现了商业价值,随即开设了一家剧院来专门放映电影。观众的观影热情高涨,这也让卢米埃尔兄弟对电影的发展进一步展开探索,二人培训了诸多摄影师,并将他们派往各国拍摄电影,自然而然地,电影开始遍地开花,并形成了一项独立的产业,即电影业。
仅仅用了二十年时间,专门的电影制作公司和电影放映公司逐渐增多,专门运营电影院的公司也发展起来,导演和演员等电影从业者进入公众视野,并逐渐被各国文化界接纳,有的甚至享誉全球。电影以其不可替代的传播形式,对社会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力。譬如,原本仅是英国杂耍艺人的查理·卓别林,因为在1914年出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谋生》,而一跃成名,至今仍被世界人民铭记。
电影的法律问题,实际上从1895年电影诞生时就出现了。在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首映场中,坐着一位花了1法郎电影票价的观众,他是罗培·乌坦剧院的经理乔治·梅里爱。乔治·梅里爱对电影一见钟情,随后就把许多优秀的戏剧演绎成了电影艺术形式,并把当时已经成熟的戏剧艺术系统地应用于电影,因而他也被誉为戏剧电影之父。由此开始,大量根据优秀的戏剧以及小说改编的电影绽放光辉,各种类型的电影迅速出现,仅仅用了十五年时间,也就是在1910年,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全部电影的类型都已形成,并广为人知。
以现在电影界和法学界人士的见解,当提到戏剧和小说改编成电影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著作权问题。可以说,与电影有关的著作权问题是电影法进入专业人士的第一块开垦地,也可以说电影作品这一概念的出现是源于电影进入著作权法保护领域,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法学研究者认为,电影法不过就是著作权法中的一个具体版块。只要研究电影法,就必须承认:因为电影进入著作权法保护的领域,所以电影从此不再是纯粹的商品,或者单纯的艺术,而被赋予了法律属性,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1]1908年为建立著作权国际保护机制而制定的《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在柏林进行了修订,在这次修订中,电影正式被列为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类型,这在当时不啻一项前沿性的突破。《伯尔尼公约》的这次修订对电影作品的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第3条和第14条。其中第3条明确提到“电影作品的表演”问题。《伯尔尼公约》作为著作权保护的第一部世界性多边国际条约,实际上也是将电影作为独立的作品予以保护的第一部法律文件,1908年的这次修订可谓是电影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但是,著作权法中涉及电影作品的版块也仅仅是电影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或者说电影法中对电影作品本身的保护并不足够,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电影有关的法律关系越来越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事直接影响了欧洲的电影发展。此时,尚处于青春期的美国西海岸电影产业的投资者抓住了弯道超车的机遇,他们利用资金优势,迅速推动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好莱坞已经盘踞世界电影的霸主地位,并利用电影向外输出美国文化,也逐渐引起了各国的反思。不到五年的时间,美国如何就能凭借资本的力量达到影响全球电影产业至今的水平?我们理性回顾好莱坞的发迹史,发现无论是当时的资金运转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当时的产业政策还是人才引进,法律都发挥着对电影产业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电影和法律之间互为助力,法律的每一次改进都会促进电影产业良性发展,电影产业的每一次提升都会吸引更多的法律研究者和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电影法为世人所知悉,并为所有电影从业者高度重视,始于美国限制影片表现内容的审查性法规。由全美电影制片和发行人协会主席威尔·海斯与耶稣会教士D.洛德等人起草这部法律,于1930年3月31日公布,被电影产业的主要资本控制方接纳并交由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MPPDA),时任协会主席威尔·海斯,因而也被称作《海斯法典》。《海斯法典》对电影规定了12条禁令:一是禁止宣传违法的罪行,包括表现违法的罪行,即不准讲授犯罪的方法、使潜在的犯罪分子产生模仿的念头、让犯罪分子显得富于英雄气概和理直气壮。二是禁止过度渲染“性”,出于对婚姻和家庭的神圣性的关注,必须慎重对待三角恋爱,不能使观众对婚姻制度产生反感,包括绝不可把不纯洁的爱情描绘成诱人美丽的,不能成为喜剧或笑剧的题材,绝不可由此唤起观众的情欲或病态的好奇心,绝不可给人以正当的和可接受的印象,总的来说,在表现方法和方式上绝不可细致入微。三是禁止庸俗。四是禁止淫秽。五是禁止渎神。六是禁止服饰裸露,绝不能因情节需要而裸露。七是禁止挑逗性舞蹈,包括暗示或表现性动作的独舞或双人或多人舞,意在挑动观众情欲的舞蹈、摇摆胸部的舞蹈、双腿不动而做过度的躯体动作的舞蹈都是不雅观的和邪恶的。八是禁止丑化宗教和神职人员。九是禁止使用特定外景地,包括某些和性生活或性犯罪有密切的联系的地方。十是禁止伤害民族感情,必须妥善考虑和尊重对待任何民族的正当权利、历史和感情。十一是禁止片名违反良俗,因为一部影片的名字是特定产品的标识,必须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规则。十二是禁止拍摄令人厌恶的事物,即使出于情节需要,也不可沦于粗俗,更不能伤害观众的感情。
好莱坞电影的黄金年代,受到了《海斯法典》的约束和影响。1945年威尔·海斯退休,MPPDA改名为美国电影协会(MPAA)。直至1948年5月3日,美国最高法院以1:7的比例判定美国政府在“合众国诉派拉蒙影业公司案”中胜诉。美国最高法院判定,派拉蒙影业在电影产业中进行的纵向合并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在五大电影公司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垂直垄断被判为违法后,制片和放映被剥离,这一裁决对美国电影产业及其法律都有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海斯法典》在1966年寿终正寝。
如今,电影的盈利模式已经形成,以投资为目的的电影公司与追求电影艺术的从业者之间开始出现更多的博弈和摩擦,而各国的法律政策制定者也发现其中存在许多需要监督和管理的环节。随着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格局的形成,更多地以个体身份参与电影产业的人遇到了诸多法律风险,政府主管部门、影视公司和电影个人从业者之间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法律关系。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数字化时代来临,数字化的电影作品不仅可以被大量地储存在电脑中,还可以刻录和复制到不同的可移动载体,加之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输技术的发展,电影可谓唾手可得,甚至只需要几秒钟、动一下指头、不花一分钱就可以看到刚刚上映的高成本电影,这给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剧烈挑战和强烈冲击,观影方式的选择已经不仅仅是个人喜好的选择,其中越来越多地触及非法复制、传播和贩卖等法律的界限。
二、中国电影及电影法发展概况
在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的十年后,也就是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电影诞生。这部电影名为《定军山》,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第70回和第71回,讲的是刘备与曹操之间用兵的故事。该影片由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导演,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任庆泰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电影之父”,一代名伶也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演员。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内拍摄,然后在北京前门大观楼放映,引起巨大轰动。实际上,用我们现在的话语体系和眼光来看,电影《定军山》是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讲好了中国的传统故事。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电影蓬勃发展。1978年,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下同)是当时我国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先后下发了10项管理制度。1979年,国务院批转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1981年又批准设立了中国电影协会的电影专家“金鸡奖”。1983年4月,中宣部和文化部成立了电影电视体制改革调查研究小组。1986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将电影系统全建制地由文化部分出,与广播电视部合并,成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1993年1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首先从产业直面的市场改起,打破了国产片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局面,电影票价放开,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制片领域。1994年10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文件批准每年引进10部进口分账影片,要求“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在国内发行并实行分账上映。
1996年6月19日,国务院颁布《电影管理条例》,中国电影法治破土而出。2001年12月25日,国务院下发第342号令,重新修订颁发了《电影管理条例》。2002年,以新的《电影管理条例》实施为标志,中国电影法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连续发布了《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现已失效)、《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以及《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现已失效)四部规章,中国电影法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
2014年5月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2016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电影产业促进法》、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下发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2019年5月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一系列支持电影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标志着中国电影法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七部分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第八部分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两部分紧密围绕“法治”和“文化”主题展开论述。202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该意见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推动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为重要工作原则,要求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明确指出:“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加强立法学、文化法学、教育法学、国家安全法学、区际法学等学科建设。”电影法作为“文化法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提到了优化法学学科体系的高度,电影法研究成为当下以及未来一个时期的法学研究与教育的重要任务。
注释
[1][法]乔治·萨杜尔:《电影通史(第三卷)》,徐昭吴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65—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