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我在农村当文豪奶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我成了孩子他爸

1983年7月15日,洪水才退去,大地一片溽热。

在一片黑暗中,沈砚听到了急促的嘀嗒声,听到了有人在喊:“快送医院,这人要不行了。”

接着沈砚就听到了婴儿的哇哇声。

沈砚记得他是刚参加完一部网络小说的研讨会出来,在过斑马线时,一辆小车以一百码的速度向他冲来……

所以自己像那部网络小说的主角一样,遇到车祸,穿越了?还穿越成了婴儿?

接着沈砚就感觉脸上热乎乎的,好温暖的感觉,这就是母亲羊水的温暖吗?

怎么有点咸?沈砚咂摸了一下。

“呸呸,这是尿。”

昏迷许久的沈砚噌地一下睁开眼睛,一只小鸡正侧对着他撒尿。

“去去,谁家的孩子,怎么能对人乱尿呢?”沈砚把头上哇哇乱哭的孩子放到一边。

嗡!沈砚脑子猛然抽疼,无数的记忆像潮水一样涌入了他的脑子。

半晌后,沈砚终于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

他真的穿越了,但不是穿成婴儿,而是穿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

原身也叫沈砚,21岁,乡村医生,17岁时和隔壁村的许清芳结婚,四年生两娃,女孩快三岁,男孩一岁。

半个月前,原身和许清芳入山采药,遭遇山洪,许清芳当场死亡,原身陷入昏迷,但最终还是没能挺过来,恰好被创死的沈砚魂穿了。

沈砚打量了一下这个房间,是农村常见的木房子,房间不大,家具也只有一床一木柜一大橱而已,日光从木窗照进来,在地上射成几道粗大的光柱。房间显得晦暗不明,空气中有股陈腐的味道。

床四周加有围栏,两个孩子哭嚎着在床上乱爬,床上污糟一片。

原身父母早逝,大哥大嫂将他从十一二岁拉扯长大,并给他娶了媳妇,一切向好时,没想到会出这么个惨事。

他昏迷的这半个月,就是大哥大嫂在照顾他和两个孩子。

沈砚脑子嗡嗡地响着,感觉一切都太不真实了,别人穿越都是来享福的,自己是来受罪的?

家徒四壁,还两个拖油瓶?按照原身这个条件,再想娶一个媳妇基本是不可能了,自己这辈子算是完蛋了啊。

不过,沈砚在大橱上的镜子看到,原身的样子倒是不错,身高有一米七八,面貌清隽俊美,和那个年代干巴巴黑黝黝的农村人大相径庭。

所以原身才能娶到号称雪野乡第一俏女子的许清芳……

哇哇的孩子哭声很快把沈砚从思绪中拉出来,尽管一百个不情愿,沈砚还是一手一个将沈白芨和沈天冬抱在怀里,温声哄慰。

这两个孩子都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长得极其漂亮,让沈砚的心稍微得到了一点安慰。

奇妙的是,沈砚刚将他们抱起来,他们立马就不哭了,而是呵呵地笑了起来,四只小肉手在沈砚的脸上捏来捏去。

快三岁的沈白芨奶声奶气地喊:“爸爸,爸爸。”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沈白芨喊他爸爸的声音,沈砚的心一下子就柔软了下来,像是被一阵风吹过,都快融化了。

这就是当爸爸的感觉吗?

“爸爸,饿饿。”沈白芨继续奶声奶气地说,鼻涕泡都吹出来了。

沈砚抱着他们往厨房走去,在那简陋的厨房里,看到了一大碗米糊,这应该是大嫂早上熬的。

沈砚把沈白芨放下来,沈白芨在地上肉滚滚地走着,然后抱着沈砚的裤脚,眼巴巴地盯着沈砚手里的碗。

沈砚把沈天冬放在背篓里,又让沈白芨坐在小板凳上。

然后用小木勺给两姐弟喂饭,沈白芨一口,沈天冬一口,两姐弟吃得又香又甜,轻灵的笑声回荡在溽热的空气里。

沈砚从锅里拿了几个煮熟的土豆吃了下去,身上这才稍微有了一点力气。

鼻子嗅了嗅,父子三人都臭得不行,沈砚收拾了床铺,又去烧了一锅热水,给两个小家伙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刚放到床上,两个吃饱喝足的小家伙就呼呼睡着了。

看着两个小家伙可爱的睡姿,沈砚不由得盯着看了好几分钟,他的心再一次融化了。

趁两个小家伙还在睡觉,沈砚赶紧去洗了一个澡,那年月,洗澡只能自己打桶水在简易的洗澡间冲冲,幸好现在天气热,沈砚给自己浇了两桶水,狠狠搓了一番,才洗好出来。

刚穿好衣服,大嫂孙云就回来了,见到沈砚,愣住了。

“大……大嫂!”沈砚试着喊了一声。

“哎呀,你终于醒了,你都快吓死我和你哥了。”孙云拍了拍胸口。

“是啊,终于醒了,这段时间辛苦大哥大嫂了。”

“说的什么话?唉,你醒了就好,这两个小家伙也有指望了。”孙云眉间还有些悲哀,那么好的弟妹就这么走了,怎能不让人伤感?

沈砚知道这是大嫂在宽慰自己,因为原身的记忆,沈砚对许清芳的死还是有些难过的,所以这时也露出了一丝哀戚。

“砚弟,你醒了?”大哥沈墨扛着锄头也回来了,脸上露出既诧异又惊喜的表情。

“大哥。”

沈墨眼眶发红,对着沈砚点了点头。

“醒了就好……孩子他妈,快去杀只鸡,给沈弟炖点鸡汤喝,这半月你看他瘦了这么多。”

孙云红着眼去了鸡圈。

两兄弟坐在长凳上,沉默不语,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好像说什么话都有点不合适。

风哗哗的吹着,田里的水稻,山地里的玉米,绿油油一片,随风起伏,涌起了一道道绿浪。

在孙云做饭的过程中,沈砚把卫生收拾了一下,又把换洗下来的床单被罩、衣服、尿片等等都洗好晾晒起来。

下午时,小院子的三杆竹竿上,挂满了沈砚的成果。

他前生就没有洗过这么多东西,但没办法,谁让自己运气差,只能认命了。

不过一来就有这么可爱的一对儿女,沈砚心里又有种奇妙的感受。

前生他追求自由,三十好几都没有结婚,更没有孩子,所以他喜欢全世界四处漂泊。

当他在这个世界有了孩子后,他感觉他的心一下子就在这里扎下了根来。

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让他对眼下的痛苦与劳累并不怎么在意。

晚饭时,沈砚的侄女沈天竹和侄子沈杜衡放学回了家,他们一个初三一个初一。

见到沈砚醒了,高兴得什么似的,沈天竹还哭得个稀里哗啦,让沈砚安慰了好久才好。

吃饭时,大的两姐弟抱着小的两姐弟,一家人其乐融融。

两个小家伙喝鸡汤喝得比沈砚还厉害。

吃完饭后,四个孩子去院里玩了,三个大人坐在屋子里。

良久,孙云才开口:“砚弟,你还年轻,路还长,我和你大哥寻思着,趁他们两姐弟还小,不记事,想给他们找个妈,不然你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也照顾不好……”

那年月的农村人做事,并不太顾及情绪,一切都从实际出发,沈砚的确无法边做工边照看两个孩子。孩子这么小,也的确需要个妈。

沈墨见沈砚情绪不高,于是开口道:“当然也不必急于一时,就是先看着。”

沈砚点了点头。

孙云这时又开口道:“砚弟,我和许家亲爷亲娘商量过,要是你醒了,就让清芳的妹子清宁来照看两个孩子,你觉得怎么样?”

沈砚脑子里浮现出与许清宁相关的记忆。

许清宁,许清芳妹子,十七岁,在县城读高三,长得比她姐姐——雪野乡第一俏女子的许清芳还好看。

沈砚知道来照看孩子是什么意思,相当于是给自己再找一个。

这种事情在前生很罕见,但在1983年的农村却很常见,人们也很容易接受。

沈砚虽然爱美女,但是还做不出这等自私之事。

自己穿越到这种境地,那是没办法,总好过被车创死。

自己夺取了原身的身体,占有了他的身份,那帮他照顾两个孩子便是天经地义。

更别说自己还容纳了原身的记忆,对这两个孩子本来就有强烈的感情。

可人家许清宁,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凭啥要来吃这个苦,凭啥要来当两个孩子的后妈?

就因为她是小姨?这不是专坑自家人吗?

“我不同意!”沈砚严肃说道。

“为啥?你看不上清宁?清宁长得比清芳还好叻。”

“不是长得好不好的事情,清宁是要读大学的,是有更美好的人生的,我不能这么自私,用不是她的两个孩子来捆住她。”

孙云沉默一会儿后:“要是人家清宁自己愿意呢?你同意不同意?”

沈墨赶紧说:“我是担心找个别的人,对孩子们不好,清宁是白芨和天冬的亲小姨,这点倒不用担心。”

沈砚问道:“清宁已经高考完了吧?结果出来了吗?”

“出来了,还差几分。”孙云高兴起来:“就是她没考上大学,我才这么说的,不然我哪里会耽搁别人的前程。”

听到大嫂这么说,沈砚道:“那也要看人家的意思,要是不同意千万别勉强,孩子我一个人辛苦一点也就是了。”

“强按牛头不喝水,人家读书人,不愿意我们还能怎么着?”孙云松了一口气。

后面两天,沈砚清醒过来的消息传遍了村子,不少村民都来看他以及找他看病。

他昏迷的这半个月,村里的人生病了都只能硬扛着,所以这两天沈砚很是忙碌,给这人开药,给那人打针。

因为带孩子,连上门去给人看病都做不到,只能让病人委屈点,自己上门。

乡村医生,也叫赤脚医生,经常是要走家串户提供上门服务的,但现在沈砚完全做不到啊。

沈砚看病治人的本事,都来自于原身那可怜的微薄的医学知识。

原身在县城里读过两年卫校,学过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现在在村里是西医中医都干。

实际上,西医就是看说明书配药打针输液,中医就是把记得的几个药方子配好药给人拿回去煎了吃。

头疼脑热的,能治,再大一点的病,就只能去县城了。

由于只有沈砚一个人,所以他给别人看病时,都是手里牵着沈白芨,背上背着沈天冬的。

不是姐姐在哭,就是弟弟在哭,不是给姐姐喂米糊,就是给弟弟换尿片,沈砚一个头比两个大,看上去造孽得很。

有时候,那些病人还会帮沈砚带孩子,哄孩子。

“沈医生,你再给他们找个妈吧,没妈的孩子真不行。”

“沈砚啊,过日子嘛不要挑,我给你介绍个会过日子的,马路台有个寡妇,四十五岁,你要是点头,我明天就给你带来。”

“去去去,沈砚一表人才的,又是医生,黄花闺女都找得到呢,我赶明儿给你带个十八岁的女子来,好得很,就是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走路有点怪,但照看孩子做家务都没问题。”

沈砚无语,看来带着两个小孩子的自己,是真的很难找了。

那年月的农村,两个小孩子就是两张口,又要十多年才能成为劳动力,就算沈砚个人条件再好,条件好的姑娘都不可能来扶贫。

况且,沈砚现在的收入,虽然比地里刨食的好点,但三个人吃,哪里还有剩的?

但沈砚并不着急找媳妇,自己是重生的人,知晓天机,胸有锦绣,岂会一直郁郁久居他人之下,等自己缓口气后,生计总会变好的。

不过,现在给孩子找个照看的人还是很迫切的,被两个孩子缠身的自己,就是想坐下来写小说投稿的时间都没有。

1983年,想要在农村挣钱,写作投稿是沈砚能想到的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