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心秤
月华初上,我在书房擦拭祖传的青铜秤。秤星斑驳,却仍能精准称量珠玉。恍然惊觉,人心何尝不是这般精密的量器?《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可这利字背后,藏着多少失衡的天平。
古人训犬,总在戌时喂食。饥时看家护院,饱食则蜷缩门槛。幼时不解其道,及至见惯职场上那些“饱食终日”的面孔,方知《菜根谭》“施恩不可过”的深意。曾见新人将咖啡端到每个工位,三年后某日因病请假,竟有同事抱怨“今日无人泡茶”。善举若成惯例,在他人心中便化作义务的刻度。
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提醒:“过柔则失刚,过善则近伪。”犹记那年资助远房表亲创业,他亏损后竟埋怨我未持续注资。如同东郭先生救狼,暖了蛇蝎反遭噬。善心若没有棱角,在世俗的秤盘上不过是轻飘飘的鸿毛。
宋人张载在《西铭》中写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但这兼济天下的胸怀,须以“正己”为砝码。我在拍卖行见过太多藏家,能精准判定汝窑瓷器的克重,却掂不清自己良心的分量。真正的智者,当如明代铜匠,既要校准秤杆的准星,更要打磨内心的铜锈。
暮色四合,我将青铜秤放回檀木匣。秤砣沉甸甸压着掌心,忽然懂得《盐铁论》所言“世未尝无美玉,患不能别也”的真谛。善意本是稀世明珠,需用理性作丝线,底线为托座,方能在人情的展柜中,永远流转温润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