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3章 白岳的指点
白岳寨后山的悬崖边,场景一时有些许的沉默。
也不知道是不是彭举人一番话语,成功的让对方同样感同身受破防了还是怎么回事,那道身影半天没有说话。
“你……你还在吗?”
就在双方的沉默中,彭举人终于忍受不住这种煎熬,开口询问道。
“自然是在的!”
沙哑的声音继续响起,但却是一副不想和他们说话的样子。
“那你为什么不说话?”
彭举人情绪有点失控,你这个时候跑过来,难道就是为了陪我们吹风的吗?
对于来人的身份,彭举人其实也有所猜测。
毕竟,这座山寨原本是谁的,后来又是怎么易得主,他们可都是旁观者,要说今天那个明显表情不对的前寨主没有想法,狗都不信。
就算是狗不信,彭举人也信。
“因为我本想着给二位讲一个故事,但是彭举人现在的状态,似乎并不需要这个故事。”
来人还是慢条斯理的说着话,却在暗处不由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怪不得陈大头领在他过来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和这些地主老爷们耍小聪明,否则不知道什么地方就会被他们绕进去了。
没想到自己都没怎么说话,差点让这家伙用家族和祖宗忽悠的产生共情。
啊呸,他一个近乎死了全家,就靠着自己一个光棍汉落草为寇养活几个孩子的鳏夫,要不是因为跟着陈大头领造了反,有什么资格和老爷共情?
就你特么也配姓赵?
“既如此,我似乎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虽然如此,但是陈大头领安排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躲在暗处的白岳继续压低着嗓子,故作深沉。
“阁下此言何意?”
彭举人只觉得此人说话如同儿戏。
不是,什么叫你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深更半夜的,你一个白岳寨的前任大当家,偷偷摸摸的前来见我们,难道不是因为咽不下心中这口气,所以偷偷过来放了我们,给陈石那魔王添堵吗?
难不成你们一帮盗匪,竟然也有圣贤书中所说的三代先王那样择贤者禅让的觉悟?
天可怜见,这是什么魔幻的世道,俺们读书人自己都不信的故事而已,你们土匪竟然当做行动指南?
“就是字面意思,本来我只不过是不愿看到二位和故事中人一个下场,所以才冒点风险。”
“既然二位死意已决,那多说也无益处,不如留待有用之身,见证二位的英雄佳话,也好流传后来人,树个榜样!”
“正好,我这个藏头露尾之辈,最是钦佩二位这样铁骨铮铮,绝不与贼人虚与委蛇的英雄好汉。”
如果白岳有他心通,能够知道彭举人心中所想,一定唾他一脸,然后转身就走。
听听说的那叫人话吗?我至于为了一个朝不保夕的土匪头子位置,去和明显实力存在着断层式差距的陈石玩命?
土匪的命就不是命了吗?你们这些老爷能不能当个人?
不过此时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白岳也没心思去和他们置气。
因为老爷们比他们更着急。
“别走……兄弟,别走!什么故事,你说啊!”
彭举人看着黑暗中缓缓后退的阴影,赶紧出口挽留。
虽然自己判断失误,这怂货不敢和陈石搞内讧,但是这帮人内部只要有矛盾就好,说不定可以成为自己逃离的契机。
就算是不行,等将来回去后也可以为县衙剿灭陈石提供情报啊,匪巢内部矛盾要是用好了,比军队还有用。
白岳停住脚步,也不再和彭举人二人打嘴仗,直接说出了王老爷遗孀遗孤被杀死的故事。
时间紧迫,白岳也不了解内情,自然不可能说的很详细,所以没几句话就讲完了。
就这简单的几句话,彭举人和赵老爷便开始破防。
他们之所以不惧生死,唯一的倚仗就是家族的存在,家族会为他们料理好后事。
但是,如果死后是让别人睡你的婆娘打你的娃,这种结果无论如何二人都无法接受啊。
谁也不敢保证,宋押司和官府会不会对自己的家财感兴趣,尤其是彭举人,他家的田亩数量和质量可比王有财家多多了。
而且,白岳还杀人诛心的添了一句。
“二位放心,我们这帮土匪也不是不讲道理的,等二位死后我会向大当家的求情,让二位可以归葬祖坟,并让二位家族知道你们的忠贞和坚持!”
我们要忠贞和坚持有个屁用啊!
彭举人和赵老爷心中崩溃,恨不得大声骂出来。
“兄弟别走,别走,咱们有话好商量,好商量的。还请兄弟指点一条明路啊!”
白岳心中刚刚冷笑一声,暗想你们这些老爷们也不过如此,只不过是拿着家人吓唬……
只是幸灾乐祸刚开始,白岳不由得想到自己的情况,顿时感觉笑话他们也没什么意思了。
“我们大当家的性格你们也清楚了,那就是个吃硬不吃软的主儿,而且他的要求其实也不高啊,不就是些军械、粮食之类的嘛。”
“我知道那是你们大半家财,但是人死了纵有万贯家财也是别人的,而且这些东西你们和县衙接触接触,也不是不可以便宜么,毕竟二位这次也算是为县衙办事,难道县尊就没有一点补偿?”
“下次你们家人前来谈的时候,你们可以……”
夜风徐徐吹动,白岳的声音也渐渐不可见。
-----------------
“包县尉,这就是你为朝廷带出来的县兵吗?”
县尊并不知道此时正有不少人在为他操碎了心,反而正对着县里的三把手县尉大发雷霆。
虽然按照常理来说,县令、县丞、县尉所谓的“县中三官”都是由朝廷任命,虽然以县令为首,但是好歹也要给县尉面子。
但是大周三百年文华锦绣,文官的地位大大提高,这些武夫也不怎么敢在文官老爷面前放肆。
也就是在边远的定州,要是在中州那些文华鼎盛的地方,县令当众扒了县尉的官袍也是有的,反正州郡和吏部的那些同年会为他补上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