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求而不得的欲望,是一切痛苦之源》:欲望不可怕,可怕的是“太想得到”

热播剧《北京女子图鉴》中的女主角陈可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女孩儿有欲望是一件坏事吗?”直到有一天,上司顾总的一句话打消了她的顾虑:“等你找到与你有相同欲望的人,你就会明白有欲望不可怕。”的确,欲望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若心中出人头地的欲望过于强烈,并任由欲望的驱使,不择手段地争名夺利,事情便会变得可怕起来。

尤其是那些求而不得的欲望,你越是不愿意放下,便越容易受到它的折磨。当你脑海中只剩下欲望时,你的理智会被吞没,灵魂会被撕裂,你整个人都会变得丑陋不堪。

心理学家分析说,人人都有欲望,但人心中的欲望却有高级与低级之分。高级的欲望是一种信念,亦是一种生命的驱动力。它像一根救命稻草,又如悬挂在深沉夜幕中的明星,给予人永不放弃的信心和力量。而这种信念更有助于激发我们对生活、对未知的好奇心及热爱之情,促使我们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树立不同的目标以实现自我的价值感。

陈可就是一个欲望很强的人。她渴望拥有名牌包包,渴望自由体面地生活在一线城市……正是这些欲望促使着她努力工作,努力去抓住一个个难得的机遇,步步踩稳、步步高升,最终成长为一个雷厉风行、驰骋职场的女精英。

如果当初的她心中毫无欲望,事事安于现状,不断自我安慰、自我满足,那么她就永远只能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的角色,浑浑噩噩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然而,低级的欲望却是被种在心房的执念。随着时间的浇灌,它慢慢长出黑暗腐臭的藤蔓。想要拔除这根“执着”的藤蔓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你势必会痛苦到崩溃。

因为太想得到,你逐渐忽略了实现欲望的手段,妄图通过捷径去一步登天。同样是在《北京女子图鉴》中,因为太想实现职场升迁,陈可的同事姚梅接受了上司的“潜规则”;因为太想得到优渥的物质生活,陈可的朋友王佳佳嫁给了比自己大30岁的老头。然而,这些盲目的选择最终令她们走上了一条更为坎坷波折的道路,最终与幸福失之交臂。

当单纯清澈的信念变成复杂浑浊的执念时,人的灵魂就会慢慢变质。而“求而不得”之所以让你痛苦煎熬,在于你的认知存在缺陷。你以为你看到的别人的光鲜生活都是靠走捷径或成天好逸恶劳得来的,却不知“所有的收获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电影《霸王别姬》里有这样的情节:戏班师傅对小豆子等一众徒弟十分严格,只为了敦促他们苦练以成为梨园名角。有一天,小豆子偷偷溜出戏园,跑去看名角唱戏。台上的表演赢得一片掌声,小豆子不由泪流满面道:“他们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啊。”这是因为小豆子有着理智而完整的认知:想要实现扬名立万的欲望,就要挨打、要受苦。

如果你能修正自己的认知,认识到所有的成就都要靠艰辛付出才能获得,那么实现欲望的过程再苦你都会甘之如饴,哪怕暂时无法过上想要的生活,你心中的火苗亦不会熄灭。

可是,对于那些行动力太强的人来说,当内心的欲望极度膨胀时,他们只会急不可耐地朝着心中的目的地狂奔而去。这时候,“太想得到”便变成了一件无比可怕的事。

正因为太想得到,他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迷雾,再也看不到正义和私欲的区别。一旦受到阻拦,他们便会不惜违背自然规律、违背法律铤而走险,就此误入歧途。

电影《暴雪将至》的男主角老余是一家面临改制的国营钢铁厂的保卫干事,他生平最得意于自己的破案能力。他最希望自己能做出一番成就,被上调为编制内的警察。而连连发生的几起凶杀案令他的欲望膨胀到了极点,他迫切地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老余抛开厂里制度的约束,全身心地投入破案中。为了获得更多的线索,他厚着脸皮讨好老刑警。女孩燕子对老余怀有好感,老余却将燕子作为诱饵,想要利用她捕获凶手。这仿佛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随着内心执念越深,他便越来越无法回头。

老余的结局令人唏嘘,因为太执着于破案,他被开除下岗。他只顾追查逃犯,却来不及救身受重伤的徒弟,最后徒弟无辜惨死。燕子察觉到老余接近自己的真实意图后,绝望地从天桥上一跃而下。随着灾难接踵而至,老余这才发现,自己所有关于“声名与成就”的梦想都破碎了。他无法接受这一切,直接将愤怒发泄到了嫌疑人身上,最后残忍地杀害了他。

巴尔扎克曾这样写道:“一个人要失败之后,方能发觉他欲望的强烈。”那些无法被满足的欲望,可能会害了你的一生。当然,欲望本身不可怕。只要你牢记这两句话:选择运用怎样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决定着你的前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决定着你最终的人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