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四,从种田开始的悠闲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红旗村。

湿漉漉的雪花,飘飘荡荡。

土胚房并不保温,南方也不盘炕,冻的周红兵小腿一抽。

睁开眼,看到老瓦顶,大冷天,他后背渗出虚汗,湿透棉被。

从厚褥里挣扎出来,看清屋子,他眼圈发懵。

露出泥砖的墙壁,擦得锃亮的伟人画像,老旧的衣柜,正中嵌着面大镜子,柜子把手上挂着红底绿字的黄历。

1984年1月10日。

重生了?

“嘶——”

喝场大酒,周红兵竟回到几十年前的老家。

从床上蹦下来,鞋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奔到衣柜镜子前。

镜子里是当年身材削瘦,面容俊朗的自己。

“啪——”

抽自己一耳光,脸上火辣辣的疼。

周红兵确定不是做梦,神色一喜。

“二子,出来干活。”

屋外响起一道沙哑的中年男声。

闻声,周红兵全身一颤。

“爹!”

记忆中的模糊人影令他眼眶一红,精神有些恍惚。

1986年,一场大水,冲塌老家这院土房,父亲周侉子为抢救财物,被洪水卷走。

这场变故改变了周家的命运。

“二哥,爹叫你出克干活。”

黑瘦短发丫头打开房门,脑袋探进来。

飞似奔到门口,一把死死抱住三妹。

周红兵喉咙发哽。

爹死后,家里借钱建房,欠下饥荒。

转年,周母胃癌发作,家里没钱治。

三妹找到隔壁村万元户赵家,答应嫁给他家傻儿子,条件是出钱给母亲看病……

三妹不幸的婚姻,是周红兵一辈子的痛。

“二哥,你弄疼我了。”

松开妹妹,望着她营养不良导致的瘦黑肤色身材,周红兵眉头深皱,心疼的抚摸她头。

“哥对不住你。”

“所以你承认是你偷吃我藏在枕头下的白糖?那你赔我。”

丫头眼睛一眯,天真烂漫的伸手,向周红兵讨要赔偿。

心头一哽,这小姑娘,鬼灵精怪的。

宠溺摸摸周红梅,推她出屋。

穿好衣服鞋,理理散乱的头发,周红兵一笑,露出一排大白牙。

这小伙子,精神!

来到堂屋,正中烧着火盆,暖烘烘的。

火盆旁,周父抽着旱烟,窝在靠椅里。

见人出来,他用烟袋锅子指指菜篮子,示意周红兵赶菜。

“二子,你赶菜。

三子,你去生火,把粥热上。

你们娘回来前不把饭做好,我活死,你们也没得好过。”

分配完活,周侉子打灭烟锅,赶起菜。

黑瘦丫头‘哦’一声,去了厨房。

周红兵‘嘿嘿’一笑,心里泛起股暖意。

这场景是他记忆里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拽把竹椅,坐到父亲身边,他抱起菜篮,挑里面的菠菜。

将根须和黄叶择去,他一边干活一边看着父亲。

父亲苦了一辈子,五十多岁,已经白发丛生,满脸皱纹,像手里发黄褶皱的菜叶。

将赶好的菜丢到另一个篮子里,周红兵问道:“娘呢?”

“你娘给你打听工作的事去了。”

“拖拉机厂?”

“昂。”

周红兵皱眉。

本县的拖拉机厂成立于1980年,一直半死不活,干半年歇半年,工资也就发半年的。

上辈子,周红兵不知道内情,在父母安排下美滋滋到拖拉机厂上班。

一进厂,周红兵就后悔了。

厂子里死气沉沉,也学不到技术,天天就是大伙聚一块打花耍懒。

九十年代中期,民营改制,本县拖拉机厂成了首当其冲破产的企业。

周红兵则光荣下岗,成了大龄待业青年。

这条路,他可不想重走!

“拖拉机厂可是好单位,你要能进去,一定得好好干,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懒散。”

“哦。”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聊着,周红兵心思不在这里,沉浸在重生后的规划上。

他想找个稳妥的行业,好好干。

不求大富大贵,只要父母活下来,妹妹嫁个好人,家里能温饱小康,就心满意足。

前世,家散了后,他庸庸碌碌一辈子,一直到2000年在村里扶持下种上蔬菜大棚,日子才好起来。

“还是种地吧。”

下定决心,周红兵决定重操旧业,把前世种地的本事拾起来。

1984年,一号令明确土地承包期限延长,并做出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指示。

随后乡镇企业改革,吸收大量农民工,农村土地空腾出来,出现第一批种田大户。

而这年,离复合肥问世还有两年,离‘菜篮子’工程提出还有四年,离温室大棚技术落地还有五年……

种地,大有可为!

想着事,不觉,手里活已经干完。

周父抖抖菜篮子,去了厨房。

“滋啦——”

热油猛烈炸响,菜香四溢。

提鼻一嗅,周红兵陶醉一笑,惬意地躺进椅背。

小院,家人,饭香。

上辈子,爹娘走后,大哥大嫂单过,他则一生未婚,这是他一直向往的生活。

一会儿,菜摆上桌,一碟炒菠菜,一碟老咸菜丝,破天荒的还有一碗炒鸡蛋。

周父给兄妹俩盛好粥,“你们先吃,我等你们娘,炒鸡蛋不用留了。”

舔口唇边,周红兵迫不及待的端起碗,捣筷菠菜,扒口稀粥。

味道很寡淡,但他吃的满嘴香醇。

周红梅见哥哥动筷,也吃起来,一口炒鸡蛋,油滋滋。

吃饭时,屋外,一道身影迈着风风火火的步子,一把推开房门。

“老周,给我倒碗水,渴死我了。”

周母刘翠花进门,一屁股坐到板凳上,周父赶忙倒水递给她。

‘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刘翠花努嘴,示意周父再倒。

边倒水,周父边问:“怎着?二子工作的事怎么说?”

“我是谁?咱红旗村第一面全县三八红旗,谁得的?”

“嘿嘿,是你!”

“哼——”

骄傲一哼,刘翠花再喝完碗中水,道:

“我都打听清楚了,隔壁村李瘸子家那口子,她弟就在拖拉机厂做车间主任,她说只要花一百块,包咱家二子顺利进厂。”

“真的?一百块能进拖拉机厂,那可不贵。”

“那是,我托那么多人才搭上李瘸子家这条线,还能有假?

我都计划好了,家里钱不够,等会儿去村长家借点,给李瘸子家送去。”

听着老两口兴奋讨论自己的未来,周红兵苦笑。

“娘,你别花那遭钱,这厂子我可知道实底,遭得很!”